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到来 中国移动老大位置或将不保?

5月8日,工信部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资委关于开展深入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 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专项行动的通知》,再一次敦促三大电信运营商加快提速降费进程。而从去年7月开始提出“提速降费”以来,三大运营商业务收入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移动受波及最重,这从三大运营商最近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可见端倪。另一方面,当5G的风潮起来时,它们都要重金投入基站建设。而且,电信运营商们在新的洗牌里,身份地位可能会重置。而当了快20年老大的移动,或许会是这场变革里最失意的那一个。

三大运营商公布一季度财报 移动形势最不容乐观

4月底,三大运营商各自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成绩单。

营收方面,中国移动为1850亿元,同比下降0.3%;中国联通669亿元,同比增长0.29%;中国电信961.35亿元,同比下降0.5%

5G到来 中国移动老大位置或将不保?

净利润方面,中国移动为237亿元,同比下滑8.3%。中国电信为59.56亿元,同比提升4.5%。中国联通为36.75亿元,同比涨幅为23.05%。

主营业务营收和净利润是衡量三家电信运营商能力的最主要指标,可以看到,虽然中国移动依然占据了最多的市场业务份额,但是其这两项指标都在下滑。而且中国移动净利润降幅还不小,接近10%,而联通大幅上扬,超2成的增长形势喜人。

对于业绩的下滑,中国移动解释了原因,一方面是通信服务收入同比下降,另一方面是刚性支出持续增加。

事实上,通信服务收入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提速降费。而提速降费导致流量资费大幅衰减下滑的压力对于三大运营商都是存在的,但中国移动用户的基数(截至2019年一季度中国移动用户总数约9.31亿户)远远超出电信(约3.15亿户)和联通(约3.23亿户),所以提速降费对其业绩的打击肯定也是投一份儿大的。

刚性支出方面主要是移动对于5G网络建设的投资,据悉,2019年移动对于5G建设投入的预算是172亿元,这一数字几乎是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投入的总和。不过这一百多亿只是中移动今年开支预算的小头,移动2019年的开支总预算为1499亿元。

5G到来 中国移动老大位置或将不保?

占位5G 移动显得有点慢热

和联通和电信对5G的投入热情相比,移动显得有点“慢热”。

据此前3月份官方通告,中国电信今年资本开支预算为78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实际花费的749.4亿元多出约4%。用于5G建设的预算为约90亿元,5G建设预算占比为11.54%。中国联通2019年资本开支预算约为580亿元,其中计划投入5G建设的预算为60亿-80亿元,算下来占总投入的比例为10.34%—13.79%,取中间值超过12%。

多厢比较,中移动对于5G建设占比仅是总预算支出的11.47%,投入是最保守的。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和众多的手机企业一样,运营商也都在寄希望于新的电信革命,因为它可以让目前差异巨大的运营商们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谁能跑到前面,谁就率先掌控了新的电信时代。所以目前业务暂时落后的电信和联通在2019年对于5G的投入显然更加积极,中国移动如果不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从实际行动上加快推进5G的步伐,很可能面对大批用户的流失,行业领先地位或将不保。而且,作为手握用户基数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移动本就该多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去进行5G基站等建设,才能满足众多用户的需求。

三大运营商日子都不好过

其实,从财报上可以看到,不只是移动出现负增长的窘境,中国联通和电信的增长也非常吃力。中国联通在营收增速仅为0.29%,而中国电信营收方面降幅为0.5%。

而利润方面,尽管联通和电信实现了增加,但主要利润贡献并非主营业务增长,而是投资项目,比如铁塔公司上市的资本溢价。

除了工信部等施加的压力,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指出,今年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20%以上。提速降费让运营商的日子都难过,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移动流量收入增速同比下调2.9%,而中国联通因手机流量漫游取消影响,2019年第一季度移动服务收入同比下降了5.2%。

面对越来越成熟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池是基本固定的,目前存量市场的增长已经见顶,在这节骨眼上,工信部还天天施压让运营商提速降费,所以营收遭遇增长瓶颈是显而易见的。

5G到来 中国移动老大位置或将不保?

