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與履帶——阿里巴巴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莊崇灃

前不久和幾個朋友在聊天,說到阿里巴巴的股票現在這麼高的價位是否值得買的話題,我給出了我的看法,短線風險較大,長線收益較大,但風險不一定大。說說我的看法,其實這些看法我在《新社群 新思維 新零售》這本書有詳細的描述,但是已經過了近半年,有些新的變化可以和大家在分享一下。

生態與履帶——阿里巴巴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拙作《新社群 新思維 新零售》

大家都知道,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就是公司未來的價值,如果這家公司未來沒有多大的增長空間,這支股票就不具備投資價值,也就是說,買股票就是買未來。有句話說得最好,孩子是你手中最好的股票。從呱呱落地到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直到他開始賺錢,父母的投入就是在投資未來。當然,結果有好有壞,如果對你的孩子投資得當,有時候回報率還是相當高的。

很顯然,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是這支股票是否值得長期持有,未來5年8年10年,甚至15年20年都繼續持有,也就是阿里巴巴是否值得長線投資的話題。作為大爺大媽那種漲3塊錢就趕緊脫手,賺個幾千塊幾萬塊也感覺不錯的操作就不在此討論之列。

先來看一個例子。1997年5月亞馬遜上市。當時它還只是一家網絡書店,但IPO價格為18美元,估值達到4.38億美元,那時堪稱天價。現在的股價是1024美元,市值5802億美元,20年漲了568倍。也就是說,你如果在1997年亞馬遜IPO的時候買了1萬美元的股票,今天就這些股票的價值就變成了568萬美元。

生態與履帶——阿里巴巴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亞馬遜股票行情(2018年1月3日)

回到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紐交所的IPO價格是68美元,今天是184美元,也就是說上漲了2.7倍,3年前你如果投入1萬美元,今天就是2.7萬美元。以下兩張圖上圖是2016年11月18日在寫作《三新》的截圖,下圖是一年後今天的截屏,阿里股價幾乎翻了一番,市值翻了一番多。

生態與履帶——阿里巴巴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阿里股票(2018年1月3日)

如果把時間拔到2034年,阿里巴巴的股價會不會上漲20倍,甚至50倍100倍呢?答案是完全有可能。

生態與履帶——阿里巴巴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阿里股票(2016年11月18日)

細心的朋友一定會從上圖看到,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市盈率差了近6倍(300.74:52.48),而兩者的市值只差1100億左右。市盈率大家都知道,最簡單的理解就是你買了這個股票,如果你不賣掉這個股票,靠股權收益的話,你要多少年才能收回投資。也就是說,從今天的數據看,亞馬遜的需要300年,阿里巴巴的需要52年。當然,市盈率只是衡量某股票價值和風險的重要指標並非唯一指標,其他因素也很多。

但是從目前情況看,特別是亞馬遜和阿里巴巴很多業務有高度的相似性,比如兩家公司未來都在雲計算和新零售發力。如2017年6月21日,亞馬遜以 137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其實就是佈局線下,和阿里巴巴在國內佈局的新零售沒有本質區別,從某種角度甚至可以說,是亞馬遜在學習阿里巴巴。

說重點,說重點。

阿里巴巴牛逼的股價其實就這四個字:生態和履帶。我們先來看生態。

一、生態佈局

很多人到現在都認為阿里巴巴是電子商務公司,事實上,阿里從2016年第四季度起再也不公佈GMV了。馬雲、張勇等高管在多次場合也公開表示,阿里已經不是電子商務公司了,馬雲甚至說,電子商務只是阿里的擺渡船,言外之意就是阿里已經成功到達對岸了,接下來需要登陸作戰的坦克、飛機和大炮,和電子商務關係不大了。阿里極力去電商化,屢屢聲稱自己已經是科技公司、是電商服務公司、是數據公司了。

