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是什麼心理?

地上都是雨


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是什麼心理?

其實,沒什麼特殊心理,喝得就是那個味兒!

因為,在咖啡中加糖加奶,不也是喝得那個味兒,不就是想讓咖啡的味道更加入你的口嗎!

特別是在會客當中,招待者都會問一句,是否加糖加奶,這也顯示出對客人的尊重。而且喝咖啡也不是咕嚕咕嚕一氣喝兩三杯,需要慢慢品嚐。



其實,就如同喝茶喝豆漿一樣,以前,我記得小時候,喝豆漿,如果不加糖,根本喝不下,而且身邊好多人都是加糖,後來,為了減少糖的攝入,我試著不加糖來喝,慢慢的居然習慣了原汁原味的豆漿苦味,反而不喜歡加糖。

當然了,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我想,一個原因是為了品嚐咖啡的苦味,形同人生一樣,酸甜苦辣,都需要去品嚐。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以健康的角度來考慮。畢竟吃得糖太多,不是什麼好事。



飲用咖啡注意幾點:

1、切記空腹飲用咖啡,特別是對於胃潰瘍患者,會刺激胃酸分泌。

2、不易飲用濃咖啡

3、不可大量飲用咖啡,每天咖啡的正常飲用量2杯。

4、高血壓、冠心病患者不宜飲用


李愛琴營養師


變了味的東西

咖啡,跟茶有一拼,都是興奮劑!茶的發現幾乎是神話,而咖啡的發現很貼地氣啊!

據說,一個穆斯林牧羊人,趕著羊路過一片燒過的樹林,聞到很濃烈的香味,本想,快點離開,可看那羊兒在地上撿東西吃,後來,可不得了啦,在羊兒吃過地上的東西以後,又蹦又跳,蹦高撒歡!回到家以後,那牧羊人非常懷念那種味道,再次路過那裡的時候他就仔細觀察,發現了燒糊了的咖啡豆!

大概1990年,我到地中海一個小國家學習,剛到沒幾天,閒著沒事幹,順海邊溜達,遠遠的一陣一陣香氣飄來,那個誘人啊!順著味道找到一家小店兒,看人家現磨現煮咖啡,小小的杯子,跟咱家的酒盅差不多,一問價錢,嚇趴下了快!一美元一杯!那時候我剛參加工作,月工資不到一百塊錢,摺合成美元也就十幾塊錢而已,沒捨得嘗,走出老遠了,還是不甘心,那香味簡直有魔力!回過頭,買了一杯,坐在海邊,吹著海風,聽人家告訴我怎樣喝咖啡,加不加奶,加不加糖,而且,那咖啡不是就喝那一盅兒就要一美元,只要你不走,喝完了,人家還來給你續!

哈哈,記憶中的第一次的味道是最誘人的味道!

後來聽人說,小孩子三歲之前你要是一直給他吃西餐,長大了他就以西餐為主,三歲以前吃中餐,這輩子估計他只愛中餐!



北京花事


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這是口味問題,不是心理問題吧。

有些人習慣甜味,咖啡裡不僅要加糖,還要加奶,加奶油。

有些人習慣喝原味,希望能夠更好的品味咖啡真實的味道,他們不僅不加糖和奶,對咖啡的研磨、沖泡等環節也有十分嚴格的要求。

為什麼有人把咖啡和心理掛鉤

在很多飲食作品或者文學作品中見過這樣的場景或描述:

"他在窗前坐下,點了一杯不加糖也不加奶的黑咖啡。咖啡送上來以後,他端起杯子放到唇邊輕輕喝了一口,那苦澀的味道,像極了現在他無奈而絕望的心情......"

咖啡自身的味道是非常豐富的,包含了苦、甜、酸、澀等味道。但是苦味和酸味較為明顯,尤其在不加糖的情況下。於是很多文藝作品中就開始借用咖啡來表達人苦澀酸楚,難過的心情。

尤其是在之前,這個主角也許都是喝加糖加奶的咖啡,現在忽然變成點不加糖不加奶的咖啡,正是需要藉助咖啡自身複雜的味道,來向讀者和觀眾表達這一份複雜的心情。在這種背景下,很容易讓人想到,這個人一定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心情苦悶之下才會點一杯苦澀味很濃的咖啡。

