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常用藥是傷肝的嗎?

用戶101468314852


以乙肝和脂肪肝為代表的常見慢性肝病,在日常使用藥物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個藥物對肝臟有沒有損害。但是,有哪些常用的藥物是傷肝的呢?今天,肝病科的龍大夫就帶你瞭解一下。

我們知道,藥物進入人體以後,在發揮藥理作用的同時,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除了過敏或其他固有的毒性和刺激作用,引起皮疹、中毒和胃疼等副作用之外,藥物代謝部位不同,損害的臟器也有所不同。



比如,經過腎臟代謝的藥物,腎損害的問題比較突出,而經過肝臟代謝的藥物則主要傷肝。舉個例子,抗病毒藥物阿德福韋和替諾福韋這兩個藥物主要在腎臟代謝,長期使用的話,就要注意藥物是否損傷腎臟。

而損害肝臟的藥物,是因為藥物本身是在肝內代謝,比如土三七含有的吡咯雙烷生物鹼就能夠直接損傷肝細胞。這個問題,其實不難理解,好比我們所生活的社區,發生在A單位的不法事件,會對A單位造成局部的損害,對於和諧的B單位來說,他們並沒有什麼損害。

目前,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可能經過肝臟代謝,包括各種處方和非處方類的化學藥物、一些生物製劑、傳統的中藥、中草藥和中成藥,一些天然藥物、保健品、補藥,甚至一些製作藥物的輔料,也有可能會誘發肝損害。

據統計,目前全數正式上市的藥物有幾千種之多,還有很多沒有經過批准上市的藥物,這些藥物使用的範圍越廣,造成藥物性肝損害的人數就越多。



1、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常見的有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消炎痛、雙氯芬酸等等。

2、抗感染藥物: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消炎”藥,我們關注的是抗菌藥物,如紅黴素、多西環素、莫西沙星、利福平、異煙肼、吡嗪酰胺等。

3、抗腫瘤藥物、中樞神經系統用藥、心血管系統用藥、代謝性疾病用藥如降糖藥、激素類藥物等等,都是比較常見的。

4、單獨說一下中藥、中草藥和中成藥。這類的藥物,引起肝損害的事實已經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是,西藥比中藥多,為什麼單提中藥?主要是因為中藥並沒有標明可能導致這些副作用,這就會讓人誤認為,中藥是沒有副作用的,而事實事實上並非如此!

常用的引起肝損傷的藥物,排名較高的是何首烏、土三七、龍膽草,甚至有些標榜能保肝的中成藥本身,也有可能導致肝腎損害,還有各種沒有經過炮製的草藥,危害可能更大。

藥物性肝損害,也不是人人都會發生,跟一些高危因素有關,比如高齡、女性、妊娠期、本身有慢性肝病的人等,更容易發生藥物性肝損害。特別強調,有些孕婦為了為了所謂的保胎和增加營養,使用某些保健品,很有可能導致肝損害。不認為中藥對孕婦無害,這個觀點是完全是錯誤的。

總之,發生不明原因的肝損害,或者在吃藥的過程中,出現噁心、乏力、食慾不振、嘔吐、腹痛、肝區不適等表現時,要檢查自己所吃的藥物,特別是不引人注目的某些保健品。如果有高度懷疑藥物傷肝,需要儘快停用,儘早去醫院就診。

想了解更多有趣而溫暖的肝病知識,請關注@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傷肝的藥物有哪些?

1、抗生素藥物

這個藥物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但是很多人都會認為抗生素並不是我們常用的一個藥物啊。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很常用的阿莫西林內,就含有抗生素。這個藥物對於治療感冒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它裡面所含有的抗生素是會傷肝的。

2、中藥

很多人認為中藥是最安全的,其實不是的,部分中藥在服用之後同樣會增加肝臟的負擔,給肝臟帶來傷害。目前已經發現有60多種的中藥,會直接對肝部造成傷害,如苦杏仁、毛豆根等。