馬雲過去多年一直在提一個概念:DT時代,即數據時代,其認為數據是新計算時代的石油,數據還曾與金融、平臺並列為阿里巴巴三大戰略之一。

當然,亞馬遜早就宣稱自己是數據公司,從全球市場來看,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GCE、IBM的Softlayer和阿里雲是主要的玩家,但亞馬遜AWS一家獨佔全球44%的市場份額,後面四家加起來都沒有它多。)據AWS CEO Andy Jassy發佈的消息,其營收在2017年前10個月就超過了150億美元,增長幅度同比超過40%,它提供的雲計算能力是緊隨其後的14家雲計算提供商總和的數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阿里雲整體營收增速遠超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已經連續8個季度同比增長超100%。

生態與履帶——阿里巴巴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Alicloud營收增長對比

繼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之後,阿里雲Alicloud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雲計算服務商。

2016年,阿里雲全年(指自然年)營收達55.66億元,增速超過137%。根據IDC、高盛等機構測算,2016年中國公有云市場份額為150億元左右,阿里雲佔據將近40%市場份額,一騎絕塵。雖然目前阿里尚未公佈2017年雲計算的整體營收,但是肯定還是處於前期投資虧損期,但有人大膽預測,它將於2018年開始進入盈利期,且淨利潤率將逐年提升,並在2020年做到100億淨利潤。

如果你只盯住阿里雲這幾個字以為就是阿里未來的全部,那你未免太小看馬雲這個超級團隊的智慧了。

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阿里早就是多元集團公司了,不管你怎麼折騰,除了社交(微信/QQ)之外,生活中衣食住行購等等總是離不開阿里了,阿里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離不開的公司”。

生態與履帶——阿里巴巴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阿里巴巴是個“離不開的公司”

準確地說,阿里是個生態系統型公司,不管是阿里巴巴、淘寶、1688、聚划算、支付寶,天貓、阿里媽媽、AliExpress等等,阿里生態都是圍繞淘寶這個產蛋的金雞母在轉,為這隻金雞母在保駕護航、提供支付工具或者引來流量。至於後面的菜鳥、阿里雲、阿里健康、阿里飛豬、閒魚、螞蟻金服、網商銀行,收購投資高德、UC、蝦米、滴滴、餓了麼、微博、優酷、盒馬、OFO共享單車等等,那是在累積了大量用戶數據和海量資本以後的昇華或者升級,但是始終沒有離開淘寶和支付寶這個核心平臺。通過技術(TECHNOLOGY)、數據(DATA)和協同(TEAM),始終圍繞著買家、賣家和支付這個閉環在構建生態系統。如下圖。

生態與履帶——阿里巴巴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阿里巴巴生態佈局

阿里憑藉10多年來在電商領累積的巨量商業資本,201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後,一路高歌猛進,大肆收購入股,瘋狂擴張邊界,近年來,更是開始國際化拓展、農村市場下沉,將觸角延伸至越來越多的產業。特別是最近兩年來,阿里國內消費者遭遇到天花板,阿里把目光投向海外,投資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LAZADA,大肆在國際場合推廣eWTP,其目的就是想在海外開拓另外一片天地。

二、履帶戰略

我們覆盤阿里戰略,其裝甲車履帶戰略熟為人知(即裝甲車履帶輪流工作原理)。

2015年10月31日,馬雲在“2015 年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頒獎典禮”上,做了一段講話:

“我們早些時候就認定一個理論,沒有一家互聯網公司能夠 3 年到 5 年都保持優勢的。所以我們形成梯隊發展、有機作戰,每一家公司,一個上,然後退下來,再另一個上,形成一個循環。這是我們七八年前定的戰略,履帶戰略。阿里巴巴 B2B 需要修復,淘寶就當第一陣營,然後是天貓,然後接下來支付寶起來了,過兩年再是雲計算,再是菜鳥,一輪一輪的上。”

也就是說,阿里業務矩陣輪流領跑,輪流扛鼎,過去是 B2B 三年,然後是淘寶三年,天貓三年,支付寶三年,阿里雲三年,菜鳥三年。很顯然,2017年至2019年是螞蟻金服領跑,2019 年至 2021 年阿里雲接棒,2021 年至 2024 年菜鳥即將成為新的引領者。馬雲就像一名資深教練,正在安排著麾下選手角逐每一場接力賽。

