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篇文章,讓我們向朝五晚十的農村老師致敬!

一名農村班主任的內心獨白:我不是教神!

文/醉清風

“五一”假期過後,學校的作息時間做了調整:早起5:00起床,中午加了一個午休,晚上由原來的8:00延長到9:30下自習。等查完學生寢室時,已經是晚上10:00多了。這周的輔導還做了一些小調整,每天早起、飯後輔導先讀15分鐘的政、史、地、生。晚上,9:10-9:30是學生自由學習時間。作為班主任,每天飯間得匆匆吃完飯,迅速趕到教室,督促學生讀書。說實話,我真的不能適應這種“朝五晚十”的生活。我喜歡在晚上寫點兒東西,第二天又要早起,總是感覺精神狀態不是很好。

看了這篇文章,讓我們向朝五晚十的農村老師致敬!

我們的學生也是從早上5:00到晚上9:30,每天也像陀螺一樣,忙的轉個不停。除了寢室睡覺外,就是教室、餐廳、操場“三點一線”。早上到教室會發現個別學生和周公久久不能分離。現在的學生和以前也不大一樣了,他們成了溫室中長大的一代。由於受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各方面的影響,造就了極為敏感的性格。有一部分孩子胸無大志,目光短淺,腦子裡想的都是遊戲,每天的學習除了應付還是應付,甚至有個別學生破罐破摔,問題學生也與日增多。整個社會都充斥著這樣的問題,特別是農村孩子。

看了這篇文章,讓我們向朝五晚十的農村老師致敬!

比如,在本週至少和十幾人單獨談話,至少處理了好幾件學生違紀事件:週一晚上去上禮,還沒坐穩,電話打來,餓著肚子匆忙趕回學校幫助兩位家長協調問題;週二晚上自己忍著肚疼,處理一件學生頂撞老師事件;週三中午,和一個問題學生單獨談話近一個小時;週二檢查完寢室,半夜又一次去學生寢室處理偶發違紀事件……作為一名老班主任,我對這種被“折騰”的生活早已習以為常。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堅守自己的初心,把教育當做一件良心活來幹。即便如此,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老師的苦衷?

看了這篇文章,讓我們向朝五晚十的農村老師致敬!

家長們如何評價老師呢?現在的家長很少能給老師有好的評價,如果有,也是家長自已曾經的老師,而對教自己孩子的老師,沒有幾個能入得了家長們的“法眼”,當自己管不了自己的孩子時,他們希望老師能像觀音菩薩一樣能“救苦救難”;當孩子在學校時,他們一邊渴望老師能像親生父母一樣愛自己的孩子,一邊像“鐵面判官”一樣,對孩子嚴格要求。他們更希望老師能像神一樣對孩子們一視同仁......誰會去想,一個班主任除了要去管理幾十名學生外,他還要進行正常的教學任務。而我們知道,只有一個孩子的家長們對自己孩子的管教是多麼的頭疼!

看了這篇文章,讓我們向朝五晚十的農村老師致敬!

也許有人會講,教師就是一份職業,這個職業註定你要承受這些,因為你拿著固定工資,享受著特有假期,你就不該再有這麼多的抱怨!

然而,同樣是工作,為什麼是教師要在夾縫中生存?為什麼這個最需要人們尊敬的職業現在卻沒有了一點尊嚴?要知道,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社會所不該發生的!

看了這篇文章,讓我們向朝五晚十的農村老師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