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想挤进公办园?先看看这几点,你能不能接受。别去了后悔

点击右上角,关注“幼儿园全攻略”。跟宝宝重回幼儿园,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


公办幼儿园因为一切财产属于公有,园长也由教育部任命,建设经费、办公经费、活动经费及所有教职工的工资均为财政拨付。

相对于民办园,公办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 师资优秀并稳定,在职老师均有编制
  • 学费便宜,同时教学有保障
  • 伙食安全,吃得较好

正是因为这些优势,所以公办园通常是大部分家长们的首选!可同样公办园不是想进就能进的。要么需要严格的户口要求,要么需要高额的赞助费,甚至没有关系连门都入不了。

有些家长千方百计的挤进了公办园,可读不了多久又自己要求转园,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公办园这几点,接受不了就不要挤了,别去了又后悔。

千方百计想挤进公办园?先看看这几点,你能不能接受。别去了后悔

家长昼夜排队报名公办园

第一点

环境较老,设备陈旧

这一点家长们应该都想得到了,没办法好的公办园的资质都是很老的。办园历史少说十几二十年,年龄大的几十年的都有。

公办园办园历史悠久,积累了良好的家长口碑,同时也会留下岁月的痕迹。最明显的通常是房屋整体建筑,属于老式的楼房,地砖墙面也都十分有年代感。

走进教室,也不会有太多现代化的设备和新颖高科技的玩具。一般都是老师或家长与孩子做的自制玩具,教室里到处都是孩子的手工或美术作品作为装饰。

外貌协会和注重硬件设施的家长就要认真考虑了,你想要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多媒体设备、活动室大舞台、钢琴房美术室,这些很可能都没有。

千方百计想挤进公办园?先看看这几点,你能不能接受。别去了后悔

第二点

班级人数较多

环境老点旧点都还能忍了,但如果当你孩子入读公办园后发现,小班一个班就是三十个小朋友,你还能坐得住吗?

根据《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的要求,班级幼儿与老师的比例应该是1:7~1:9。而每班基本都是两教一保,少数有三教一保。但是如果按照小班1:7的师生比例,哪怕有4个老师,30个孩子是超出标准的。

可你都进了公办园了,你有得说吗?当然没有。

你嫌人多,想走?走好不送,想进来的多得是。

一些民办园的优势也就在于可以达到小班比例,孩子少老师多照顾得肯定就要细致一些。三个老师三十几个小朋友,谁也不能保证说每天能时时刻刻都照看到。

千方百计想挤进公办园?先看看这几点,你能不能接受。别去了后悔

第三点

说不清的“关系”

关系社会嘛,到哪都有关系。在公办园这个就更明显了,尤其是某些机关园。这个是谁谁的孩子,那个是谁谁的孙子。都是凭关系送进来,而就仅仅是你少数的孩子和家长凭户口入学,这关系就很微妙了。

不是说公办园的老师就一定会区别对待孩子,但确实也存在部分事实,当然了民办园也有。只是一个是费尽心思进去的,一个是想报就能报上的。

略略曾经班上就有一个转园插班的孩子,妈妈讲之前孩子读的是一所本地区相当难进的公办园。花了不少钱找了关系才送进去,可读了一年也果断转园了。

其中的缘由和心酸也许只是孩子妈妈自己能体会,挤进公办园,首先想想你能忍受这些吗?如果你不介意,那么孩子呢?

千方百计想挤进公办园?先看看这几点,你能不能接受。别去了后悔

第四点

“玩中学”禁止小学化

略略听到公办园家长最大的担忧就是认为公办园教学就是玩,什么都不教,孩子上了小学一年级根本就跟不上。

公办园由于直属教委,在执行幼儿园教学禁止小学化的政策中是最坚决和彻底的。公办园难道就没有幼小衔接了吗?其实并不是,只是教学方法仍然还是以游戏和活动的形式进行。

太多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最后一年不教认字和拼音、算数就不行,到了小学老师教得又快,尤其是语文老师一个多月就要把拼音都教完,孩子不提前学习到时候怎么跟得上?到那时候孩子自己都没信心了。

关于幼儿园的“小学化”“幼小衔接”,略略不做太多的评价。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要考虑自己孩子的特殊情况。有的提前学习了确实也有效,同时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三年级问题”。可也有的早早的学习了一年级知识,到了小学一开始很轻松,二三年级成为了倒数。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己孩子自己考虑。选择公办,你就要认可幼儿园就是“玩中学”的教学理念!

千方百计想挤进公办园?先看看这几点,你能不能接受。别去了后悔

不管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都有各自的优劣势,略略一直给家长们说,没有最好的幼儿园,只有最合适的幼儿园。

选择公办园那家长就一定要能够接受并内心认可这几点,否则孩子入园后,自己又想不通的话给孩子再转园,是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最后公办园也有好差之分,家长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还有什么疑惑可以私信略略,略略很乐意为宝妈们解答哟!


今日话题:

你家附近有公办园吗?好报吗?你觉得怎么样?

欢迎评论下方留言讨论分享或吐槽。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师,致力于帮助更多的宝妈们!

千方百计想挤进公办园?先看看这几点,你能不能接受。别去了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