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能實現財務自由嗎?這位三胎媽媽把賺錢經驗寫成書

歡迎你關注“真心書房”,真心真意、一起讀書、終身成長。

前段時間我辭職了,成為一名全職媽媽,雖然家裡有兩個不大的孩子,可還是想抽出時間做點能發揮價值、也有收入的事,做什麼好呢?先讀書吧,看看別人的經驗,於是,我找到這本《會賺錢的媽媽》。

全職媽媽能實現財務自由嗎?這位三胎媽媽把賺錢經驗寫成書

封面上寫著“《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傾力之作”,看起來很不錯的樣子,我想書裡應該有很多全職媽媽賺錢的故事吧。

作者克麗絲特爾·潘恩本身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她創立的MoneySavingMom.com博客月均讀者量達到200萬,她一直在鼓勵女性有目標、有夢想地生活。她靠寫書和寫博客實現財務自由之後,資助了數百位貧困地區的母親和孩子,這也實踐了書中所倡導的理念:當你實現了財務自由,就可以慷慨解囊,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看這本書,有太多的觸動,作者真正是一個知道生活不易的媽媽,完全在為媽媽們著想。

她並不主要告訴你做一份什麼樣的自由職業,當然書中也有很棒的工作建議、創業建議,她更像一個朋友和你談心,事無鉅細、言辭懇切地告訴你:真正的財務自由是什麼,如何發掘自己的天賦、用才能去賺錢,要為自己去工作,更要行動起來、讓事業成長,遇到創業中的障礙怎麼克服,最終實現財務自由之後如何慷慨生活。

這也是整本書的主要內容。

這本書給了我三個很大的啟發:財務自由的過程,就是發掘天賦的過程;不用怕,恐懼僅僅是恐懼;腳踏實地去做,才最關鍵。


1.財務自由的過程,就是發掘天賦的過程

全職媽媽能實現財務自由嗎?這位三胎媽媽把賺錢經驗寫成書

“財務自由對你意味著什麼?”書的開頭,就提了這樣一個問題。難道財務自由不是花時間和精力去賺更多的錢?想買什麼買什麼,不用看標籤,不用看臉色,錢隨便花?

在書中,克麗絲特爾給出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財務自由不是去犧牲你和愛人、孩子相處的時間;不是每天超時工作、透支生命;不是快速致富、只為了更有錢。因為金錢買不來幸福、買不來感情,也給不了你目標。

真正的財務自由是發掘你的潛力和天賦,把你的才能和知識變成創收的點子,並能為他人帶去幫助和祝福。

可是怎麼發掘天賦,用天賦賺錢呢?

克麗絲特爾舉了她自己的例子。當她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由於孕期反應強烈不得不辭職回家,但她仍想賺錢貼補家用。

她想出了一個點子,做婚禮定製,也就是為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新娘定製禮服。但是,做的過程她發現太難了——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很難得到顧客的認可。後來,她開了一個“創意寫作班”,想教當地的孩子們創意寫作。她興奮地制定戰略、寫廣告,結果只招到4個人。

她喜歡的點子屢屢失敗,她很氣餒,但她也意識到,要做適合自己的事,從自己的技能和天賦入手。

“技能是隻要下功夫學習、努力練習就能學會的東西。天賦是指天生就擅長的東西,如果你在這方面投入時間和精力,很可能會取得驚人的成就。技能和天賦都是可以培養和改進的,並且兩者常常有交叉和關聯。”

她在網上看到許多媽媽非常希望降低家庭開銷,而她自己非常節儉,於是她就寫博客分享經驗。當然,她的博客給她帶來了很大的收益,這是後話了。

總之,她也是跌跌撞撞經歷了很多,做錯了很多才發現了自己的寫作天賦,並賺到錢。

她說,其實小時候,她就喜歡閱讀和寫故事,寫了數十本日記,並且和全國各地60多個筆友通信。如今讓她實現財務自由的事業,正是少年時的興趣所在。

從她的故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從小也是熱愛閱讀和寫東西的孩子。我小時候,舅舅在印刷廠工作,他給了我很多成語故事書,每一本我都百看不厭。中學的時候,老師經常拿著我的作文在全班同學面前念,那個時候自己既暗自高興又不好意思。畢業後在企業8年也一直從事文字工作,那我是不是可以拿起手中的筆,為自己創造一份與書寫有關的事業呢?我覺得有主意了。

你也可以跟隨書中的思路想一想:

你從小就擅長的事情是什麼?

什麼東西能讓你感到興奮和精力充沛?

在哪些事情上,你的朋友和家人把你看作專家?

