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大腦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營養與智力不可兼得?

一般來說,東亞黃種人的腦袋看起來最大,但對比其他人種的頭圍測量數據,卻並不支撐這一“視覺認知”,黃種人的頭圍非但不比其他人種大,還略小。只不過因為臉正面大,就顯得頭大。王朔曾在小說中調侃自己小時候頭大,是因為一年到頭仰面朝天睡,後腦勺被壓扁了,該往後長的都長前面臉上了。白人頭圍大還真是基本上都是大在後腦勺上了,他們從小就趴著睡。科學家通過研究確認腦袋大的確是腦容量大的基礎,但腦容量也並不決定一切。

人類為“大腦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營養與智力不可兼得?

動物的腦袋都是越大越好嗎?

腦容量常常被用來衡量不同動物的腦部發育情況,黑猩猩和人類體重相近,腦容量卻只是人類的三分之一。大象、鯨魚和其他大型哺乳動物的腦袋雖然比人類大很多,但那主要是為了匹配他們龐大的身軀。從頭身比例這個角度,它們擁有大頭也並不能超越人類的大腦,但它們彼此之間,腦容量更大那類一般來說也更聰明。蜜蜂腦袋雖然很小,但配以相應大小的身軀,它們仍然能做很多複雜的事情——戰鬥、採蜜、互相交流、飼養後代、保潔巢穴,甚至在蜂巢中爭風吃醋。有人認為,蜜蜂甚至比人類嬰兒學習能力更強。

人類為“大腦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營養與智力不可兼得?

齧齒動物老鼠,比人類出現的更早,但它們的大腦跟靈長類完全不同,它們的神經元大小與腦容量成正比例增長,腦容量增大神經元也增大但神經元數量卻不因此增多,所以腦袋增大並不能提高它們的智力,因此也就沒有變大的必要。腦袋大不了,體型相應也大不了,所以始終都是小個子,然而,這麼小的腦袋對於它們來說已經足夠了,它們生活得很好,繁殖也成功。總體數量比人類還多。可見,腦袋並不是越大越好,那只是動物對應環境的工具,超出標準的工具會變成累贅。更大的腦袋會帶來更大的麻煩,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人類為“大腦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營養與智力不可兼得?

腦袋大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有一種小孔雀魚的生殖方式是卵胎生,後代數量非常明確,生幾隻就是幾隻。它們還有簡單的數學計算能力。研究人員通過人工選擇得到了腦袋更大的孔雀魚,結果發現,腦袋增大的同時,它們的腸道都有不同程度的縮小。且縮小比例遠大於腦袋增大的比例。增大腦袋的孔雀魚雖然表現得更聰明,但因為腸道吸收能力降低,營養水平跟不上,結果導致後代數量明顯不足。這是典型的得不償失,人類也無法逃脫這種制約。

人類為“大腦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營養與智力不可兼得?

一般來說,食草動物的腸道都百轉千回,而人類的腸道明顯縮短了,這正是腦袋增大所付出的代價。好在腦袋增大後,更聰明的大腦可以展開更有效的捕獵和採集活動,人類可以吃到更精細、容易消化的食物,因而獲得更豐富的營養回報,對腸道的依賴性也就沒有牛馬它們那麼大。而且,腦袋越大,腸道越短還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收穫,人類的身材由此變得越來越好。很多動物都面臨營養與智力的平衡問題,只有人類能夠承受損失,從腦袋增大中所得到的好處遠大於損失。

人類為“大腦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營養與智力不可兼得?

腦袋為何又越變越小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人類都在為腦容量的迅速增加而津津樂道,但法國的一個學者卻發現,人類的腦袋其實是比克羅馬儂人的腦袋減少了兩個雞蛋那麼多的容量,而且男女同步成比例減少,好不容易進化來的腦容量怎麼又縮水了呢?有人認為,大腦變小跟運動量減少有關,農牧業的出現,使人宅家裡的時間多了,降低在原野上奔跑追逐的幾率,因而對大腦的需求就降低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小腦袋消耗的能量少,工作效率反而高。其實,人類的大腦本來就在大小不定地變來變去,人口密度低時,頭骨會擴大,人口密度高時頭骨會縮小。

人類為“大腦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營養與智力不可兼得?

當人類無須像茹毛飲血年代那樣生存時,就不必再兼顧多項技能,一些腦部功能也就逐步退化了。大腦各部分也並不是按比例縮小的,語言與注意力相關的區域就比以前更大了,這也表明現代人作出了某種取捨,整天坐在辦公室對著電腦的白領,的確沒必要發展出對付野生動物的能力。腦袋變小隻是知識結構變化造成的,而不是智力降低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