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工作彙報時,明明自己是項目骨幹,起早摸黑做了很多事情,說出來卻輕飄飄的,三言兩語講完了,領導感覺你也沒幹啥;項目搭檔小A,只是你的助手,但口才了得,彙報得風生水起,領導聽了不斷點頭。那一刻你是不是覺得很“喪”?

能寫,會說絕對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小時候父母告訴我們“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長大成人,數理化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真切感受到“合理思考+妥善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說”一直是我的短板,我也一直在找有沒有一本書,看了後就可以打通“任督二脈”,讓我有如神助從“開口喪”變身成為“開口達人”。後來慢慢明白了,那只是一個美好願望,因為如果沒有一定的堅持和積累,就很難從量變到質變。但也是這些摸索,讓我明白雖然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徑,但確實有很多“套路”(方法和技巧)值得我們學習。《精準表達》這本書就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思路。

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精準表達

《精準表達》全書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如何準確思考,重點介紹了邏輯思考能力驗證假說能力;第二部分講述了如何準確傳達,重點介紹了會議設計能力製作商務文本能力。利用這四種能力,你可以精準傳達自己的想法,讓你的表達 “一秒鐘打動人心”。

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精準表達》的作者高田貴久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法學部,長期在諮詢公司擔任要職,2006年創立Precena Strategic Partners公司。高田貴久大力提倡商務技巧的體系化和普及,因為他發現很多時候,“不善表達”並不是讓你張口結舌的原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應該講些什麼”才是你無法順利表達的關鍵。所以我們想要將自己的想法準確傳達給他人,推動活動順利進行,必須兼顧合理思考和準確傳達。下面我來重點介紹下邏輯思考和驗證假說這兩種能力。

一、 邏輯思考能力:“真的這樣嗎?” “僅僅如此嗎?”

何為“邏輯”?在高田貴久看來,邏輯是指“把語言合理地組織起來”。他將邏輯分為任何人都能一眼看懂的“縱向邏輯”和“橫向邏輯”

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縱向邏輯是指因果關係,如“因為A,所以B”,“因為B,所以C”。橫向邏輯是指總分關係,無遺漏和重複,如“A包括B和C”,這也是所謂的MECE分析法(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最近MECE這個術語非常流行,常常能在各種地方聽到

MECE分析法

反思我們平時的言語,可以發現,當對方感到不理解時,絕大多數可以歸類為兩種反應:“真的這樣嗎?”,或者“僅僅如此嗎?”

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為何對方會問“真的這樣嗎?”

當對方這樣質疑時,說明我們講話時

因果關係比較薄弱,縱向邏輯組織得不夠好。而這常常是源於下面三點原因:

1. 前提條件不同。人們的腦海裡往往存在著各種“隱形前提”,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環境、教育背景、職業經歷都不一樣,如果想當然地認為對方能夠理解自己腦海裡的隱形前提,而沒有把前提條件解釋清楚,就很容易發生質疑。

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2. 把不同性質的東西混為一談。有時,我們眼裡類型相同的東西在別人眼裡卻截然不同,因此為了有邏輯地講話,需要反省自己的言論,看看自己是否把不同東西混為一談了。

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3. 偶然的必然性。你覺得“因為A,所以B”,可是A和B之間的因果關係太過跳躍,別人可能會認為這只是一個偶然事件,就會產生質疑。

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為何對方會問“僅僅如此嗎?”

像“男和女”,“吃、睡、玩”這些表達,人們一眼就可以看出是MECE狀態(無遺漏和重複),如果對方問“僅僅如此嗎?”那就說明你的橫向邏輯還沒有考慮周全,可能有遺漏或者重複的要素。

而實際在討論過程中,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各不相同,要達到良好的交流目的,讓別人“聽懂”你說話,首先要注意的是 “語言層次感”問題。為了避免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的現象,作者提出了兩點解決辦法:

1. 讓說話者和聽話者站在一致的“立場”

2. 讓說話者和聽話者的“切入點”一致

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俗語說“屁股決定腦袋”,兩個人立場不同,“切入點”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會截然不同。而溝通雙方的語言層次迴歸到同一角度,是消除對方質疑的第一步。

二、 驗證假說能力:感性思維不可或缺

就算你邏輯很合理,對方也不一定會同意你的說法。很多場合下,其實最重要的是說服對方,讓他從心底感到理解並願意付諸行動。如何應對對方“地毯式轟炸般提問”?作者提出了驗證假說能力

何為驗證假說?它是指“找出對方可能提問的問題,查明論點,然後推測出可能的答案,最後找到客觀證據來證明自己的答案。”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事先估計對方想提的問題,然後做好充足的準備來回答這些問題。

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驗證假說有5個步驟:理解目的;把握論點;構建假說;實施驗證;提取啟發。作者高田貴久在書裡對此作了詳細的解釋,我就不一一贅述了。裡面有一點讓我感觸特別深刻,分享給大家。

感性思維不可或缺

有邏輯地講話並不意味著對方就可以愉快地接受你的觀點。有的人會顯得強詞奪理,咄咄逼人,可能就是因為缺乏感性思維,“不懂得體察人心”

怎麼樣強化自己的感性思維?最重要的還是學會傾聽。這又是老話重提了,以前看《溝通的藝術》這本書時,就大篇幅講過傾聽的重要性。可能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遇到很多自說自話的人,我們自己常常也會不自覺地“不帶耳朵”,所以需要時時反省,培養感性思維,理解對方的需求。

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精準表達》這本書裡的很多方法和技巧(“套路”)值得我們仔細研讀,因為,變成“開口達人”這件事情太誘人了,值得我們為此而努力。

開口“喪”怎麼辦?不要怕,一切皆有“套路”

《精準表達》思維導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