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寫《石鼓文》更高古?

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

石鼓文,古老的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現於唐初,共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周宣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

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
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

姚元之(1773-1852) 臨石鼓文

石鼓文的字體,上承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從書法上看,石鼓文上承《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銅器,銘文蓋十行,器五行,計121字。其書為石鼓、秦篆的先聲,字行方正、大方。橫豎折筆之處,圓中寓方,轉折處豎畫內收而下行時逐步向下舒展。其勢風骨嶙峋又楚楚風致,確有秦朝那股強悍的霸主氣勢。然而更趨於方正豐厚,用筆起止均為藏鋒,圓融渾勁,結體促長伸短,勻稱適中。古茂雄秀,冠絕古今。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下面,給大家整理並講解《石鼓文》學習方法:

01

橫畫

轉,緩慢收鋒,使歸於畫中。要求端若引繩,起止無跡。畫有長橫、短先以五字執筆法執筆,藏鋒逆入,中鋒運筆,勻速行筆,走筆時有提有按,提按相間,在筆畫的中央從左向右均勻平穩地運行,至收筆處提筆圓橫,其法相當。

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

02

豎畫

先以五字執筆法執筆,藏鋒逆入,中鋒運筆,使筆由上而下垂直運行,走筆時有提有按,在筆畫的中央從上向下平穩運行,至收筆處提筆圓轉,從右向左緩慢收鋒使歸於畫中。要求振動下行,所謂鱗勒之筆,豎有長豎、短豎,其法相當。

03

橫彎畫

先以五字執筆法執筆,藏鋒逆入,中鋒運筆,從左向右均勻平穩地運行,至彎處筆管外揠,作轉後,中鋒下行,至收筆處提筆圓轉。相當於橫畫與豎畫以外拓法相交合。

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

04

豎彎畫

先以五字執筆法執筆,藏鋒逆入,中鋒下行,至轉筆處筆管外揠,提筆右行,至收筆處提筆圓轉,收鋒歸入畫中。相當於豎畫與橫畫以外拓法相交合。

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

05

左右弧畫

(1)相向式左右弧:用筆過程相當於豎畫,寫左弧時筆管微向右揠,寫右弧時筆管微向左揠。寫出後字形與括號相似。

(2)相背式左右弧:將上述的左右弧變成右左弧,即先寫右弧後寫左弧。注意運筆至彎曲處時,筆力隨腕使轉,平穩過度。

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

06

上下弧畫

(1)相向式上下弧:上下弧的運筆相當於基本相當於橫畫,所不同者,寫上弧時,藏鋒入筆後,筆管微向左揠,右肘向外撐開,筆隨腕外轉;寫下弧時筆管微向右揠,筆隨腕內轉。

(2)相背式上下弧:與相向時上下弧的寫法相同,只要將上下顛倒過來,使上弧在下、下弧在上即可。

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

07

圓弧畫

圓弧筆畫相當於左右弧畫對接在一起的樣子,先寫左弧,彎度較大,注意保持中鋒飽滿,再寫右弧,也是彎度較大。所需注意者,一是藏鋒起筆,二是彎轉圓和,三是接筆處需焊接到位,不留痕跡,四是保持點畫婉轉流暢。

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

08

S形弧畫

這種弧畫看起來有點繁難,實際並沒有那麼難,只要把它看作是左豎彎、右豎彎和左豎彎的結合就可以了。藏鋒入筆後,運用腕力左右使轉,中間不要間歇停頓,筆鋒始終在筆畫的中央運行,至彎曲處時,須將筆鋒輕提,旋轉的角度應當控制平穩,注意保持點畫的婉轉流暢。如果感到一次運筆有困難,可以分兩次運筆,但要特別注意兩次運筆之間的銜接,不能出現接口的痕跡,也就是說,要把下一次運筆的起筆起到上一畫的裡面去,如同焊接在一起的一樣。

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

09

寶蓋頭

篆書的寶蓋頭是自中央向左右兩邊分張擴展出來的,如同一個大屋頂。先以五字執筆法執筆,自中間逆鋒起筆,做圓勢,略下行。轉腕向左,至字之左半盡處外拓向下,略向內彎,至下向左圓收;再自上面中間逆鋒起筆,向右行至字之右半盡處,提筆外拓轉彎,略向內彎,至下向右圓收。所應注意者在於左右對襯,兩邊做彎,不宜用折。

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

10

弓字形

這是練習篆書轉彎的根本筆法,以五字執筆法執筆,藏鋒逆入,筆管左揠向右運筆,以逆勢至橫盡處右彎,快速提筆右揠左彎,行筆至橫盡處,外拓下彎,再快速提筆左揠右彎後行筆於畫半處右揠下彎,略向左提筆出鋒。所應注意者,畫不能粗,以細勁為上,手腕要活,左右運腕自然流轉,多用提筆,輕而有力,渾勁蒼茫。

責 編:陳 鑫 版 編:職 霆

審 核:梓 希 漢 興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朋友圈,

< End >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習近平: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西安,你缺一首市歌 !十大理由推薦《送你一個長安》

酣戰通脹四十年:中國人財富觀的變遷

高慶春:寫篆書不是複製古文字也不是畫字,而是賦予新生命

【週五讀報】‖ 把“終南山”還給終南山

文化藝術報副刊 | 歸巢

文化藝術報副刊 | 天地為廬室

怎么写《石鼓文》更高古?

文化藝術報社

——新媒體矩陣——

文化藝術網 數字報 微博 微信公眾號

今日頭條 一點資訊 搜狐號 企鵝號

網易號 大風號 趣頭條

刊號:CN61—32 郵發代號:51—20

微信:Christine121baby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89370002

專注|深度|權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