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佛石鼓文(後勁本)(北宋拓) 各縱23.0釐米橫14.3釐米,日本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藏。每頁三行,行四字,存四百九十一字。

石鼓文,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稱“石刻之祖”。石鼓文處於承前啟後的時期,承秦國書風,為小篆先聲。石鼓文刻於十座花崗岩石上,因石墩形似鼓,故稱為“石鼓文”。石鼓文與金文有較大差別,具有明顯的動感。

現存的石鼓文是宋朝收集的十石鼓,上面刻有文字,當時認為是描述周穆王出獵的場面,後來的考古考證認為是秦穆公時代的作品,有的字已經殘缺不全。當時由於尚沒有發現甲骨文,所以被認為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

石鼓文即刻有籀文的鼓形石,石鼓文為四言詩,為我國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因記述秦皇遊獵之事,也稱“獵碣”。

石鼓共十隻,高二尺,直徑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細下粗頂微圓(實為碣狀),因銘文中多言漁獵之事,故又稱它為《獵碣》。

以籀文分刻十首為一組的四言詩。目前其字已多有磨滅,其第九鼓已無一存字。其書傳為史籀手筆,體態堂皇大度、圓活奔放,氣質雄渾,剛柔相濟,古茂遒樸而有逸氣。橫平豎直,嚴謹而工整,善用中鋒,筆劃粗細基本一致,有的結體對稱平正,有的字則參差錯落,近於小篆而又沒有小篆的拘謹。

在章法佈局上,雖字字獨立,但又注意到了上下左右之間的偃仰向背關係、其筆力之強勁在石刻中極為突出,在古文字書法中,是堪稱別具奇彩和獨具風神的。康有為稱其“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我,自有奇採。”

其書體為大篆向小篆過渡時期的文字,學《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學小篆,百無一失。後世學篆者皆奉為正宗,無不臨習。楊沂孫、吳大澄、吳昌碩、王福庵等皆得力於此。

石鼓文的字體,上承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從書法上看,石鼓文上承《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銅器,銘文蓋十行,器五行,計121字。

其書為石鼓、秦篆的先聲,字行方正、大方。橫豎折筆 之處,圓中寓方,轉折處豎畫內收而下行時逐步向下舒展。其勢風骨嶙峋又楚楚風致,確有秦朝那股強悍的霸主氣勢。)法則,然而更趨於方正豐厚,用筆起止均為藏鋒,圓融渾勁,結體促長伸短,勻稱適中。

古茂雄秀,冠絕古今。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體。

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範本,故有“書家第一法則”之稱譽。石鼓文對書壇的影響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書家楊沂孫、吳昌碩就是主要得力於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風格的。流傳石鼓文最著名的拓本,有明代安國藏的《先鋒》、《中權》、《後勁》等北宋拓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解石鼓文(十篇)

“田車篇”:記述秦君主和公卿大夫在秋季的一次大規模圍獵。表現了秦國軍隊宏大的氣勢,優良的車驂,威武的士兵,強大的戰鬥力。讚頌秦國君主賢明,氣度寬宏。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吾車篇”:記述一場由秦國君主親自參加、組織的大規模圍獵活動。展現了圍獵的氣勢,陣列森嚴、士兵驍勇、團結一致、收穫頗豐的圍獵場面,頌揚了秦軍精良的武器和強大的戰鬥力。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汧殹篇”:記述秦國在君主及公卿大夫們帶領下的一次大規模捕魚活動。詩篇描述了秦國人民捕魚收穫、養魚加工的場景。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吾水篇”:記述一場軍事演練閱兵活動,歌頌秦國治理的地方,水清道平、法律嚴明,擁護天子,城鄉秩序良好,人民生活安定;軍隊兵多將廣、裝備精良;國家強大、安寧、信用。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靈雨篇”:記敘秦國軍隊遠征返回祖國,遇到汧河暴漲、大水氾濫,經歷千辛萬苦回到了祖國的情況。歌頌了秦人堅韌不拔的意志,忠於祖國的信念。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吳人篇”:記述交戰俘得吳人歸來後,讓他們為秦國耕作、養殖。使秦國的農業種植業、畜牧業得以發展。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鑾車篇”:記頌秦國君主率領軍民進行狩獵、軍事演習、祭祀活動的詩篇。這次祭祀活動顯示了秦軍車馬武器精良、士兵訓練有素、君民團結一致、圍獵獲物歸公、軍民誠信的情況,昭示秦國的團結和強大。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馬薦篇”:記述秦國牧馬業發展成就的篇章。描寫自然地理景觀美好,飛禽走獸豐富,馬群馴養先進的狀況。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乍原篇”:記述秦國在新的領地進行開發建設的事件。歌頌秦君主的精深謀略、遠見卓識和英明決策;頌揚了秦國在新領地上建設的成就,表達:秦人在新土地上勤奮勞動的愉悅心情。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歷代高清碑貼《石鼓文》後勁本

​“而師篇”:記述秦國以宏大威嚴的軍陣,隆重宴待天子和各國諸侯。顯示和頌揚了秦國在各國中地位和威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