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苦口婆心规劝:癌症患者术后别做“懒”人

临床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癌症患者,癌症类型相似,病情相近,由一位主治医生治疗,手术后的放化疗也一样,但有患者三年以内复发,而有患者没有复发迹象。专家就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这和患者术后的生活的有很大的关系。癌症患者可以在运动中获得收益。

肿瘤专家苦口婆心规劝:癌症患者术后别做“懒”人

两个患者在住院期间治疗完全一样,病情相似,在找了许多因素之后,最后发现唯一的不同就在于两个人出院后运动量不同。每天注意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坚持锻炼,保证一定量的运动与不运动的患者相比,生存期要长。

专家介绍,癌症患者在术后的预后康复并不是只和医生的治疗有关,和患者的生活、心态、作息等都有关系,之所以患者在预后会出现差别,主要就是二者的生活不同。癌症患者在治疗后如果加上合理的体育锻炼协助康复,对癌症的康复益处很大。

研究发现,和每周锻炼少于三个小时的人相比,每周锻炼超过3个小时,结肠癌五年死亡率可下降7.9%。这样的益处不仅可以体现在结肠癌患者身上,甚至可以适用于所有癌肿。拿乳腺癌来说,如果保证每周3-5个小时的运动量,不仅可以降低死亡率,还可以减少50%-60%的复发风险。

肿瘤专家苦口婆心规劝:癌症患者术后别做“懒”人

癌症患者可以结合禾存有机硒。近几十年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学者们公认硒能显著的预防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播散及复发。目前许多学者认为硒不仅在癌症预防上有效,而且也能作为化疗辅佐药。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硒对肿瘤糖酵解的抑制除对肿瘤的直接作用外,还对宿主的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糖酵解被认为是晚期肿瘤病人“恶病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肿瘤组织的高糖酵解,能够改善宿主的身体状态,增强机体抗肿瘤的作用。

提到运动,向患者推荐太极拳,为什么呢?

1、太极拳和中医一脉相承

太极拳不仅具有中国武术特征,而且还要求形神合一,太极锻炼会给患者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这和癌症治疗的要求是相互契合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在锻炼中增强体魄。

2、太极动作轻柔大方

癌症患者运动忌讳的就是运动过度,癌症患者本身身体比较虚弱,无法和健康人相比,即使是正常人过度运动也会出现肌肉拉伤等问题,癌症患者难以承受。太极拳动作柔和,刚中带柔,癌症患者练太极拳不用担心运动过量或动作太大难以承受。太极拳不仅对癌症患者康复有利,对失眠、健忘、老年痴呆也有益。

肿瘤专家苦口婆心规劝:癌症患者术后别做“懒”人

3、太极拳可因人而异

患者情况不同,需要的运动量也不同,太极拳没有固定的运动量,可静可动,可快可慢,可刚可柔,不同情况的癌症患者都可以在太极拳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注意的是,运动之前,最好和主治医生沟通,以免适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