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最冷零下40度的地方使用,中國工程機械是這樣“煉成”的

一百年前,想要到達地球的南極點,只是人類的奢望;而今天,在堪稱世界最冷的地方——南極,中國已經建立了科考站,中國工程機械產品也在此頻頻亮相,更禁受住了超級低溫、風暴的考驗。

不僅在中國科考站建設中,中國產品深受青睞;在巴西費拉茲南極科考站建設中,徐工起重機大展身手。

在全球最冷零下40度的地方使用,中國工程機械是這樣“煉成”的

徐工起重機在南極建設科考站

費拉茲站採用的是全裝配式建站模式,全部模塊均運至南極進行組裝,就如同搭建樂高積木,因此,吊裝量巨大且精度要求極高。而僅有4個月的施工窗口期和南極惡劣的環境,對吊裝設備提出了嚴苛的要求。

南極,年平均溫度為零下40至零下50度,不僅如此,這裡也是世界上風力最大的地區。那裡平均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有300天,在這樣低溫大風的情況下,普通的鋼鐵會變得很脆。

徐工在產品設計之初就考慮極限環境適應性,通過匹配溫度範圍更廣的液壓、電氣等元件,配合徐工自主研發的發動機預熱裝置,配備超大功率冷暖空調,才使得徐工起重機輕鬆征戰南極零下40多度的嚴苛作業環境。

而新型節能液壓系統,使得徐工產品迴轉最低穩定速度僅為0.1°/s,起升最低穩定速度達到毫米級別,從而有極佳的微動性能表現,完成了在南極的極寒吊裝任務。

在全球最冷零下40度的地方使用,中國工程機械是這樣“煉成”的

為適應極寒氣候,徐工起重機部分測試工作在黑河開展。中俄交接地區的黑河,氣候 像南極一樣嚴峻。

不止是在南極有如此亮眼的表現,在外蒙邊境海拉爾地區以及東北中俄邊境黑河,徐工起重機依然表現出了“大國重器”的霸氣。

“好的產品,必須能夠從容應對各種嚴苛使用環境所帶來的極限挑戰,在零下39℃的極寒條件下進行可靠性試驗,對整機性能、結構件、電氣、液壓、上車系統安全性都是嚴峻的考驗,產品要準確完成各項操作、維護和保養。”經歷過多次極限試驗的劉東宏介紹道。

為充分驗證車輛在極寒條件下的各項性能,兩輛G一代新產品在氣溫達到零下39度的黑河,進行發動機低溫啟動、路面行駛、上車作業等各項性能的測試。據參與實驗的技術人員回憶,凌晨2點鐘,黑河的氣溫降到最低點,零下40℃,讓出生在江南的他感覺空氣都已經凝固。之所以選在這個時間進行試驗,是要在車輛每個結構和部件的溫度都降到最低點,在這種環境下,測試發動機啟動情況、電池電量變化、液壓密封性以及結構件可靠性才會有說服力。連續十幾天,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和調試的指令聲,黑河試驗場的深夜不再寂靜空曠,反而充滿活力。

在全球最冷零下40度的地方使用,中國工程機械是這樣“煉成”的

徐工起重機成功戰勝低溫挑戰

能練出如此耐寒抗打的起重機,跟徐工起重機的研發技術人員的不斷實驗、反覆測試是分不開的。

據技術人員介紹,以55噸新產品為例,在對起重機伸縮機構的實驗過程中,原本受力20噸的吊臂結構強度測試,改用了40噸的超強校核試驗;原先15萬次的吊臂伸縮測試,加量到100萬次,並且在裝機後的整機試驗時,針對吊臂伸縮測試再追加1000次。如果在測試過程中有一處細節不過關,就代表不合格,需重新設計優化、更換材料,直到達到高標準的品質要求為止。

看!原來中國的“大國重器”工程機械,是這樣煉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