在生活中很多人會買一些號稱純中藥的保健品服用,也很容易傷肝。因為這些保健品成分不明,盲目的攝入很可能會導致傷肝的情況出現。

3、降血脂藥

患有高血脂的人,在生活中需要長期服藥進行治療,比較常見的降血脂藥物有非諾貝特、吉非貝齊、苯扎貝特等。長期服用這些藥物會增加我們的肝臟負擔,甚至可能會傷害肝臟,但是高血脂對身體的傷害比藥物帶來的更嚴重,所以高血脂患者服用藥物時,最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4、降糖藥

比較常見的降糖藥物有格列本脲(優降糖)、阿卡波糖(拜糖平)等,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也同樣需要長期服藥進行治療。是藥三分毒,長期服藥會傷肝的,但是相比較於高血糖會給身體帶來的威脅,這些藥物所帶來的傷肝會輕得多,因此,患者切不可盲目服藥。

以上~

關注“39肝大夫”頭條號,更多健康肝病健康知識輕鬆看~~~


39肝大夫


段醫生講科普☞帶你一起漲知識!

很多藥物有肝毒性,包括化學藥(我們常說的西藥),也包括傳統的中藥、天然藥、保健品、膳食補充劑、藥品中的輔料等。藥物性肝損傷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應該引起人們的關注。



引起肝損傷的常見藥物有:

①非甾體類抗炎藥,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退燒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這是引起急性肝損傷最常見的藥物。

②他汀類降脂藥:所有的他汀類降脂藥都有一定的肝損傷。

③抗腫瘤藥:絕大多數的抗腫瘤藥(化療藥)可導致肝損傷,所以使用化療藥的前後都需要檢查肝功。

④大多數的抗感染藥,包括抗結核藥、四環素最明顯:抗結核藥也需要在服用前後檢查肝功。



⑤中草藥:由於中藥並不是某一種單藥,而是很多種藥的組合,其組分複雜,很難確定究竟是哪些成分引起的肝損傷。中草藥在國內的有關報道中佔藥物性肝損傷的比例最高,比如何首烏、土三七,以及治療骨質疏鬆、關節炎、 白癜風、銀屑病、溼疹、痤瘡等疾病的某些複方製劑等。

⑥還有很多其它的藥物具有肝損傷。

有肝損傷的藥物並不是不能吃,必須在藥物帶來的肝損傷,和治療疾病帶來的益處之間衡量,當利大於弊,就應該服藥。比如退燒藥,當溫度高於38.5℃時,對臟器尤其是腦的損傷很大,此時必須使用退燒藥,而不能考慮其肝損傷的副作用。



因此,必須按照嚴格的適應症、嚴格的劑量進行服藥,儘量避免肝損傷的發生。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藥物的肝臟毒性在現實生活中和臨床上還是比較常見和普遍的,藥物既可以導致肝實質細胞受損,又可以造成非實質性細胞破壞,最終引起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淤膽、脂肪變、肝動脈和肝靜脈以及肝竇受損、肝硬化。



藥物導致這些肝臟受損,其中以急性肝炎和淤膽以及急性肝炎和淤膽一起混合發病最為常見。



為什麼會出現藥物傷肝?

很多藥物都要通過肝臟代謝,藥物本身或者其代謝產物可以損傷肝臟。

根據統計調查,目前為止有一千多種藥物、中草藥、化學毒物以及保健品均可以導致肝臟受損。



臨床常用和常見能夠傷肝的藥物有:

1、心腦血管疾病用藥:

利尿藥:壽比山(吲達帕胺是一種利尿藥)等。

鈣通道阻斷藥: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等。

β受體阻斷藥:普萘洛爾。

ACE1類藥物:卡託普利。

ATE1阻斷藥:氯沙坦

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

調節血脂的藥物: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鈣。

2、內分泌系統疾病用藥:

甲亢用藥:丙硫氧嘧啶、硫脲類藥物。

降糖藥物:阿卡波糖、二甲雙胍、格列本脲。

3、抗癲癇和抗精神病用藥:如丙戊酸鈉、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奮乃靜、氯丙嗪、氟哌啶醇、安定、阿普唑侖等。

