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的公主府你知道嗎

01

公主府位於呼和浩特火車站西北約 1.5 公里處公主府街 1號(現,滿族風情園)。居住在呼和浩特市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曾經在這裡居住過的恪(kè)靖公主(海蚌公主)的故事。她是康熙皇帝的六女兒,因上邊有兩個姐姐先逝,實際上她就成了"四公主",13 歲時冊封為和碩公主,19 歲時又被加封為和碩恪靖公主。清朝封制規定,皇后親生女封為固倫公主,嬪妃庶出女封為和碩公主。恪靖公主系貴人郭絡羅氏所生,所以開始只能封為和碩公主。和碩,滿語為"一方"之意。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恪靖公主 19 歲,康熙為其指婚,選漠北喀爾喀土謝圖汗察渾多爾濟的世子敦多布多爾濟為額附(駙馬)。由於恪靖公主下嫁意義重大,因而雍正元年被破例晉封為固倫公主。固倫,滿語為"天下"、"國家"之意,自然比"一方"的和碩要大得多、高貴得多了。

神秘的公主府你知道嗎

02

恪靖公主的下嫁,引出一個重大的歷史話題――滿清要想打敗明朝,必須聯合漠南、漠北蒙古各部;誰失去蒙古,實力將大打折扣;誰爭取到蒙古,誰就有能力稱雄華夏。靠什麼爭取蒙古呢?通過下嫁公主(格格),用婚姻紐帶結成兒女親家,誰奈我何!滿清入關並平定"三藩之亂"後,繼續推行"南不封王,北不斷親"的政策。恪靖公主下嫁後,喀爾喀的扎薩克圖親王、賽音諾顏部首領先後都迎娶了像恪靖公主一樣的海蚌公主成為額駙。之後,漠西蒙古和羅理部因不堪噶爾丹的欺辱投奔大清,康熙遂置阿拉善旗,並以郡主(親王之女)下嫁和羅理之子阿寶。這樣,清朝就與漠南、漠北、漠西蒙古三大部都結成了兒女親家。

03

當年,恪靖公主理應跟隨敦多布多爾濟返回漠北喀爾喀蒙古王府,但是,她卻留在了漠南,並且三遷住址。最初居住於清水河縣,恪靖公主的府邸就在縣城裡的花園巷。

公元 1697 年,康熙皇帝三次親征漠西蒙古首領噶爾丹後,漠北的硝煙尚未散盡,康熙皇帝就曾決定讓恪靖公主居住歸化城即今天的呼和浩特舊城。但是歸化城同樣處於戰爭的前沿,也難以保障公主的絕對安全,所以康熙皇帝就讓她暫時居住在清水河,因為這裡距離山西的屯兵之所右衛八旗駐防城很近。 隨著戰火的遠去,恪靖公主遷居到歸化城西的扎達蓋河畔。

經康熙欽定,恪靖公主的府第就蓋在離歸化城北門2.5 公里的扎達蓋河東岸。據說,恪靖公主對老百姓相當體恤。《公主府志》說她:"恭儉柔順,不恃皇家之驕,嫻於禮教。"在她暫住過的清水河曾有一塊功德碑,上邊歌頌她"自開墾以來,凡我農人踴躍爭趨者,紛紛然不可勝數","實公主之盛德所感也"。這裡指公主暫住清水河期間,曾圈地 4 萬餘畝開墾種地,吸引了殺虎口內大批漢民"走西口"前來墾植,連年豐收之事。為此,康熙曾親筆御書兩匾訓示警戒自己的女兒。一匾曰"肅嫻禮範",一匾曰"靜宜堂",掛在公主府的過殿和寢堂。

神秘的公主府你知道嗎

04

呼市的公主府,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精美的一座清代公主府第。其建築格局和主要建築物基本保持完整,建築裝修的鮮豔和精湛程度也屬上乘。府內文化歷史陳列,無論文字史料或文物,更是豐富翔實,它是一座滿蒙歷史文化和清代宮殿建築藝術的寶庫。滿蒙聯姻是清朝重要的邊疆政策,貫穿於清王朝的發展始終,清入關前就形成定製。自努爾哈赤時代至清末,滿蒙通婚達 595 次,其中以指婚形式將皇帝女兒(公主)遣嫁蒙古達 432 人,這種中國歷史上的兩族聯姻通婚制度,形成了一箇中國曆史的奇特現象,它有力地維繫了滿蒙兩族的親誼關係。

神秘的公主府你知道嗎

05

如果你問我公主府公園何時最美,那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在桃花盛開的時節。那時候,整個公主府公園都是桃花的芬芳,可謂沁人心脾!

神秘的公主府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