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假如有一天,班主任突然打电话给你,说孩子在学校里淘气,损坏了很多班级公物,这次损坏了班上的班牌,要你教育教育孩子。

这时,你会怎么做呢?

低层父母:不分青红皂白 ,直接打骂孩子。

普通父母:赔偿班级的损失,教育孩子不要再有下一次。

那么优秀父母,怎样“惩罚”孩子?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孩子的妈妈选择让孩子捡垃圾去赚钱,自己来赔偿班级里的损失。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妈妈没钱,这是你自己做事必须要承担的后果,那你就去捡垃圾还债。”

视频传到网络上,了解前因后果的网友都不由为这位妈妈竖起了大拇指。

让孩子用捡垃圾赚赔偿的钱,既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破坏公物的错误,还能让孩子了解到金钱的来之不易,这正是优秀父母的“惩罚”方式。

“破坏公物是不好的行为。”

“不上学就没有出路。”

“赚钱不易,不能过度浪费。”

千遍万遍给孩子讲,不如带孩子去亲临体会。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光靠打骂。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有个爸爸,孩子不想去上学,就带孩子去“耕田”,孩子就愿意去上学了。

还有一个爸爸为了“惩罚”连续三天未完成作业的孩子,带着孩子回乡挑粪。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回到家的当天下午,孩子写了一篇名叫“难忘的一天”的作文。这次挑粪经历,让自己成长了许多,自己今后要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陈丹青曾说:“吃苦受罪的最佳时段是在青少年时代,倘若争气,赔得起,看得开。”

如果因为小时候父母的心疼放纵,由着孩子的性子快乐发展,那么只能把“不快乐”累积到人生的后半场,那个时候再想重返少年努力学习,已无机会。

让孩子知道“遵守规矩”、“承担责任”、“学会吃苦”、“不放弃”等品质,这样的教育,才能养出优秀的孩子。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知乎上曾有人提问:你见过哪些父母经验到你的教育方式?

底下的网友们纷纷回答: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你的言行,不知不觉渗透进孩子的教养中。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站的高度。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当孩子犯错,你的惩罚和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路。

地铁上,一名男乘客不顾周围人的劝阻,在车厢内肆意剥起了大蒜,蒜皮撒了一地。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一名身穿校服的小女孩看到后,默默蹲下,把地上的蒜皮都收在手里,带出车厢,她说:爸妈就是这么教我的。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在等地铁时,一个宝宝问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奶奶),脚下踩的脚印是干嘛的。家人特别耐心地给宝宝解释是排队的,并且整齐地排给宝宝看。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在一个路口,一位妈妈牵着女儿过马路。看到有车辆停下让行,妈妈示意女儿向让行车辆鞠躬致谢。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早高峰,坐在后座的孩子,将酸奶盒随手扔出窗外。父亲随即下车将酸奶盒捡起拿回车内,并对孩子进行了教育。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高峰期拥挤的地铁上,小男孩站累了撒娇闹着要有座位坐。外婆蹲下来,贴在外孙的耳旁轻声说:

“这些叔叔阿姨,上了一天班,很累了,你现在都5岁了,不需要别人给你让座了。”会教育的父母能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怎样算会教育?正是身教大于言传。

莫言获得诺贝尔时曾说: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你生活在的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个家庭有好的家风,的确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的。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为了让孩子顺利成长,需要让他们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惫,了解一切的来之不易。为了让孩子顺利成长,每一位家长都需要身体力行做好一个优秀的榜样。

这才是优秀的教育。

谨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流的父母培养孩子的德行,三流的父母培养孩子的臭德行,请做孩子人生的指引者,而不是绊脚石

8岁男孩寒冬被罚捡垃圾: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教育的父母

​会教育的父母能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怎样算会教育?正是身教大于言传。

莫言获得诺贝尔时曾说: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你生活在的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个家庭有好的家风,的确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的。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为了让孩子顺利成长,需要让他们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惫,了解一切的来之不易。为了让孩子顺利成长,每一位家长都需要身体力行做好一个优秀的榜样。

这才是优秀的教育。

谨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流的父母培养孩子的德行,三流的父母培养孩子的臭德行,请做孩子人生的指引者,而不是绊脚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