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网龄送流量”没限制,运营商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查网龄送流量”没限制,运营商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查网龄送流量”没限制,运营商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最近您可能注意到了,朋友圈里开始不断有人晒出中国移动送的流量,从几个G到几十个G不等,网友欣然收下这免费流量之余,不禁感慨:一向只重视拉新人的运营商,怎么开始重视老用户了呢?不会有什么套路吧?

“查网龄送流量”没限制,运营商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记者了解到,前段时间,中国移动宣布,从5月1号开始,正式推出“查网龄送流量”活动:只要在2018年12月31号之前入网的手机客户都可以参加,

编辑短信2019发送到10086,就能根据在网年龄不同,获赠免费流量,最高30GB。活动会一直持续到今年12月31号

记者还联系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询问是否会推出类似活动。中国联通方面表示,将适时推出相应措施。中国电信暂时没有回复。不过记者注意到,中国电信已经试水“查网龄送好礼”活动,但只限指定的互联网套餐号码参与,所赠礼物为视频网站VIP会员,购物网站优惠券等。

“查网龄送流量”没限制,运营商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该怎么解读中国移动给老用户送流量的举动?有没有套路?

电信业分析师 付亮:

实际上,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移动对老用户的促销政策一直存在。送流量是逐渐送,越送越多。这次送流量跟以往送流量有很大的区别:往年送流量的时候,一般是和用户选择的套餐,或者根据一些其他的限制条件,选择一小部分用户送。这次是针对全网用户,中国移动全国的用户都可以享受这个活动。它以网龄为标准,就在你在中国移动网内待多长时间,待的时间越长,送流量越多。越老的用户说明忠诚度越高,中国移动也认识到这个。未来,一定是要让老用户享受更多的实惠。

所以,中国移动是把这种送流量活动当做了一个维系用户、提升老用户感知的手段。当然,他们也希望通过送流量让用户敢用流量。用户养成了多用流量的习惯,用的量就会越来越多,这对运营商有好处,对用户也有好处。

“查网龄送流量”没限制,运营商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这么慷慨的举动,让部分网友产生质疑:参加活动会不会影响“携号转网”?赠送流量不会都是限速的吧?活动到期后不会自动续费吧?

携号转网

也称作号码可携带、移机不改号。比如持有一家运营商号码的手机用户,转入另外一家运营商网络,号码不改变。

2018年12月1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号码携带工作的整体部署,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市)各运营企业推出新业务受理流程。

2019年3月5日,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

2019年03月,工信部发布文件,强调要深化“携号转网”业务规范办理,不得擅自增设办理条件、人为设置障碍,不得利用“携号转网”实施恶性竞争行为。

2019年4月4日,有媒体报道称工信部已经向三大运营商下发文件,要求三大运营商分阶段完成携号转网工作部署,确保在2019年11月30日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


对于“送流量有限制条件”的质疑,中国移动5号发公告表示,参加活动完全免费,而且不会影响“携号转网”等任何业务办理,所赠流量也全国不限速,到期后自动取消

即便中国移动声明不会影响“携号转网”,但还是有观点认为,这是在即将实行“携号转网”的大背景下,运营商出于危机感采取的让利举动。

送流量和“携号转网”到底有没有关系?

电信业分析师 付亮:

距离“携号转网”还有一段时间。统一的安排是到11月底开始实施“携号转网”。中国移动这次主送的是三个月的流量,时间上限制不了。稳住老用户和利用条款把用户锁定注、不让你转网,这两个概念不一样。

不过,大家有质疑也在情理之中。去年12月,工信部在五个试点城市开始实施新的“携号转网”方案。按新的方案,用户不用去运营商网点办理“携号转网”,只要给运营商发个短信,判定一下有没有转出的资格,比如,你没有历史套餐,就可以直接转网了。在这个过程中间,有运营商通过赠送用户权益的办法,限制住用户的转网资格,用户有了套餐就不能转网了。当时,这种事情反映的就比较明显,也引起了工信部的注意。到今年11月底实施的时候,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出现。即便出现,相关部门也会制止。

中国移动在送流量上似乎做的格外积极,为什么?和“携号转网”有关系吗?

电信业分析师 付亮:

在用户促销方面,确实中国移动更积极一些。目前,中国移动一家占60%以上的用户,另外两家加起来都没有中国移动多。在这种情况下,电信、联通更多的是要进攻,要抢用户;中国移动要留用户。所以,中国移动更重视老用户的体验。另外一个运营商曾经曝出对待老用户不当回事,老用户享受不到很多促销措施。相对来说,中国移动的这种情况就少一点。

同样,面临“携号转网”,移动的压力相比其他运营商也会更大一些,因为更有可能是用户从移动这里转出。

“查网龄送流量”没限制,运营商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有用户发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移动就在频繁送流量,每月动辄几个G的送,全国送了地方送,流量都没用完过。但实际上,中国移动今年一季度的财报并不乐观,营收和利润出现双双下降。

流量成本有多高?大举送流量会不会影响运营商营收呢?

电信业分析师 付亮:

首先,从2G到3G到4G,流量资费是快速降低的。现在4G流量的资费不到2G资费的十分之一。由于技术进步导致流量资费的大幅下降,这是运营商敢送流量的前提。到去年年底,平均一个G的流量资费成本实际上已经降到了六块钱左右,如今进一步下降。几年以前,这个成本可能是20块钱、30块钱。那个时候,运营商送流量就比较保守,而且那个时候即便送流量,用户拿了流量也不知道干什么。平均一个月几百兆的流量,你送他10个G,用户真不知道干什么用。但现在,用户平均一个月的流量已经达到了7个G。

另外,运营商从算成本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并不是它多提供一兆流量就要多出多少成本,不是这么算。运营商最大的成本是整个网络的建设和运营维护的成本。在这个基础上,你发生了一道流量或者你打了一个运营商内部的电话,这些资费都是非常低的。但是,如果用户多了,网络利用率比较高了,大家可能会感觉到网速没原来快了,速度变慢了,运营商就需要再新投资,增加更多的基站,这个就又发生了新增成本。

也就是说,运营商需要根据网络的实际使用情况采取促销措施。比如,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基站的利用率比较低,运营商可能就会推出价格非常低的流量包。当然,运营商会限制使用范围,你只能在某个范围内使用,可能是一个乡镇,一个学校。运营商把基站建立起来了,用户多用少用,对运营影响不大,所以,运营商就鼓励用户多用起来。

“查网龄送流量”没限制,运营商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内容来源丨北京新闻广播《新闻2019》公众号 “新闻建外14号”

更多经济、社会等各领域新闻戳下方“了解更多”!

欢迎下载听听FM客户端,收听《新闻2019》相关专辑,还有更多精彩等你收听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