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Day 1

三江南站

準時到達 三江 南。

下車後,正好是太陽☀️下山,但是為了坐車到月亮街,沒有仔細欣賞,隨手拍了一張圖就坐車走了。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南站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南站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南站大概十五分鐘左右,我們到達了月亮街。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司機把我們送到客棧門口(其實司機對這裡的一帶都是非 常熟 悉的)。check in之後,在房間裡休息了一會兒,出去找東西吃了。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

客棧老闆娘會問我們“需要去程陽八寨嗎?”之類的,包接送有優惠!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房間佈置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隨手拍了一張。。。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窗外的風景甚好!!!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風雨橋去吃晚餐前,經過 三江 風雨橋,幸好我有拍下來,後來沒有再經過這裡了。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在 柳州 本來應該吃 柳州 螺螄粉的,但是因為我們走錯方向了,只看到一家店,所以吃了個 桂林 米粉。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吃完晚餐後,去逛街。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後來發現,沿著客棧門口的左邊走,會有很多小吃店。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在月亮街看到 三江 鼓樓。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說起去旅遊,千萬不能依靠別人做攻略,不然自己會覺得很被動的。原本以為和我同遊的夥伴來過 三江,但是後來發現,她並沒有來過,而且這次旅行她並沒有提早做好攻略,晚上去吃晚餐時候,繞了很多路,最終還沒找到當地特色美食。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鼓樓與 廣東 地區不一樣的廣場舞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鼓樓我所看到的,不一樣的廣場遊戲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鼓樓獨自一人走去 三江 鼓樓,溫馨提示一下,去旅遊一定要有主見,就像我這次那樣,和我同遊的夥伴因為她以前長期在 廣西 某侗族自治縣住,像這些類似的景物,她說她已經看了很多遍了,所以對於我來說要去看 三江 鼓樓,她是拒絕的。但是她說拒絕並不等於我就不去,對我而言我是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鼓樓的,而且我這次如果不去看的話,回來時不一定會經過或者有空餘時間讓我去看的,(更何況我們連旅遊計劃都沒有)所以我讓同遊夥伴先回客棧,自己去看鼓樓。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鼓樓

有學生證10元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鼓樓果然不負所望,真的被我拍到在網上見到過的景象。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

大概晚上十二點,窗外傳來一陣有一陣嚇人的雷聲,不過沒關係,我也準備睡覺了,一天的行程就此結束。

Day 2

因為是自由行的原因,我們睡到八點半才起床,退房後出去吃早餐。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月亮街配料自己加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柳州 螺螄粉,除了湯底是辣的之外,我沒有加任何辣的配料下去,但是我吃得滿頭大汗,吃完以後胃裡還有一種火辣辣的感覺,但是同遊的夥伴說其實這根本就不算辣 。(好吧!其實是我太不能吃辣了。)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這是在 三江 街頭賣的早餐或者說它是小吃也可以,圖中的食物會配上糯米飯一起吃,按所加的菜品種類數量來算錢的!!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穿過古宜大橋,直走到第一個路口右轉,有去到三團(去布央茶山的地方)的公交車5元一個人,大概要坐30分鐘。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沿途的風景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因為車上沒有報站,不知道在哪裡下車於是請座位旁邊的老人等我到站的時候提醒我,無奈,老人比我早下車,不過他跟我說:“等車走過了公路,會有一座大橋,過了大橋就到了。”此外,他還熱情地向我介紹了哪個村主要住著什麼姓氏的人。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說實話,其實我說的普通話老人只能大概聽懂,在談話中,有些名詞我要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他才明白。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布央仙人山風景區此處離布央仙人山景區還有近半小時的車程

到站下車,客棧老闆娘已經在等我們了。(客棧一般都是有車到車站接送的哦!)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簸萁畫

三江 縣地處桂、湘、黔三省(區)交界處,有一座海拔1300多米的“三省坡”, “三省坡”腳下有 廣西 三江 侗族自治縣的獨峒鄉、 湖南 省的 通道 侗族自治縣和 貴州 省的 黎平 縣。這座高山,被譽為侗族的“聖山”,在這“聖山”腳下,活躍著一支龐大的農民畫家隊伍,美的山水給了他們睿智,生活給了他們源泉。他們用鮮明的主題、獨特的風格、飽滿的畫作構思,以老道、大膽手法、鮮明的色彩,向人們展示了侗鄉獨特的民風民俗,同時也表達了畫家們對大自然、對家鄉、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房間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窗外風景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茶莊的貓貓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侗族琵琶(其實我不會彈的,在老闆娘出手相助之下,臨走前終於能彈上一小段 )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負一樓是吃飯的地方,雖然說是負一樓,但是建在山上的房子它的負一樓也低不到哪裡去。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飯廳窗外的風景,依舊是俯視的視覺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甜筍炒豬肉(超好吃)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因為兩個人的原因,食量小隻點了兩個菜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同遊夥伴每頓飯都是無辣不歡的!!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一樓的茶廳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蟲茶實際上就是蟲屎茶,清熱、助消化的功效。(不過我這次叫老闆娘衝了另一種茶——小葉種香茶,因為我覺得問起來好香啊!)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在煮水期間,老闆娘給我們送上一曲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中午休息片刻後就上茶山去了。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第一次這麼近距離接觸茶葉的原形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在上山過程中,看著正在勤勞採茶的男男女女,腦子裡總會想起外婆喜愛的劉三姐的《採茶歌》。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採茶的阿姨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偶爾我也會跟對面正在採茶的叔叔阿姨打招呼,但是阿姨回應我之後再跟我說的話我沒聽懂,只聽到叔叔後面講的“小心路滑”。不過話說回來,這山路雖然有樓梯,但是真的很滑,因為階梯上有長著青苔,有幾次我都險些摔倒。


三江之美,侗族之風


布央仙人山茶場途中,同遊的夥伴給我科普了一些關於植物的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