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大數據”在巡察中“小試牛刀”

“這次巡察時間緊、任務重,如果追求面面俱到,很有可能會眉毛鬍子一把抓,所以要有所側重,儘快找到突破口。”巡察組鍾組長在脫貧攻堅巡察組務會上強調。

2018年11月,縣委啟動了脫貧攻堅專項巡察,我和鍾組長以及另外兩位同志被安排在第二巡察組,對龍南鎮、桃江鄉、臨塘鄉三個鄉鎮開展為期一個半月的巡察。

脫貧攻堅涉及範圍廣,我們決定從當前群眾最關心的扶貧政策和資金落實方面著手。大家幹勁十足,白天入戶走訪、查閱資料,晚上彙總分析發現的問題。這次巡察工作涉及的三個鄉鎮共有貧困人口1636戶5043人,鎮村兩級的扶貧工程和賬目資料堆得像三座小山,一週過去了,巡察工作進展不是很快,大家都在想辦法如何加快進度。

“今天走訪了27戶,腿好酸啊。”這一天,同組的袁大姐一臉疲憊地走進辦公室。

“忙了整整一天真是辛苦了!”我安慰說。

“我要是機器人多好,就可以儘可能多走多記……”

“機器人?”我問道。

“機器人工作再久也不會累呀。”

“對呀!我們可以造一個機器人。”袁大姐的話啟發了我。

我想起以前在鄉鎮負責危房改造工作時,每批有近千農戶申報建房補助,為防止有人重複享受政策,我把已享受政策的農戶和當批申報補助的農戶信息進行比對,很快便篩除了重複申報的農戶名單,運用電腦完成了大部分操作。

這次巡察工作量大,但只要在電腦上用足夠的數據建立數據庫,就相當於造了一個小機器人,可替代人工進行政策落實情況分析。

“如果建立一個由貧困人口臺賬、政策享受和資金髮放等信息組成的數據庫,把各類信息關聯起來,就可以通過計算公式精準篩選符合條件但未落實政策的貧困戶名單……”我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要是這個方法可行,那效率會大大提高。”袁大姐說。

“我看行,這幾天你先試試看。”鍾組長也很支持。

“我手頭的基礎數據由三個鄉鎮分別提供,缺乏準確性和全面性。”我指出了面臨的困難。

“我來跟縣裡各個職能部門溝通,請他們提供最新最全面的數據給你。”鍾組長乾脆地說。

很快,縣裡各個職能部門提供了我們需要的數據,最新的產業獎補、低保資金、殘疾人補貼等數據彙總到了我手裡。此後兩天,我對各鄉鎮貧困人口情況進行分析,用Excel表將貧困人口信息與各類政策和資金信息建立了關聯,建成了一個小型數據庫。

隨後我對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險資金髮放情況進行篩查,沒有發現異常數據。這時,鍾組長提醒:“我在前期走訪中瞭解到,有的貧困戶未領到殘疾人補貼,可以重點了解印證一下。”

我馬上調出了龍南鎮的貧困人口、殘疾人和資金髮放信息,輸入計算公式後,數據庫中立即出現了大量紅色錯誤提示。原來,龍南鎮1587名已辦理殘疾證的殘疾人中,有190名符合條件的未享受補貼政策。我又對臨塘鄉和桃江鄉該項信息進行了篩查,發現臨塘鄉有106名、桃江鄉有43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未享受補貼政策。

此後,我用同樣的辦法,對走訪中反映突出的問題進行重點篩查,發現三個鄉鎮不同程度存在超額髮放產業獎補資金、獎補資金滯留較多的情況,個別鄉鎮存在低保管理不規範、超額髮放低保資金和高領補貼等問題。

用“大數據”找到突破口後,巡察工作有了較大進展,我們以數據分析為基礎,帶著問題到現場走訪調查,共發現扶貧政策落實不力、幹部作風不實、脫貧質量不高、扶貧項目和資金管理不規範等25個傾向性問題和4條問題線索。

巡察結束後,巡察組到各鄉鎮召開巡察反饋會,同時發函到民政、農糧、財政等涉及整改的責任部門,要求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其他鄉鎮是否存在類似問題,確保徹底整改。

這次在巡察中使用“大數據”分析,雖說只是“小試牛刀”,數據庫內容很有限,但也讓大家感受到了運用“大數據”的便捷。巡察中走訪談話和查閱資料等“老門道”必不可少,但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大數據和信息化分析等“新辦法”也要運用,與時俱進,為其插上“科技的翅膀”,巡視巡察的利劍作用會更好發揮。(江西省龍南縣紀委監委 賴文婷)

(投稿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