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立戰功,開闢從南雄到蘇區的食鹽運輸線,他犧牲時,年僅29歲……

屢立戰功,開闢從南雄到蘇區的食鹽運輸線,他犧牲時,年僅29歲……

大型特別策劃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

“愛國情 奮鬥者”系列報道

今天的“愛國情 奮鬥者”系列報道,我們來了解南雄最早農民協會——朔溪農會的創始人彭顯模。他開闢了從南雄到蘇區的食鹽運輸線,配合中央紅軍反“圍剿”鬥爭,在南雄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屢立戰功,開闢從南雄到蘇區的食鹽運輸線,他犧牲時,年僅29歲……

這天,彭顯模的孫子劉經海,從江西大餘驅車回到位於油山鎮上朔村的故居,與油山鎮黨委政府有關負責人一起探討修繕彭顯模故居的有關事宜。

屢立戰功,開闢從南雄到蘇區的食鹽運輸線,他犧牲時,年僅29歲……

彭顯模孫子 劉經海:我爺爺從小就生活在上朔村,當時我奶奶跟著我爺爺在油山這邊打游擊。

屢立戰功,開闢從南雄到蘇區的食鹽運輸線,他犧牲時,年僅29歲……

1925年8月,彭顯模與同學彭顯善籌建了南雄最早的農會——朔溪農民協會。1927年,彭顯模到海陸豐(今汕尾市)學習澎湃開展農民運動的經驗,為南雄農民革命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1928年,他率領的赤衛隊在油山開展武裝鬥爭,屢立戰功。

屢立戰功,開闢從南雄到蘇區的食鹽運輸線,他犧牲時,年僅29歲……

南雄市老促會辦公室副主任 陳水勤:在南雄的革命鬥爭歷史上,彭顯模的貢獻有三大作用,他帶領南雄游擊隊鞏固和發展了油山根據地,並與中央蘇區取得了聯繫,後來使我們南雄成為中央蘇區縣的一個部分。

屢立戰功,開闢從南雄到蘇區的食鹽運輸線,他犧牲時,年僅29歲……

彭顯模的第三個貢獻就是開闢了從南雄到蘇區的食鹽運輸線,為中央紅軍反“圍剿”鬥爭作出了突出貢獻。

南雄市老促會辦公室副主任 陳水勤:這個交通線分兩部分, 一條是輸送物資,另一條是輸送人。

從1925年加入革命開始,彭顯模為南雄革命鬥爭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一直到1932年,他被無辜殺害於營前圩,年僅29歲。

屢立戰功,開闢從南雄到蘇區的食鹽運輸線,他犧牲時,年僅29歲……

當前,油山鎮黨委政府依託村內深厚的紅色革命文化和悠久的古村落文化,積極打造紅色旅遊村,並通過舉行重走長征路等活動,在上朔的土地上將紅色精神以現代形式代代傳承。

屢立戰功,開闢從南雄到蘇區的食鹽運輸線,他犧牲時,年僅29歲……

油山鎮黨委副書記 黃樹材:

上朔村的一些基礎設施,特別是紅色景點的打造和修復這塊做好。

南雄臺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