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過的哪些話是你為人父母以後才明白的?

社會實習工


小的時候,因為我奶奶比較重男輕女,媽媽不喜歡我去奶奶家,但是我那會不知道,還老愛跑去奶奶家,每次都是被奶奶罵哭跑回來。媽媽總是抱住我說:你能不能給媽媽爭點氣!那時候總是覺得媽媽也不愛我,但是有了孩子後就明白了媽媽當時的話,她不願意別人說他孩子的一點不好。

太多太多的事情,都是之前不理解,後來自己當了媽,就能理解的。

我堂妹,大學畢業,家裡爸媽怕他出了學校在外面碰壁,託關係給他找工作,但是他並不領情,老是為了這個事情跟家裡鬧矛盾,有天他媽說了他,哭著來找我,我告訴他,我現在特別理解他爸媽,因為我也是想把所有好的都給我的孩子,為了他什麼都行。


等媽說事


【家庭倫理類話題】

生活就是生活,父母的話最實在。人生整體看,賢達一百年,糊塗一百年,都要學到老。按照現行相應的法律法規劃分,基本上有五個時段,即:童年01歲-06歲,少年07歲-13歲,青年14歲-44歲,中年45歲-59歲,老年60歲-100歲並百歲以上一一這之中至少有三個問:一問所謂的青春期和更年期的發生,一般會在哪個年齡段出現?二問還有一個叛逆期,又是從幾歲到幾歲反應?三問特別緊要的是,父母在青春期或更年期內與叛逆期子女之間又當如何論斷?

名人高教又如何?教育者首先受教育。胎教、幼教、小教、中教、高教,凡考執業資格證者,都過教育心理學關。青春叛逆期,不是大老虎,也不會孤立存在,就不能以教施教。全媒體時代也為融文化服務,中學教師中的班任或科任,年級或班級,尤其家長父一輩子一輩,父母對子女,都要共同“度”或“渡”每一“期”的“關”。最長的“期”和最大的“關”是什麼?那就是包括胎教、幼教、小教、中教、高教在內的全部人生,只憑借社會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不夠用。

1994年,83歲季羨林的87歲妻子彭德華因病去世。在4萬元喪葬費用中,季羨林要求其59歲兒子季承出2萬元。一個要求出錢,一個不想出錢,父子交惡。這不是錢的問題了吧?此後父子二人十三年時間裡不曽相互往來。其實,2002年,得知父親生病的時候,季承曾想見父親,但受到了阻撓。直到2008年,在父親的學生等牽線下,季承帶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到醫院,終於見到了97歲高齡的父親。季承跪地向父親賠罪認錯,季羨林看著兒子也老淚縱橫,冰釋前嫌。

我的母親劉蕊華,1948年-1952年在北京輔仁大學文學院中國語文學系讀本科、1952年-1953年在中央文學研究所讀研究生、1954年起任《文藝學習》編輯,協助主編韋君宜籌辦名家講座和回答讀者來信。她在我20週歲時,毫無文藝色彩、有意無意地向我透露說,人生有三關,父母關、夫妻關、子女關。我當時請母親解釋一下父母關。她當即就對我說道,所謂的父母關就是父母雙全,都健在,離婚的父母,也都健在。她是在我青春期的時候,與我溝通和釋放信號吧!



母親是遼寧省大連市生人。她在戰亂中求學不輟、動亂中教學相長、改革開放以來助學慷慨解囊。在浩劫中最困難、最窘迫的日子裡,她帶我去寄賣店賣掉皮大衣和自行車,換得一點點錢暫度飢寒,也將名家書畫保存下來,堅持讓我把中學讀下來。她一生為一個學習的“學”字付出了無盡的辛勞和極大的忍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的忍耐力,是我一生受用的錦囊。我這裡所說的“忍耐力”更多是指母親的樂觀向上、辛勞努力的一生,她與人為善,就與人方便。

有部電視連續劇《浪子回頭記》,請我作主題歌的歌詞。我接活兒後查資料發現:人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當然,受到的困撓也不會輕易排除或淡忘。好傢伙,叛,叛,叛一一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大家常見又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可就是,那一次,我還發現我有理由寫出人生第四、第五個叛逆期,發生在14-44歲之間!不是麼?閃婚閃離的男歡女愛,僅限於兩個人也便罷,七年之癢的年輕父母,有子女也離婚則另說,這不比任何一個子女的叛逆更加叛逆嗎?所以,子女的叛逆會給父母帶來困撓,反之亦然。就決定寫《金不換》《銀髮絲》兩首歌詞一一至今仍然覺得一一青年和壯年兩個時期,哪兒還有輕鬆日子,全是需要認真修補的青春期和更年期,哪裡單是大人和小孩溝通好不好的叛逆期?

也就是說從06歲到60歲的每一年,是人生主動與被動的質量年(此前和此後被動性大)。從遺傳學意義觀察,父母與子女就血緣關係而言,似乎都在青春期或更年期相互纏繞之中:父母在與子女有關叛逆期的“度過”與“渡過”時,按照現代漢語規範一一度光陰的時間“度”和渡難關的空間“渡”,不過是前一個沒有三點水而另一個必須有三點水,無論如何兩個“度”與“渡”不都是同在叛逆期之中的麼?因此我好像知道了“度”與“渡”是溝通解決困擾有無“淚”的全過程:


李蘭頌



明德樹人教育機構


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小時候不理解這句話,長大了才能夠深切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