充分調動你的思維,發掘天賦不是多麼遙不可及的事。

假如能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用天賦賺錢,實現自己的價值,恐怕是最幸福的事了。


2.不用怕,恐懼僅僅是恐懼

全職媽媽能實現財務自由嗎?這位三胎媽媽把賺錢經驗寫成書

書中克麗絲特爾坦誠地說“我的一生都在抵抗恐懼”,不止創業初期,即使現在她也經常想要退出,可能是努力了卻沒有回報,也可能是失敗的恐懼籠罩了她。

想想自己,又何嘗不是?在辭職前後,我也面對了很多的恐懼:家人暫時的不理解、踏出舒適區的未知、沒有穩定收入帶來的內心動盪。所以說,如果沒有清晰的目標,沒有做好足夠的心理建設,不要輕易辭職。可能打垮你的不是別人,而是你內心的恐懼。

她說:“恐懼麻痺的,信念使其解脫。”

是什麼信念呢?

“如果我只待在自己的安全區域中,將會錯過許多令人驚歎的歷程、關係和機會……當你開始推動自己跨出舒適區,舒適區也會移動。以前令你生畏的事情現在則給你帶來興奮和鼓舞。並且,當你跨出舒適區,不管發生什麼,都肯定比你一成不變要更鼓舞人心。”

她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安慰。

另外,我還有一個面對恐懼的方法,是學習“靜心啟慧”課程得來的,就是接納恐懼,感受它,情緒來了就會走,恐懼也一樣。很多時候,恐懼來自我們的幻想,是大腦編造的、虛幻的。

而且所有的情緒背後,都是“愛”,恐懼也不例外。

就像我媽媽因為我辭職而焦慮不安的情緒背後,源自對我深深的愛。而我自身的恐懼背後,是由於害怕自己沒有價值而不被愛。其實愛是需要自己給自己的。當你真正開始愛自己,那些恐懼就傷害不到你了。

當然,那些經常造訪的情緒,有可能來自我們的童年,也許是多年以前被卡住的情結,做個案就可以解決,所以,不需要焦慮。

別人如何評價那是別人的事,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也無需改變別人,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當我們面對他人的評價和質疑、面對可能失敗的恐懼,能夠安心做自己的事的時候,就已經成功了。

3.腳踏實地去做,才最關鍵

全職媽媽能實現財務自由嗎?這位三胎媽媽把賺錢經驗寫成書

作者特別強調了行動的重要性。去羅馬的路有千千萬萬條,不論哪一條都需要你踏出步子。有多少人天天想著夢想的生活,卻在日日蹉跎中過著原有的日子。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真正去走,才是王道。

書中有很多嘗試去做的故事。

蓋爾在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全職工作之外都有一份兼職,她樂於嘗試不同的可能性。她每個月幫助當地的小企業主平賬,給一家調研公司做過電話調查,還在週六幫做婚慶的朋友拉鮮花和裝飾等等。

米卡是四個孩子的媽媽,她辭職在家。米卡很喜歡縫紉,在免費回收網站淘到了一臺縫紉機,買了1美元1碼(約0.9144米)的布,然後買最便宜的線。剛開始是憑興趣愛好去做,後來在幫朋友做米袋的時候想到了青蛙女孩的設計,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成就了自己的縫紉事業,幫家庭渡過了很多難關。

利贊妮來自一個傳統意大利家庭,對廚藝有強烈的熱愛,喜歡健康又營養的小食品,做模特的時候她就自己研究製作了蛋白質零食。模特生涯結束後,成立了專注於蛋白質零食的企業,經過不斷髮展,銷售額已超過7000萬美元。

如果你想開展一份可以賺錢的副業,想創造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那就步履堅定地往前走吧。行動沒有想象的那麼難。按照克麗絲特爾的提議,把大目標分解成可執行的小目標,明確行動步驟,一步一步去實現它,並常問問自己:“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相信你的心中自有答案。

全職媽媽能實現財務自由嗎?這位三胎媽媽把賺錢經驗寫成書

每一個媽媽都是家庭的靈魂,是孩子最自豪的榜樣,也是孩子最堅實的土地。祝福你,做夢想的實踐者,成為“會賺錢的媽媽”。

最後,想把書中這段我很受鼓勵的話送給你:

“保持夢想……不斷前進,即使你覺得自己是以蝸牛的速度前進。不要放棄!不要相信那些說你一無是處的話。你就是自己唯一的存在……願你的人生成為改變世界的一股力量。”

歡迎你關注“真心書房”,真心真意、一起讀書、終身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