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5年,从摆地摊到年入3000万,她靠的是什么?

27岁的人生可以怎么过?这里有一个范本。

2010年,18岁,保送至中山大学;2014年,22岁,开始第一次摆摊创业;同年5月,大学毕业,创办了自己的品牌公司;2019年,27岁,成为身价过亿的90后创业总裁。

她,就是广东逸仙新创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刘洋。

创业5年,从摆地摊到年入3000万,她靠的是什么?

有人会觉得刘洋是“开挂”的人生,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背后,与她27岁年龄不相称的坚定的眼光、决断与“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拼劲。

5月5日晚7:00,刘洋女士应邀参加黄埔书院组织的分享会,分享了她的“不一般”的创业之路。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段经历,让这位90后女大学生迅速成长,活成了众人想成为的样子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业5年,从摆地摊到年入3000万,她靠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想要创业,但是创业的理由却各不相同。有人是出于兴趣,有人是鉴于自己的能力和技术,还有人则是为了挣钱。

而刘洋却给了我们一个最不一样的的理由!

她创业,是为了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想要自己可以掌控的人生。她觉得创业能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她说:“人面临最大的两个问题是什么?生和死?不是。应该是生存和生命的价值。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只剩一个躯壳,那生活有什么意思?带着目标和仪式感去生活,思考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

而谈起为什么她会形式从事文化创意的行业,她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促成的。

“2014毕业后国家提出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要求,我那时也正好想创业,于是就顺应国家政策,挖掘自己身上的潜质,去寻求创业发展路径。天时是政策支持,地利是我依靠华南首府。人和则是我高校资源圈里拥有很多的资源。”

当我们请刘洋给想创业的年轻人一些建议时,她提出创业要脚踏实地,不要盲目跟风。

“我们的人生有无限种可能,你看到别人成功的同时有想到自己做出什么努力,有些创业者只想到赚钱,甚至去扑风口,这是不行的。”

“创业者要梳理好自己的事业,产业的角度划分,行业的角度划分,比如逸仙,现在去问所有的员工大家都会说我们是在做企事业单位品牌的品牌基础建设服务,一句话解释了公司的定位。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他的金字塔,我打算在品牌行业深耕30年,从品牌执行到品牌策划再到品牌咨询,麦肯锡公司帮企业Google做战略咨询,也是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你要在哪个行业深耕,都是要从底层做起来的。”

谈到逸仙文化品牌公司时,刘洋一脸自豪的向我们分享了公司的经典案例。

第一个是让所有中大学子都感到光荣的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

创业5年,从摆地摊到年入3000万,她靠的是什么?

这个2018年红遍全网的剪影中大录取通知书,新生入学时学院赠予的逸仙魔法羽毛笔,还有专属的定制雨伞、文具……这些具有独特意义的精美文创品,都是来自逸仙公司团队的创意。

以前大家都会觉得普普通通,但生活需要有仪式感,创意的录取通知书能让生活更加充满仪式与惊喜,怎么样把通知书做成大家喜欢的样子做到大范围的宣传效果就是逸仙一直思考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帮助团省委设计的“灯塔工程”项目,团省委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怎么把很红很砖的东西做成潮流的东西,让学生团体更愿意去接受,怎么让客户喜欢,逸仙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创业5年,从摆地摊到年入3000万,她靠的是什么?

后来通过CI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做出来后,灯塔吉祥物表情包2期达到了20万的下载量,润物细无声去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包括企业员工用昵称,对标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思想引领工作,拘泥的方式换一个方式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团省委在学校里大家提到都知道,学生群体都自发性地转发,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他需要的就是社会效益,所以逸仙做事情最大程度地要考虑社会影响力。

创业5年,从摆地摊到年入3000万,她靠的是什么?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先有目标、远大的理想,然后通过学习掌握需要的能力,分阶段通过有效的路径去实现这个目标。

与会员的互动问答环节

Q1:作为一名创业者,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大方向、转折点的选择和把握,在这个节骨眼,你重点考虑、权衡的是什么?

A1:我觉得这个问题回到大学所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针对你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你内心还没有知止,因此还没有定、没有静。如果想清楚了一个方向,就会坚持到底。就像我,选择这个行业,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我们相互可以看彼此30年,即使我过程中创业失败了,你看我还是会一直坚持这个方向的。

Q2:贵公司的业务板块很多,我想请教一下具体的市场打法,怎么切割和平衡每个业务板块?

A2:品牌设计、视频定制、软件开发、礼品定制、LOGO衫定制、活动定制六个板块从去年的营业额三千万来讲,基本上是均分的。我做行业的逻辑是什么?归根到底是做品牌的,这是我们公司区别于其他广告公司的方面。我是站在对方公司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六个板块是手段来的,现今不会进行取舍,如果有一天需要改变,那我会用更好的去替换其中的部分。

Q3:创始人在创业过程中碰到最大的困难?怎么解决?

A3:我认为我遇到的困难对于我来说都不是很大的困难,基本上在我的能力范围内解决了,我当时遇到的危机就是合伙人因为某些原因离开公司那时候拿走了企业大概90%的现金,对于企业来说是很怕遇到现金流的问题。后来公司采取先付定金再做产品的方式,向客户解释原因。人钱事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创业者都要很好去考虑这些问题,找创始人一定要价值观契合的。

创业5年,从摆地摊到年入3000万,她靠的是什么?

更多精彩交流分享活动,请关注黄埔书院或喜阅童行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