“开源”不理想,要想“节流”却并不容易。

目前,新一轮的电信时代升级已经近在眼前,运营商们都需要抢占赛道,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建设,而且5G对于基站数量的要求比前面几代高得多。有人测算过,5G基站的覆盖半径为100-300米,4G基站的覆盖范围为1-3公里,3G基站覆盖范围为2-5公里,2G的为5-10公里。可以看到,运营商如果要实现5G很好的覆盖,必须建设约10倍于4G的基站数目。

所以,这种成本投入应该是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电信时代。对于运营商的压力可想而知。

除了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电信更新换代的周期却并没有延长。2001年2.5G(GPRS)正式全面开通数据通信得以实现,到2008年3G正式放号,而2013年4G正式铺开,2019年有望迎来5G的商用。

5G到来 中国移动老大位置或将不保?

基本上6年一个周期。

而电信运营商几乎就是进入新的电信时代后就会马不停蹄地研发下一代通信技术。如中国移动的4G建设就经历了6年的研发周期,2009年实验室测试,再到外场测试、试商用,最终在2013年实现商用。在这期间,需要支付高昂的研发成本,包括资金和时间上的损耗。而且这种投入周期或许还会缩短,大量的投入过了几年又作废,又得重新下一轮的投入,这看上去确实很不经济。

但是,如果每一次的电信革命能够让一些人翻身,那么竞争就一定是激烈的,这势必会促使更新换代的周期会越来越短,这样运营商每一轮投资回报的时间周期相对也会更短,运营商获得的回报也会更低,业务压力更大。

然而,技术进步的步伐谁也不敢也无法去阻挡。只能尽早地在每一次的电信革命时早早布局,改善用户体验留住用户,同时新的时代或许蕴藏着新的业务收入增长机会。

5G到来 中国移动老大位置或将不保?

曾快速崛起的中国移动

2000年4月,中国电信将一批入职不久的年轻人剥离出来,这些年轻人组成了一家新的公司,专门从事移动通信业务,这就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相比当时中国电信这棵年营收2295亿元的大树,中国移动此时显得非常渺小和不堪一击。但是移动一出生就开始研究增值业务模式。

不过,随后仅仅过去了几个月,移动就推出了移动梦网这一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品牌,它与众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收入按一定比例分成(移动占15%,增值服务商85%),后来腾讯、灵通、网易、搜狐、新浪等纷纷与之签约合作。这种短信增值服务让中国移动迅速崛起膨胀,同时还让这些互联网公司度过了创业最艰难的日子。

5G到来 中国移动老大位置或将不保?

2001年11月10日正式开通的“移动梦网”计划,从广东移动开始,逐渐蔓延到四川、浙江等省。“移动梦网”计划还刺激了中国手机用户的短信发送量爆发式增长。2001年,中国移动短信发送量159亿条,比前一年高16倍,2002年再次翻了约2番达到793亿条,中国的短信量占到了全球短信量的1/3。在中国移动收入中,数据业务收入所占比例从2001年前的2.1%上升到2002年的6.4%。

移动靠着移动梦网在后面几年的几何式增长,逐渐壮大成一家巨型公司。但随后,

强行订制、短信陷阱、退订难等诸多投诉接踵而至。部分增值服务商不经用户同意私自扣费,还有的为了业绩发送黄色暴力信息,而中移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政策,2004年国家开始整顿,不少服务商都因此推出历史舞台。

5G到来 中国移动老大位置或将不保?

这个时候中移动开始尝试进军即时通讯领域,推出的飞信红极一时。而后与腾讯QQ的谈崩了,腾讯退出移动梦网计划。 但微信的成功,让飞信和其他即时通讯工具迅速失色。如今的手机短信的用途主要是接受验证码和广告短信了。

周鸿祎曾批评运营商:“忙着做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最后发现安身立命的东西,基本需求是通信,沟通,玩游戏是上面的需求,当通信这一基本需求被微信拿走后,运营商就真正成为了管道”。

写在后面:而今,在提速降费的压力下,几大运营商日子都不如以前滋润。尤其中国移动的失落感最大。而今年底强制性的携号转网到来时,对移动的打击将更为巨大。这个脱胎于电信,成长爆发于移动梦网的大户,极有可能是携号转网蛋糕被分出去最多的那一个。而在5G的当口,移动被联通和电信反超的可能性也很大。眼下,移动或许正在度过它有生以来最焦虑的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