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时代真的变了——

“凌晨四点的哈佛图书馆”曾红极一时,

现在,这碗鸡汤人们喝不下了。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来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这几天,网络上一则名为“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的视频被广泛转载和讨论,乍一看是致敬中国人的勤奋与拼搏精神,没毛病。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可是,视频下被顶在最前面的热评,却全是翻车现场:

“这么拼命不怕猝死吗?我还想多活两年呢。”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如果可以,中国人其实并不想这么拼。”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勤劳奋斗明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届网友怎么回事?

但看了视频就会明白网友究竟在抵触什么了——

这则视频里的众生相,简直戳中了每个用劳动养活自己的人最恨的事。

片中的程序员,凌晨四点才离开公司,走在清晨的城市里不知道这是下班还是起得早;

年轻白领习惯了为工作24小时待机,连一个安稳觉都睡不了;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医务工作者一整天忙得四脚朝天没时间接电话,累得直接在地上睡着;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在工厂里工作的大姐都舍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只想多做活、多赚钱;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年轻人在应酬的场合表情痛苦地大口喝酒,换来身边老总的笑脸。画外音充满赞许地说:这么拼的你,只因为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这些“很拼”的生活方式充满了谋生的疲劳与无奈,却以一种被歌颂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宏大的视角下得到了礼赞:

中国人的“拼”,是因为相信这种拼搏能改变不理想的一切;中国人的“拼”,是因为这是一个奖励拼搏的时代,这种拼搏曾在过去40年间创造奇迹、改变世界……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这些场景在网友眼中,却只是八个字:过于真实,引起不适。

身为职员就要没日没夜地加班,体力劳动者恨不得拿命换钱,人们为了生计强迫自己做很多不合理的事……凭啥?

在越来越多的人眼里,“凌晨四点”的鸡汤现在似乎不管用了。

当我们说一个人“很拼”,究竟是在说什么?

这可是比一般意义上的努力和勤奋更狠的字眼。它意味着你要比一般的标准付出更多的精力,更严格地“压榨”自己。

曾经社会上非常认可这样的价值观,相信这样的“狠人”最接近成功。所以成功学书籍推崇凌晨四点的哈佛图书馆,崇拜天天看到凌晨四点洛杉矶的科比,都是一个道理。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其实正常人也知道,要成事,离不开努力。

尤其是没家底儿也没靠山的年轻人,想要混出点样子,虽然努力不见得一定有用,但不努力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一直以来,论谋生赚钱这件事,中国人绝对够努力了。

2015年英国《卫报》曾报道,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显示中国人每年人均工作时间在2000-2200小时之间。这个数字在英国,是1677小时。

今年的《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为2.27小时,比三年前的2.55小时有所减少。

北上广深居民的休闲时间更惨,最低的深圳,每天只有1.94小时属于自己。

那些不坐格子间的个体劳动者们,同样有不为人知的辛劳。比如美食纪录片都拍过的小饭店老板们,经常忙到深夜才关店,凌晨四五点又要起床为第二天做准备。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除了永无止境的加班,大城市的上班族还每天要在令人窒息的地铁求生。

通勤正在“杀死”北上广的年轻人已经被说滥了,全国最惨的北京居民,平均每天要花97分钟在通勤工具上生无可恋。

苦逼小白领与工作难舍难分的生活就是这么来的:想正点下班,你就得在地铁上挤到昏厥;想不挤地铁,你就得加班到10点后。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图源:微博@十万伏特皮卡炎_专心拍片画画_


在全民加班加点的基础上,过劳死的问题不再只是邻居日本的猎奇新闻,也开始成了我们社会的痛点。

央视新闻曾报道,一份覆盖1500名北上广加班族的调查报告显示,70%的加班者都有各种不适症状,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是常事。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IT、公安、新闻、科教是过劳死的高发领域,平均年龄44岁。IT行业的过劳死平均年龄还不到40岁,真正的英年早逝。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图源:央视新闻


那么问题来了: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的确很拼,可是当我们看到关于不健康工作方式带来的后果,难道会敬佩当事人怎么那么“拼”吗?当然只会唏嘘和心痛罢了。

设身处地地想想,没人愿意看到他人为了生计活活把自己累死,更不会希望自己惨遭厄运。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所以在如今,一味崇尚“拼”而忽视健康的价值观过时了。

不可否认,忘我的奋斗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卓越的成就。但是在今天,它却不再被认为是人人都要达到的道德标准。

程序员加班到凌晨,医生累到在地上睡着,工人为了赚钱舍不得休息,做下属的即便下班了也要精神紧绷应对老板……这样的生活方式被大肆表彰时,真的尊重了每个已经为生活精疲力尽的人吗?