從下表的數據我們就可以很明顯看到,最近三年來,阿里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電商企業,雲計算業務和其它業務與核心電商業務正在進行接力。因螞蟻金服屬於非阿里集團上市公司部分,下表數據未計入螞蟻金服。單位(億元)

<table><tbody>

營收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中國電商業務

451.23

629.37

843.21

尚未公佈

國際電商業務

48.51

64.86

76.29

尚未公佈

雲計算業務

7.73

12.71

30.19

尚未公佈

其他業務

17.48

55.1

61.74

尚未公佈

總營收

525.04

762.04

1011.43

1582.73

/<tbody>/<table>

在《三新》這本書的第七章,我提到一個概念,阿里巴巴不僅僅是“雙S曲線增長邏輯”,而是實行“多S曲線增長邏輯”。2016年,馬雲正式對外提出的“五新戰略”,螞蟻金服也是重要參與者。除了其本身所引領的新金融變革,螞蟻旗下支付寶、口碑等業務也在阿里“新零售”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螞蟻金服於2017年開始領跑整個阿里系,這就是“五新”中的新金融。

當然,阿里雲就是“新能源”,之前阿里巴巴CEO張勇就把數據比喻成“新商業時代的原油”。2017年5月10日,張勇又表示,阿里巴巴正在蛻變為一家數據公司,他說,“阿里巴巴已經從最早的B2B平臺走向後來的淘寶、天貓,繼而又從一個大家所熟悉的電商公司,徹底蛻變為一個以大數據為驅動,以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文娛為場景,產生數據,並且用數據來反哺這些大的行業來發展的這麼樣一個數據公司。”

至於新零售,那已經人盡皆知,在此不再贅述。

也就是說,阿里巴巴全生態正在國內外兩個維度發力,特別是在國內,通過多元化矩陣的生態佈局的履帶前進策略。無論是電商(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大數據,即阿里雲),新技術(菜鳥等),還是佈局娛樂和社交,都說明阿里巴巴的生態系統遠比大家想象的要大得多、要深遠的多得多。

2017年4月份,美國商業期刊《福布斯》雜誌評選出2016年最有投資價值的10大公司,阿里巴巴位居排行榜榜首,超過了第二名Facebook和第三名Uber。《巴倫週刊》則將阿里巴巴置於“能讓全球投資者參與到中國消費升級浪潮中”的高度,認為“這家公司正在改變中國和全球的商業結構”。

基於上述分析,個人認為,阿里巴巴是一支值得長期持有的公司,我說的長期應該是8年,15年甚至20年。

無獨有偶,就在作者寫作本文的同時,2018年1月5日,經過六輪投票對決,華爾街的投資經理們從全球64家大企業中最終選出了“最值得投資的企業”:阿里巴巴。

美國投資界知名風險投資數據分析公司CBInsights組織了這次大賽。CBInsights在全球範圍內挑出了64家各個領域的最熱門公司,包括蘋果、谷歌、Facebook、特斯拉等互聯網新貴,德國大眾、高盛、IBM等傳統巨頭,以及阿里巴巴、騰訊等中國公司,以類似NBA季後賽對決的賽制對投資機構和基金經理們開放投票,最終選出最值得投資並長線持有十年的公司。

阿里巴巴一路淘汰諾華製藥、迪斯尼、特斯拉和蘋果,並在1月5日的最終投票輪中擊敗亞馬遜贏得總決賽。

跋:今天為什麼要寫這個文章,其實最近和很多很多中小企業主主做交流,發現90%的企業主根本沒有一個長遠的打算,不要說15年20年,5年8年的佈局都沒有做好,甚至連3年的規劃都沒有。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現在,還有就是10年前。馬雲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表示,今天阿里巴巴的成功,不是今天做的,是我們15年以前的想法。我們每個人,每個企業是不是也要想想10年15年,甚至20年後我們要什麼、要做什麼,其實10年折算成天也就3650天,如果把每天當做是一塊錢,也沒多少可以花,一下就沒了,不是嗎,還是想長遠一點好。

作者溫馨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勿據此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