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生活那么苦,可为什么一提提高农民待遇会有很多人反对

农民,我国的农民真正是一个悲催的阶级,这个阶层的作用和贡献有目共睹,可是一提到提高这个阶层的待遇,却是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农民生活那么苦,可为什么一提提高农民待遇会有很多人反对

从贡献看,首先这个国家的建立是绝对农民的主力军,虽然是无产阶级政权,但当时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无产者寥寥无几,根本形不成阶级,更谈不上战斗力,所以很快提出来工农联盟形成这场战争胜利的有力保障。

农民生活那么苦,可为什么一提提高农民待遇会有很多人反对

其次国家建立以后,本来封建社会就是务农,回家种地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但是新中国不能延续封建体制,需要建立工业化的大产业,就需要抽调大批青壮(自然也是农民的主力)搞工业,在全民饿肚子的当时,国家是靠白条工分和对建设新中国的一腔热情从农民嘴里掏出的粮食搞得工业生产,甚至出现亦农亦工各身份阶层都以最大热情支援工业生产。正是因为产业薄弱和经常吃不饱,工人阶级面临维系困难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国家对工人干部推出了养老和医疗的诱惑制度(配套户籍制度),以解决这部分人对丧失劳动力的温饱顾虑,这是明显的政策倾斜。

第三阶段的大贡献是国家推行房改和市场经济,原来分配的工房折抵工龄折现私人购买,由于户口限制房产福利农民是没有份儿的,某些公有领域放开逐渐私化农民也没有机会入局。有人会说当时也要花钱买的,是这样,农民的房子也是自己盖的,土地也不是个人的呀。再往后城乡大变革,各种资源优势也少有机会能被农民兄弟把握,一直到现在农村依然是比较困难的。

现在回想起来,从革命到现在,相对于工人农民一直处于被支配和隔离的位置,几乎完全处在各项优惠政策之外或者边缘,当然形成这种原因有时代背景和现实困难,但是现在我们国家发展已经不错了,除了农民各个人群活的都还不错的,为什么农民要点福利会有人反对呢。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兄弟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也都积极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个过程的确冲击到了一部分工人阶级利益,尤其普工和体力类的工人冲击最大,随着越来越多农民进城,同样没有技术和知识优势的那部分工人面临着下岗降薪的尴尬,所以原本最苦难的两拨人站到了对立面上,为了争夺少的可怜的面包互相剑拔弩张。同时某些投机者正在利用农民工的涌入享受着所谓人口红利,这部分人也不会同意提高廉价劳力的待遇,这些人就纯粹的无良无德的资本家作风了。

从矛盾上分析,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入城农民和小部分工人的矛盾会愈来愈普遍,因为工业化的道路本身就是农民转化成工人的过程,大趋势是改变不了的,以后只会有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你们的矛盾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你死我活的矛盾,只能算是人民内部矛盾,一时的利益冲突而已,你们把矛头对准农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与其为蝇头小利你争我抢,不如多争取一些利益,别忘了,你们都是活的最狼狈的那群人,国家有义务和责任改善你们的生活,国家建设缺席不行。

农民生活那么苦,可为什么一提提高农民待遇会有很多人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