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减产托底,美国页岩油躺赢

“沙俄”减产托底,美国页岩油躺赢

在阿根廷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G20峰会上,中美双方互相确认,自2019年1月1日起,美国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维持在10%而不增加到25%,同时针对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信息泄密、服务、农业等领域开始为期90天的谈判。贸易战缓解的重大利好消息无疑给10月、11月遭到连番血洗的原油市场和从年初即开始深度调整的A股暂时打下一针镇定剂。

另一方面,会议上,沙特王储萨勒曼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友好会面后对外宣布,同意将OPEC+的减产协议延长至2019年,但目前尚无减产的明确数字,这一消息随后得到了沙特官方通讯社的确认。普京可谓是一改此前对减产事宜的暧昧态度,两大石油巨头的提前放风将使得市场对12月6日的OPEC+大会抱有乐观预期。

“沙俄”减产托底,美国页岩油躺赢

G20峰会上普京和萨勒曼击掌握手,颇显亲密

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原油价格在10初见顶回落,经历回调、多头踩踏,11月技术性杀跌、恐慌抛售,两月间三大原油最大跌幅分别高达35.7%(WTI原油)、33.4%(BRT原油)、32.3%(SC原油),已经跌回去年10月的价格水平,WTI原油一度跌破50美元,终于迎来了一线曙光,产油国的实质性增产和减产预期将在盘中交织,震荡筑底。

沙、俄两国的此番表态,实乃不得已而为之。油价早已跌出了沙特此前所称的80美元“舒适区间”,更是已经跌破了俄罗斯石油的盈亏平衡价格53美元(据 Renaissance Capital 测算),而石油生产及出口在两国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沙特2017年原油出口金额高达1336亿美元,占到出口额的53%,GDP的20%,俄罗斯2017年原油出口金额达到933亿美元,占到出口金额的26%,GDP的7%,根据某些机构的不保守估计,石油及其相关行业作为两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占到沙特政府收入的四分之三和俄罗斯政府收入的二分之一。石油是世界工业的血液,更是两国经济的命脉,不由得两位领导人不上心。

然而,OPEC+达成减产协议,最大的受益者却另有其人,也就是美国的页岩油企业。自美国页岩油革命以来,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贡献了原油产量的最主要增量,2007-2017年间,美国原油总产量增加了429万桶/日,其中,页岩油产量就增加了427万桶/日。而自2014年以后,页岩油开采技术不断升级迭代,愈发成熟。在钻井周期不断缩短的同时,美国主要盆地的页岩油开采成本已降至35美元以下。根据海通石化对美国大型页岩油企业财务报表的研究,这些企业2017年的油价盈亏平衡点约在52美元左右,且还在随着减税政策和技术进步而进一步降低。

“沙俄”减产托底,美国页岩油躺赢

更何况,页岩油企业对于油价的敏感程度完全不如沙、俄两国,因其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和对利润的追求,也并不承担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责任,在其盈亏平衡点之上,油价高企时,可以使用原油期货提前卖出未来的产量,从而制定长期的生产计划,这使得页岩油企业在油价大跌时,仍能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卖出,油价大跌对其产量的影响有限。根据EIA的统计,在2014-2016年国际原油大跌期间,美国7大油气区的钻井数量和完井数量最多下降约70%,而已钻未完井(DUC,又称库存井)增加了超30%,7大油气区的产量最多下降约14%,Permian盆地的产量甚至一直在增长。在16-17年油价回暖后,库存井被迅速唤醒,美国页岩油企业在过去的这一波原油景气周期卯足马力生产,甚至于触及管输瓶颈。在今年11月Sunrise管道提前运行,50万桶/日的运力缓解了产油盆地的燃眉之急,也使得美国原油库存的累库速度达到五年最高,为油价跌势推波助澜。

因此这次两国选择联手托底,却是无奈地给他人做了嫁衣。根据目前的管道计划,IEA预测到2019年和2020年,Permian和Eagle Ford盆地向外输送原油的能力将逐年增加100万桶/日,届时,美国页岩油产能将被大大解放,如同历史重演一般,沙、俄两国将再一次面临2014年的囚徒困境,而到了那时,产油国的格局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后发制人的搅局者大大削弱了传统石油大国的话语权,OPEC+想要再玩一次供给侧改革,恐怕会见效甚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