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特色美食,可是玉林家家戶戶過年都會有的哦

在玉林有一種特色美食,可是說是不少玉林人的家鄉回憶了,據說家家戶戶每年過年都會在自己家裡做這種美食,而這種美食也只在大年前後一個月間才會出現的,那就是——白饊。


這種特色美食,可是玉林家家戶戶過年都會有的哦


這種特色美食,可是玉林家家戶戶過年都會有的哦


白饊可是玉林最有特色的食物之一了,雖說別的地方也有饊子,可玉林的白饊和其他地方的饊子也還是有所區別,白饊是用糯米制成的,外形看上去猶如一個白色的圓盤,中間會有字型,一般都是“福、祿、壽”這種吉祥字,口感像炒米,但製作過程比炒米要複雜得多,而且白饊經過油炸後會膨發,玉林人也覺得白饊有“發財”的寓意。


這種特色美食,可是玉林家家戶戶過年都會有的哦


這種特色美食,可是玉林家家戶戶過年都會有的哦


這種特色美食,可是玉林家家戶戶過年都會有的哦


白饊也稱“米花”,有點地方也稱“白傘”。過年吃白饊已經成為了玉林人的一種習俗,聽老玉林人說:“玉林人吃白饊是在祈禱新年吉祥的,白饊的形狀白白圓圓,就好像象徵這一家人‘閤家團圓’一樣,而且白饊鼓起來的形狀還配有吉祥的文字,過年吃白饊、送白饊,就像恭祝大家新的一年裡多福多壽,工作順利,事事順心一樣。”怪不得白饊成為玉林人過農曆年必不可少的美食啊,原來是這樣。


這種特色美食,可是玉林家家戶戶過年都會有的哦


這種特色美食,可是玉林家家戶戶過年都會有的哦


相傳玉林民間在明朝時期天啟年間(約400年前),就已經有製作白饊的習慣了,不過文字記載則是在光緒年間的《鬱林州志》中,詳細說明了當時民間人民已經習慣用白饊祭祖賀年的習俗。


這種特色美食,可是玉林家家戶戶過年都會有的哦


這種特色美食,可是玉林家家戶戶過年都會有的哦


所以說啊,玉林人把白饊當成過年祭祀、送禮佳品,不僅僅是因為白饊的寓意和味道,還因為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老手藝啊。


這種特色美食,可是玉林家家戶戶過年都會有的哦


對於身處外地打拼的玉林人來說,無論是在家的思念中,還是在兒時的記憶裡,都有一個位置放著這種特殊的美食——白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