通過咖啡來表達人物的心情,比在夜店點一堆酒,放縱的發洩的來表達苦悶心情,更含蓄,更美好,也更容易讓人心痛,充滿帶入感的去為主角擔心,傷心。

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才是會品味咖啡的人

咖啡是一種值得細細品嚐和對待的飲料。

在國外,咖啡的歷史和文化基礎、群眾基礎毫不遜色於我們中國的茶文化。不同產地、不同品種的咖啡豆,在不同烘焙方式、沖泡方式、搭配方式下。產生的口感也是千差萬別。

喜歡咖啡的人,能夠從中感受到那些不同之處,從而找到自己更喜歡的咖啡。也有人喜歡多多品嚐,和我們品茶、品酒一樣,搜尋各種咖啡品種加以品嚐,還自行研究烘焙、沖泡方式,尋找新的口味。在這些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體驗咖啡的本味,一般也是不會加糖或者加奶的。

其實每個喜歡咖啡的人,都應該嘗試去品味一杯不做添加的咖啡。這種原本的味道,會刺激你的味蕾,讓你的味覺變得敏感,也會使你的心情得到平復,卸下一些壓力。


食言素語


手工咖啡,品嚐的就是咖啡豆研磨烘培的工藝,加糖加奶,反倒暴殄天物了。

我想用茶做類比解釋說明。畢竟咖啡是舶來品,茶是我們的傳統文化。

加糖加奶的咖啡和手工咖啡,分別類比為奶茶店的茶和茶道文化裡的手工泡茶。

手工泡的茶講究水質水溫,一小杯一小杯的品,而不會往大紅袍,正山小種里加奶加糖。咖啡也是一樣的道理呢。


格酒漫時光


咖啡文化與中國的茶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

陸羽寫《茶經》的時代,茶葉還不是現在的喝法,那時的茶要研細,加上各種香料,食鹽,充分烹煮,到了宋代,發展成鬥茶,也是這種茶麵,直到元代之後,才發展成今天這種用熱水沖泡茶葉的喝法,至此才真正體現出茶的本味。

咖啡的沖泡方法很多,最高級的其實是精品烘焙的咖啡豆,用合適的溫度和劑量沖泡的原味咖啡,不加糖和奶,才能真正體現咖啡的品味,是苦澀還是微酸,微甜,還是貓屎咖啡的清涼風味,只有原味手衝才能體現。卡布奇諾,摩卡都突出了奶香,遮蓋了咖啡的濃香,不是一個咖啡達人的最愛,黑糖瑪奇朵更是突出了焦糖的焦糊味,咖啡豆的風味也不清晰了,因此,調配的意式咖啡不需要最好的咖啡豆,只要油脂豐富就可以了,手衝咖啡對豆子的要求更高。如果是原味的速溶咖啡,就不算真正的咖啡了 ,因為速溶咖啡在萃取時比較過度,失去了咖啡原有的風味,所以在後期加工時需要添加香料等添加劑增加咖啡的味道,給人一種香濃可口的錯覺,其實很不健康,咖啡愛好者要注意。


鄞粵強


什麼心理?喝清咖的瞧不上加奶的,加奶的瞧不上加焦糖的,加焦糖的瞧不上加蜂蜜的,加蜂蜜的瞧不上加白糖的,就是這種心理!😂😂😂



空氣171299112


請問問這個問題是什麼心理?



攝影師劉亮


我現在只喝double espresso,不加糖,不加奶


謝爾曼M41


這應該和心理沒多大關係吧。

就本人而言,很多食物都喜歡原汁原味的。魚清蒸、大閘蟹不蘸醋,只是吃完喝幾口帶姜沫的醋。

而咖啡加了糖如同糖水,加了奶沖淡了香味。

只有原汁原味才更能讓濃濃的香味撲鼻而入。

當然這只是各人愛好而巳。


龍奶奶53642482


“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是什麼心理”,提這種問題有兩種可能,一個是系統的命題官拿出來引起討論的,一種是真的有人覺得這種做法“不可理解”甚至可笑的。

這跟“點牛排點了八分熟”一樣,是在拿個人的趣向說事。只是說明了提問的人故意“不知道”或者真的不知道咖啡店裡就有這樣一種規格的,在家自己煮咖啡,也可以這樣做的。想要嘲笑人家,反倒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