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一大“痛點”!消費者真誠發問:蘋果“維修權”到底在哪?

手機用了一兩年以後就會出現一些小問題,這時候就要進行維修。以前手機壞了,還能自己修一下,但是現在的智能手機或者是電腦越來越精細,因此無法自己維修。只能去找第三方維修機構維修自己受損的設備。就像蘋果手機用戶都會依賴於製造商提供的維修服務,如果手機壞了就去蘋果商店的Genius bar維修一下。

蘋果的一大“痛點”!消費者真誠發問:蘋果“維修權”到底在哪?

有些消費者會去找那些沒有經過製造商培訓或者是未經授權的維修中心維修,但是這些地方沒有新進設備所需要的零件,根本維修不好。所以用戶只能通過製造商的維修服務得到正品零件。

蘋果的一大“痛點”!消費者真誠發問:蘋果“維修權”到底在哪?

有些人認為製造商應該把個性化零件開放給未經授權的維修機構,再把維修方法提供一下,這樣消費者們就能找這些維修機構維修一下自己的電子設備,不用特地趕去第三方維修機構進行維修。因此他們嘗試了很多方法,希望通過新法規來確保“維修權”,讓蘋果等設備製造商給予用戶自行維修的權利。

蘋果的一大“痛點”!消費者真誠發問:蘋果“維修權”到底在哪?

但是製造商都反對用戶擁有“維修權”,因為這樣他們會損失維修服務帶來的收益,還有就是設備的知識產權也會受到損害。而且現在電子設備的維修難度越來越大,並不是把這些零件和維修方法給了他們,他們就能維修好的。而且現在電子設備構造越來越複雜,維修這些設備可能需要特殊工具,或者需要專業知識,製造商為了保證設備能夠得到正確的維修,所以才反對用戶擁有維修權。

蘋果的一大“痛點”!消費者真誠發問:蘋果“維修權”到底在哪?

而且隨意維修不會導致替換的零件受損,甚至有可能會導致設備受損,並且弄傷自己。之前的三星Galaxy Note 7電池爆炸事件讓人心驚膽戰,所以說讓用戶自己維修電子設備是存在很大風險的。之前有用戶為確認iPhone電池是否為真,咬了替換用的電池,後來發生了爆炸,實在是可怕。

蘋果的一大“痛點”!消費者真誠發問:蘋果“維修權”到底在哪?

不過換個角度來說,無論是自己維修設備還是維修者來維修設備,都存在一定風險。如果自己汽車千斤頂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傷到自己,這一切都不好說。當然如果用戶有足夠的信心自己來維修電子設備,那麼如果維修失敗了,就得做好心理準備,不要指望製造商會幫忙拼起那些零散的零件。

蘋果的一大“痛點”!消費者真誠發問:蘋果“維修權”到底在哪?

維修安全隱患的確是存在的,如果蘋果不能保證Horizon和T1/T2程序能像“黑匣子”一樣保護數據,就必須小心對待設備。否則一旦數據洩露,誰來負責呢。“維修權”的擁護方也有自己的道理,但是他們往往忽略安全問題。現在支持和反對“維修權”的兩方還是沒有達成妥協。

蘋果的一大“痛點”!消費者真誠發問:蘋果“維修權”到底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