4、抗惡性腫瘤的藥物:甲氨蝶呤、環磷酰胺、5-氟尿嘧啶、阿黴素、順鉑、卡鉑等。

5、抗結核的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鏈黴素等。

6、解熱鎮痛藥:雙氯芬酸、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7、抗生素:青黴素類、磺胺類、四環素類。

8、抗真菌用藥:兩性黴素、卡泊芬淨、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酮康唑。

9、工業毒物:四氯化碳、磷和砷等。

10、中藥:烏頭、何首烏、金不換、雷公藤、肉豆蔻、丹參、柴胡、蜈蚣、穿山甲、硃砂等。

11、中藥製劑:小柴胡湯、大柴胡湯、逍遙丸、葛根湯等。

從以上可以看出,導致肝臟受損的藥物很多很多,所以在用藥的時候 ,絕不能忽視藥物對肝臟的損害,如果在服藥之前肝功能正常,而在服藥之後出現肝功能異常表現或者肝功能受損,在排除其他疾病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肝臟受損,則要高度懷疑藥物造成的肝病,應立刻停藥,並根據患者的病情是否給予保肝治療,監測肝功能尤其是ALT (谷丙)應該在2~3個星期開始逐漸下降,並在1個月之內不會在上升,其他肝功能也有改善。



寫在最後藥物性肝受損重在預防,如果不及時識別並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部分患者會發展到急性肝衰竭、肝硬化甚至肝癌,預後就可想而知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不作為商業用途!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用藥的依據,不能代替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和治療以及建議,如有身體不舒服,請及時就醫。)


佳園道


隨著中醫藥文化的大力推廣,許多民眾已經越來越喜歡用中醫藥養生了,當然使用中醫藥養生很多時候能取到很好的效果,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使用中藥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清楚雖然很多中藥都是天然動植物藥,但是這些天然藥物並不代表沒有副作用。比如這些常見的中藥就有可能會傷肝:

1.何首烏

最常見的一種就是何首烏,由於何首烏能夠幫助我們滋養肝腎並且還能夠起到黑髮的效果,所以對於一些肝腎情況不怎麼好、同時伴隨著少年白頭的人群比較適用。但是何首烏原本就是有一些毒性的,它的毒性所表現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肝臟毒性,所以一般臨床上所使用的都是經過一定的工序炮製的首烏也就是制首烏。所以如果說自己在野外有見到何首烏這種植物想要自己私自使用的話,也是需要經過慎重考慮的。實在是想要使用一定要去正規醫院,請醫生開相應的處方,否則的話可能會導致肝臟受損。

2.半夏

半夏在臨床上使用的範圍非常廣泛,由於半夏原本就有祛溼和胃同時還有止嘔的功效,使用半夏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有可能會損傷到肝臟。臨床多用的也是法半夏或者是姜半夏,這些都是經過一定的工序減輕了半夏的毒性之後才使用的,如果是在盛產半夏的地區的話,需要特別注意。

3.硃砂

硃砂原本就是有毒的一味中藥,所以在使用的時候對劑量以及適用範圍都是有嚴格的控制的,比如說妊娠的病人就一定不能使用硃砂這個中藥,如果自己平時私自使用的話,不懂得藥物的配伍以及儘量也有可能會導致肝臟受損。

當然,這幾味中藥都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還有一些,能在臨床上使用廣泛,但其副作用並沒有被發現的情況也是非常常見的,畢竟科學就是無止境發展的,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索才可能發現所有藥物的使用範圍以及禁忌症,所以我們平時自己使用藥物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


本草世界


中藥是我國的國粹,擁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目前,中藥也成為了一些慢性病患者的首選。然而,生活中依然存在著濫用中藥的現象,尤其一些“偏方”“秘方”小廣告隨處都可見,而根據臨床醫學統計,由於中草藥引發的肝損害已佔藥源性肝病的百分之32.6,可見,中藥傷肝已經越來越常見。那麼日常生活中,到底有哪些藥物是傷肝的呢?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

