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全部由殘疾人制作 南塘老街這家“網紅店”好特別!

产品全部由残疾人制作 南塘老街这家“网红店”好特别!

产品全部由残疾人制作 南塘老街这家“网红店”好特别!

中國寧波網記者陳朝霞 通訊員陳亮 吳喬璐

“真沒想到這麼精緻的文創產品全部來自殘疾人機構或個人原創手工製作,營業員也是殘疾人士,太令人驚訝了!”今天上午,來自廣東的遊客鍾女士走進位於寧波南塘老街的“燦益工坊·印象寧波”文創館,發出了讚歎聲。

“燦益工坊·印象寧波”文創館是寧波首家殘疾人文創產品商店,由寧波市、海曙區殘聯提供業務指導和系統扶持。其中“燦益”二字諧音“殘疾人藝術”,它是全省首家設在主流街區專門銷售殘疾人庇護文創產品的商店,該店將於今年5月19日全國助殘日正式營業。

产品全部由残疾人制作 南塘老街这家“网红店”好特别!

記者在現場看到,49平方米的店鋪內,商品琳琅滿目,有木刻版面、布藝產品等,有象山縣非遺象山盤扣,還有國家級非遺餘姚土布品、奉化布龍、泥塑產品等,精緻唯美。

該文創館由寧波唯一的省級殘疾人文創孵化示範基地、海曙區五穀畫坊文創助殘服務中心運營,運營方負責人莫益民介紹:“經過實地考察,我們精選了全市數百個殘疾人陽光家園的庇護產品,目前店內產品有50多個品種,來自全大市15個殘疾人機構或個人,產品主要體現寧波風情、發掘寧波非遺。”

产品全部由残疾人制作 南塘老街这家“网红店”好特别!

這是寧波唯一直接和市場接軌的殘疾人手工原創產品商店。“此前殘疾人庇護產品大多是個人自娛自樂,附加值低、產品較單一、研發創新能力不足、設計製作水平較低,經銷多含公益元素,一般在助殘集市上義賣。”莫益民說,試營業3個多月,該商店根據市場反饋,不斷優化產品佈局、合理調整產品價格、改進產品包裝、提升產品質量,並進行批量化生產,實現全市殘疾人文創產品的“研發-製作-銷售”產業鏈的無縫對接。

據介紹,該店1月26日試營業,第一個月營業額就突破10萬元,至今達到每月15萬元,最高的一天營業額達到13740元,還擁有了不少加了微信、要求網購的“回頭客”,儼然成了一家“網紅店”。

产品全部由残疾人制作 南塘老街这家“网红店”好特别!

參與產品製作的殘疾人也得到實惠。其中,象山盤扣銷售火爆,產品不斷改進升級,產品從兩位肢體殘疾人士“小打小鬧”,擴展到一個殘疾人團隊規模化生產,帶動了殘疾人就業。

产品全部由残疾人制作 南塘老街这家“网红店”好特别!

來海曙區江廈街道的聽障人士李勤製作的布藝產品也深受歡迎,最高的一個月她入賬4860元。她開心地表示:“如今有銷售平臺和穩定收入,從市場反饋的信息還讓我一改‘閉門造車”狀況,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良好的市場狀況,讓運營方對未來發展前景樂觀。莫益民透露,該商店不僅會聚焦大眾文化消費需求熱點,輻射、帶動全市殘疾人庇護就業機構的高質量發展,而且還和寧波、海曙區結對扶貧地區吉林延邊、黔西南貞豐縣結對,幫助銷售當地殘疾人庇護文創產品。“前幾天上架的來自延邊州龍井市殘疾人制作的核桃工藝品已經銷售一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