突發!央行全面降準,釋放1.5萬億資金,房價要漲了?

1

今天上午,總理考察中行、工行、建行的普惠金融部,罕見地提出了要運用“全面降準”等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

要加大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的力度,進一步採取減稅降費措施,運用好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

市場一般猜測,兌現這個提法,或許還需要幾個工作日。但沒有想到,央行是如此的高效。

就在剛剛,臨近下班時間,央行官網掛出公告,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突發!央行全面降準,釋放1.5萬億資金,房價要漲了?


央媽放水了!

據悉,此次降准將釋放的資金約1.5萬億元,當然排除不再續做的一季度到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後,此次降準的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2

在春節前,全面降準意欲何為?

從央行的公告中可以看出,官方對降準的定位,更多是“對沖”性質的(停止續作接下來的MLF)。

所以,在我看來,這次全面降準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對沖經濟增長不斷下滑的壓力。

並且,有央行的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並非大水漫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不過,定向降準和全面降準之間,有一個很微妙的界限,尤其是心理層面的界限。

據劉曉博博士猜測,此次降準之後,2019年還會有更多降準。高層已經明確表示,要“要加大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的力度”。

現在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會不斷加力。

相比MIF,這次直接降準,對於商業銀行來說有哪些好處呢?

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降低商業銀行獲得資金的成本。

MLF需要商業銀行支付給央行利息,屬於有成本的資金,而降準,屬於零成本。降準的選擇,更符合“降成本”的要求。

理論上,商業銀行獲得資金的成本低了,那麼它投放給企業的資金成本也會跟著下降。

央行此舉,就是希望通過降準對MLF的置換,來最終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進而支持經濟增長。

3

2019年實行全面降準,樓市政策會有變化嗎?

雖然高層明確表示,精準向實體經濟注水,目標絕不是樓市,但難免樓市會成為最終的獲益者。

更何況,目前多地樓市政策蠢蠢欲動。

截止到1月4日,全國包括廣州、菏澤、太原、青島等在內的八個城市,在半個月內陸續出現樓市政策疑似“鬆綁”的跡象。


突發!央行全面降準,釋放1.5萬億資金,房價要漲了?


但根據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的樓市信號表明,2019年政策取向依然是從嚴為主,即使有所鬆動,也將會是“因城施政”,不會全面放鬆。

地產自媒體“大偉看樓市”在文章中預測:

從各地政策內容看,房地產調控2019年政策取向依然是從嚴為主,但之前過於嚴厲,部分城市樓市出現明顯調整局部市場,會有政策微調的可能性。

只要房價不漲的城市,最近房地產政策都有鬆動的可能性。


2019年,全國可能出現一輪起碼30城以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微調潮,標誌著,本輪樓市調控全面見底。未來多個城市的的很多微調寬鬆政策將密集出現。

但資本是有腳的。

錢從銀行流入實體,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要解決這個問題,最終還要回到房地產和影子銀行這兩個癥結上來

當然,調控的目的肯定不是為了利好房地產,但是間接的,也會給樓市一個喘氣的機會,尤其是在2018年下半年樓市遇冷以來,2019年政策出來無疑是利好的。

對於購房者來說,還是我一直強調的:2019年剛需可以擇機上車,投資請遠離。

剛需買房認準三個範圍:

一線城市;

強二線城市;

環一線城市的城市群。

至於想投資房產應對手中的貨幣貶值,就請一定要

遠離三四線城市;

遠離沒人接盤的文旅地產。

注:文章綜合自大偉看樓市、秦小明、樓市頭條、地產大爆炸、樓市參考等,本文僅作參考,不構成投資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