更何况,长久以来社会观念在一些职业上安上了重重的道德枷锁:我们在新闻中看到,医生在手术室累到晕倒,老师24小时对家长待命,清洁工人又脏又累还赚的少、社会地位低……

然后我们歌颂他们超人一般的敬业,歌颂完全没有自我的奉献,好像他们天生就该这么“拼”。

实际上,这只是舆论对职业的道德绑架,偏离了正常的社会分工对职业的要求。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类似的问题其实已经被讨论过不少。在一次次因为过劳引发的悲剧后,人们本以为我们社会的共识已经进步了,我们开始警惕对劳动力的过分压榨,警惕不健康的工作方式对人身心的损害。

结果,又有人用十分骄傲的语气告诉你:不拼不是中国人!

自然很多人心态会崩。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这种宣传与现实舆论中间的撕裂,还反映出另外一种心态:

网友心里抵触“你要很拼”的论调,除了因为危害健康,还因为一种无力感。

对于有些年轻人来说,不想那么压榨自己的极限,可能是因为新兴的生活方式:

钱这东西,凑合够花就行了,别那么委屈自己。

但更可怕的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钱真的不够花,所以为了挣钱,有时必须勉强自己的身体和生活,不得不“拼”。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现实的确如此:如果环境认可的是这样的价值观,那一个人只能被迫拿出200%的精力工作,否则就可能就会被落下,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

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人们深知光躺在床上舒服是换不来的。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但也正是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那些高昂生活成本和实际到手工资之间的鸿沟,让人在这种已经精疲力尽的勉强中,愈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拼”来想要的生活。

文章开头那则宣传片饱含深情地对观众说:“你相信,再拼一点,就能被人看得起,就能把爸妈接出大山,就能让孩子的未来更轻松……”

问题的关键就是,如果人们不那么相信了呢?

那些拼命压榨了自己的人,却只换来残缺的生活、亚健康的身体,然后意识到自己可能无论再怎么拼也没法成功。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所以当视频发问“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拼”的时候,网友建议换个问法:中国人为什么必须要累到失去生活,才有机会追求到理想的生活?

他们怀疑的是,普通人总是被鼓励再多一点拼搏精神,但我们的社会环境真的还拥有那么多“爱拼就会赢”的机会吗?

当然,这种价值观并没有那么快失落它的土壤。

如果年轻人去问一问父辈怎么看,他们中有人可能会心疼子女在大城市没日没夜地加班,有的临近退休的中年人可能巴不得自己赶紧退二线……

但也会有不少长辈还是认同“人还是要趁年轻拼一点儿”,信奉“拼搏多少,就有多少回报”。

这并不难理解:他们经历过一个谁干得多谁就赚的多、谁不干活就没饭吃的年代。就像《大江大河》里的小雷家,从不干活的懒汉到拼命干活的劳模,那一代人真正体会到了,“搏命换发展”的时代里一个个体能落到的好处。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现在其实也一样——谁越能把拼搏得来的实绩(无论是物质成果还是精神满足感)牢牢握在手里,能从它看到继续努力下去的希望,谁就越相信多拼一点还是有价值的。

相反,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对的,是感觉到自己被“背叛”的状况:

只有个体单方面地退让底线、压榨自我,换来与之相符的收获的几率十分渺茫。这中间的阻碍有劳动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追不上的生活成本,还有许多普通人根本无法掌控的情况。

当年轻人的处境就像站在珠穆朗玛峰下的蚂蚁,又如何责怪他们对一味鼓吹个人拼搏的质疑和不满?

在那则宣传片的评论区里,网友的愿景看起来简单美好又天真:做人嘛,只是想要健康平安,幸福快乐。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很朴素:每个人都应当努力生活,但过上还过得去的日子,不该建立在大家拼到昏天黑地、伤害身体的地步。

再进一步说,如果一个社会中人人都拼得头晕眼花,却还是无法满意自己的生活状况,永远觉得自己被时代落下,这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健康快乐的生活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做到。在离不开每个人努力的同时,或许社会需要比个人多努力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