1、艾葉

艾葉具有止血、祛寒、止癢等作用,很多女性在月事期間會有痛經等現象,所以會用艾葉泡茶飲用從而達到減緩痛經的作用。但是艾葉不能長期使用,因為艾葉服用過多會直接對肝臟這些器官造成肝硬化等副作用,因此儘量要少用。

2、蒼耳子

蒼耳子可能多數人沒有聽說過,但其實它也是中藥的一種,對感冒鼻炎等有很大的療效,但其實蒼耳子具有一定的毒性,尤其是新鮮的蒼耳子,食用量一旦超過10g,便會出現一定的中毒現象,例如暴躁、嗜睡、口渴、尿少、昏迷等,中毒嚴重者會到達肝臟,引起氮質血癥的,使肝臟充血,脂肪變性,肝功能急劇損害。

3、何首烏

何首烏又被稱為多花蓼、紫烏藤、夜交藤。何首烏本身是具有安神、養血、活絡,解毒的作用的。但近年來,何首烏傷肝的新聞屢見不鮮,而國家食藥部門網站也早就公佈了何首烏的肝毒性,毒性成分同樣為:蒽醌類,如大黃素、大黃酚、大黃酸、大黃素甲醚等。

4、白果

白果又被稱作鴨腳子、靈眼、佛指柑,銀杏、公孫樹子,具有治療哮喘、肺結核等功效。但白果裡含有一定的氰苷、銀杏酸等有毒成分,服用過量之後,會出現嘔吐腹瀉、呼吸困難、意識喪失、昏迷甚至會對肝臟造成損失、出現肝衰竭。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白果使用上儘量先用溫水浸泡,再拿去烹煮。

雖然某些中藥會傷肝,但是我們也不能將責任全度推卸到藥材身上,畢竟是藥三分毒,但只要我們處理上更加註意、更加嚴謹,這一情況還是可以儘可能避免的。

1、對症下藥

中醫的內容包含範圍很廣,被推廣至今,因此有很多人認為多服用中藥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盲目使用中藥是會對身體產生一些副作用。所以,中藥再好也不能隨便食用,要講究對症下藥,什麼樣的病對應什麼樣的中藥。

2、適量

前面也提過,“是藥三分毒”,所以對於中藥的使用,適量即可。比如說食用完中藥後起了效果,這個時候就不用繼續食用了,否則繼續使用的話,很容易出現副作用。也不要認為中藥就全部是對身體有好處的,畢竟副作用的影響一旦累積下來,對身體會造成很大的負擔。

3、煎中藥的方法

中藥的煎制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一般使用乾淨的砂鍋,將中藥連同浸泡的水一起倒入,小火熬製,開了之後將藥水倒出,藥渣加入水繼續熬。第三次跟第二次的方法是一樣的,最後將這三次煎制的藥水混在一起,按時服用就可以了。

其實中藥對於我們來說,沒有完全的好處,但是也不全是壞處,中藥的首要作用就是治病,副作用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我們不能一味認為中藥對我們都是好處 ,畢竟“是藥三分毒”的說法也不是空口無憑。但是也不能只看到中藥有害的那一面,揚長避短才是最重要的。

孫彬錄,《中藥也傷肝》,肝博士,2015年02期.


奇妙的本草


是藥三分毒,一些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會對人們的肝臟造成一定的損害。人們在長期使用以下幾種藥時,一定要定期檢查肝功能。


(1)一些中藥是有肝臟毒性的,比如番瀉葉、何首烏、薄荷、麻黃、金不換、關木通等。

(2)部分降糖藥在肝臟代謝,是有可能減弱肝功能的。

(3)長期服用降脂藥可能會導致血清轉氨酶升高,比如貝特類,煙酸類,患者要定期檢查肝功能。


此外,一些常見藥物如服用過量,也可能會造成肝損傷,如阿司匹林、青黴素等。患者用藥時,要嚴格遵醫囑,不要盲目服用。


魯南製藥小貼士


龍醫生幫我看一下,給點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