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村亮起法治之光

吉县,是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7年8月底,57岁的临汾市水利局法治办主任张荣华只身来到柏山寺乡白子原村。他是被临时抽调顶岗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的。

白子原村位于吉县境内的红山之巅,沟梁遍布,塬面狭小。总人口1782人,辖11个村民小组(自然村),是全乡面积最大、人口和贫困户最多的贫困村。

难点村的第三任第一书记

“没想到我这个临时第一书记,竟在这里扎了根。”面对记者的采访,张荣华说,“贫困是自然条件折射的现实,而不是标签。其实,他们最吃苦耐劳,懂得感恩,时刻念着共产党的好。”

第一次走进村委会,本是“救场”顶岗的张荣华傻眼了:办公室仅有一台不联网的电脑,显然,这里好久没人来过;村集体没有收入,村干部没有热情。似乎习惯了贫困,村民一见张荣华是个新面孔,就问:“又给我们送啥东西来了?”而对于扶贫政策,不少群众反映“不太清楚”。召集村民开会时吵吵嚷嚷,说起如何脱贫致富时却没了主张。有的群众好心对张荣华说:“你既然是临时顶岗,还是早些离开吧。”

这时的张荣华还不是白子原村正式的第一书记。好心村民的安抚,让张荣华心里打起了鼓。干,白子原村是全县脱贫攻坚13个重点村中的难点村,出路在哪里?若撂挑子或者应卯式的应付一段时间,如何对得起组织的重托?驻村前,县委书记专门和张荣华讨论过白子原村的脱贫致富问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贫穷不是村民的错,帮扶却是我们的责任,只要沉下去,就会有办法!”进退两难中的张荣华横下心来,向组织提出要求,索性把自己的党组织关系转到白子原村。就这样,临近退休的张荣华由顶岗正式成为该村的第三任第一书记,也是临汾市年龄最大的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前张荣华是临汾市水利局法治办主任。工作中养成的法治思维促使他认真分析了村里的现状:群众意见大,“村两委”班子散,党建工作软。一切的根源都是由于缺少法治这条线,导致政策不明、责任不清、目标不定。他豁然开朗,亲自制作“从严治党、依法治村、脱贫致富”和“抓党建、推法治、促脱贫、惠民生”横幅悬挂在村里显眼位置。有的村干部说:“脱贫还搞不顺,闹什么法治!”他回答:“这就是为脱贫开路!”在县委小分队的支持下,顺利实现了白子原村党支部换届,从此村民有了主心骨,党员有了责任感,支部有了凝聚力。

回想起当初自己的坚持,张荣华心有所悟地对记者说:“和这里的人处的久了,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最勤劳最朴实的。尽管有时显得固执、自私、狭隘,但坐在炕头饭桌上和他们交心,这个群体又是那么可爱可敬。或许是‘勤劳吃苦却依然贫困’的现实颠覆了老辈人传下来的人生信条,使他们在迷茫不解中纠结成‘自私、固执、狭隘’等——这正是扶贫干部应该思考的:正视问题,而不是俯视贫困;帮事扶志而不是送钱送物!”

“法治扶贫”明了责权利

张荣华编发《扶贫先扶志思想解读》《法治扶贫》,又汇编了《脱贫攻坚政策法规选编》,为了让本村干部清楚肩上的责任,让村民明白自己的权利,他还针对性地编发了组长版、户用版,扭转了村民“扶贫就是给钱送物”的错误认识。

2018年春节刚过,张荣华组织村干部带领村民启动实施了2000亩花椒种植项目,开始解决白子原村产业单一问题。3月下旬,他在腰严重扭伤的情况下坚持工作,联系了4个医药单位,举办了400名群众参加的“市级专家组健康扶贫义诊赠药赠书”活动,解决突出的因病致贫问题。紧接着又在全村开展是非矛盾和遗留问题的排查清零工作。他提议并征得县委小分队和村党支部同意后,召开了“白子原村建设法治乡村推进会”,公布了《“双三”治村办法》等9项制度;举行法律顾问签约仪式,请法律专家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研讨解决矛盾纠纷。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张荣华身披“普法”绶带独自步行进这屋、入那户,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干”,住遍了分散的11个自然村(村民小组);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政策扶贫”“法治扶贫”氛围日益浓厚。

法治光芒照亮了白子原村

“法治也是生产力啊,不懂法、不用法是要吃亏的。”村委会主任张瑞通过村法律顾问协助,拿起法律的武器,要回了几年前在外县被拖欠的工程款1.4万元。另一起争执了20年的承包地纠纷,也通过诉讼程序得到解决。法治改善着村里的秩序。荆门自然村组长景有全说:“过去一些人习惯以闹事解决问题。实行法治,按法律办事。闹事的几乎没了。”63岁的文化人杨国成曾经嫌麻烦想辞去村民组长,看到村里的变化后打消了辞职的念头:“现在办事有了依据,依法治村让村风也好转了。”

白子原村现在是省级法治乡村创建试点村。靠法治、建制度,村民清楚自己的权利,干部明白肩上的责任,过去的一些难题迎刃而解。“钉子户”的工作做通了,52户移民户全部入住安置点;村委会积极工作,主动公开村务;全村配备了垃圾箱,环境卫生成了全乡标杆;小组也通了水泥路,多数村通了网络;光伏发电充实了集体收入,8个考上大学的贫困户子女的费用有了着落。加上花椒种植今后每年将有600多万元进账,脱贫的物质基础日趋稳固。全村面貌发生了大变化,开始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脱贫如逆水行舟一鼓作气

张荣华病了。去年7月的一天,他突然感到左腿脚腕以上皮肤发黑瘙痒,必须紧急住院手术。病床上,他琢磨着和省扶贫工作队领导交流时的几个敏感词——“心理疏导”“扶志”,他思考着:如果村民的人格精神站不起来,村务管理不根本改变,是算不上真正脱贫的!想到这,病情稍有好转,张荣华坚持着出院了。他根据切身体会撰写印发了《感恩教育是精神脱贫的基础工作》,鼓励村民振作起来。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他亲自创作并朗诵诗歌《红山之魂》,赞美历史性的变化、颂扬守法勤劳、身残志坚精神。家长嫌学校排练舞蹈节目占用放学吃饭时间,他自掏腰包,把孩子带到饭店,感动得家长也自觉参与其中。村民笑着打趣说:“咱村的歌声笑声都是第一书记管饭换来的。”

有位记者和他谈到:“你这样疯狂地扶贫,你弟弟有病独身,你是家中老大,你得管。就一个姑娘远在北京,工作、对象的事你怎么考虑?你在这儿盛开法治花,姑娘这朵花你倒忘了吗?”他先是无言,又说:“扶贫是德政事业,是通往和谐的大道。当然路很长、也有坎坷,但总得有人去干啊。”

今年春节刚过,山风呼啸,直入骨髓,他不管自己腰疼得蹲不下来,毅然住村促进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编发了《小农户乡村振兴如何不掉队、大发展?》等7份材料,掀起理论大学习、治理大提升、产业大作为的高潮。他说“法治是革命性的治理。只要心里装着贫困户,执着为民,乘势而为,再落后的地方,都将发生更美的嬗变。”

本报记者 李为民 王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