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散景一詞來源於日語單詞ボケ(boke),意為“模糊”。散景是攝影中的一個術語,是指圖像焦點外(失焦)產生的模糊的美學質量,通俗的講,它就是圖像中由光線形成的模糊小圓圈。

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許多攝影師喜歡散景,因為它看起來非常的漂亮。它不僅提供模糊的背景,吸引對主題的注意,而且還可以創造出夢幻的效果。

1、使用正確的鏡頭

散景效果主要是由鏡頭的光圈來實現的,在理想情況下,我們至少需要一個光圈為f / 2.8或更寬光圈的鏡頭。像一般的入門相機的套機頭,它們的最大光圈大多是在f/4.5或f/3.5,雖然它們或多或少能產生幾個散景圈,但仍無法提供散景所必需的背景模糊效果。

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那麼我們應該使用什麼類型的鏡頭呢?對於初學者來說,50mm鏡頭是最佳選擇。它很便宜,而且非常經典,它的光圈可以達到f / 1.8或f / 1.4,如果資金比較充裕的話,也可以考慮佳能的f/1.2的50鏡頭,價格大約在8800左右吧。同時我們也可以使用長焦鏡頭來您創造朦朧的背景。即使相機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焦距較長的鏡頭也會增加淺景深效果。再加上大光圈(f / 2.8或更寬)的配合,使用長焦鏡頭的散景效果會更加漂亮。

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選擇理想的散景鏡頭時,還需要考慮鏡頭光圈葉片的數量。不同的數量,形成的散景形狀也不同。例如,9個光圈葉片的鏡頭可以創造出很圓潤的散景圈,更自然。然而,使用約5個或7個光圈葉片的鏡頭拍攝出來的散景圈會形成多邊形球體。

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2、將相機設置為AV模式

我們想拍攝帶有散景效果的照片,最主要考慮的是光圈的大小,因此建議將相機設置為AV模式(也稱為光圈優先模式,有些特殊情況設置為手動模式)。將相機設置為AV模式後,我們可以手動控制光圈的大小,而相機將自動為我們計算出快門速度,非常方便。

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但是,有時我們的相機可能無法始終獲得正確的曝光,這是,我們就需要使用曝光補償按鈕(在相機上標有 - / +符號)來調整圖像的亮度或暗度。

3、選擇一個好的背景

要實現漂亮的散景,選擇正確的背景至關重要。雖然使用大光圈鏡頭很容易產生模糊的背景,但它並不一定能保證您的圖像具有良好的散景效果。普通的背景不會產生很好的散景,因為在視覺上沒有太多的效果。如果你看一下漂亮的散景照片,你會發現即使背景模糊,圖像中也會突出顯示特殊元素,如光球或柔和的紋理和圖案。

散景的理想場所是以城市地區,建築物和街頭的燈光為背景。反光的池塘和湖泊等水面上的光線也會產生迷人的散景效果。

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4、還可以考慮前景散景

當我們說到散景時,通常會想象出背景模糊的圖像。但這個技巧也適用於前景。注意:有些攝影師會使用燈光來創造前景散景。就像背景一樣,尋找吸引人的燈光和圖案來填充前景。使用大光圈拍攝,會創造出模糊的淺景深,將對焦點對焦在畫面的縱向中間位置即可。

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諸如窗戶之類的反光表面可以創造了良好的前景散景。在窗戶上反射的燈光很容易填滿拍攝對象前方的負空間。但是,在使用窗戶拍攝時,我需要嘗試不同的角度以避免不必要的反射(例如拍攝到自己拿著相機)。

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5、控制主體曝光

美麗的散景照片離不開準確的曝光。有時當我們過分專注於背景的散景時,卻會經常忘記被攝主體的曝光是否適度。特別是在夜景拍攝時,當想要背景的路燈曝光準確時,那麼可能前景的人物就會變黑,形成一個黑漆漆的輪廓。為了避免這種事發生,我們可以使用閃光燈或者外拍燈來照亮被攝主體。

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6、主體和背景間要留有一定距離

通過在拍攝對象和背景之間留有一定距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鏡頭的散景效果。通常情況下,我們拍攝的物體離背景越遠,散景越好,通常情況下這個距離至少在1.5米(距離大小根據鏡頭的不同而不同)外圍以外才能達到散景的最佳效果。

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如果您使用的是焦距較短的鏡頭(例如50mm),要創造明顯的散景效果,則可能需要靠近對象進行拍攝。另一方面,如果您使用長焦鏡頭(例如85mm或更長),則需要遠離我們的被攝物體。無論我們使用哪種鏡頭,始終建議將被攝對象與背景保持一定距離。

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理想的距離取決於具體情況。當然,主體和背景之間的距離越遠,燈光和圖案就越小。如果你想要很大的光球,那麼我們必須讓被攝物體接近光源,或者,我們可以使用焦距較長(例如135mm)的鏡頭來拍攝出大光球。

7、運用顏色

除了奶油色的模糊,散景可以讓背景變得豐富多彩。尋找色彩豐富的光源,這樣做可以讓我們體驗不同色調的散景效果。

什麼是散景?不會拍的看這裡,7招搞定散景美照,這麼做超簡單!

不要尋找雜亂的光線,試著用與背景顏色不同的燈光來照亮被攝主體,例如,我們的背景是暖色調燈光,那麼前景主體可以用冷色調的燈光照亮主體,形成鮮明的對比。

總結一下,想拍好美麗的散景效果;在技術上,首先要選擇一個大光圈的鏡頭,而且要注意鏡頭光圈葉片的數量。其次主體與背景要有一定距離,最後建議使用光圈模式拍攝,要注意控制被攝主體的曝光準確,儘量不要讓被攝主體過暗(形成剪影效果),適當使用曝光補償來調整曝光量;在環境上,要注意背景或前景的光源和顏色,以路燈或者波光粼粼的湖面為背景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只要多加練習和注意觀察環境的光線,想拍美麗的散景作品其實很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