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5年,從擺地攤到年入3000萬,她靠的是什麼?

27歲的人生可以怎麼過?這裡有一個範本。

2010年,18歲,保送至中山大學;2014年,22歲,開始第一次擺攤創業;同年5月,大學畢業,創辦了自己的品牌公司;2019年,27歲,成為身價過億的90後創業總裁。

她,就是廣東逸仙新創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劉洋。

創業5年,從擺地攤到年入3000萬,她靠的是什麼?

有人會覺得劉洋是“開掛”的人生,但我們看到的更多是背後,與她27歲年齡不相稱的堅定的眼光、決斷與“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拼勁。

5月5日晚7:00,劉洋女士應邀參加黃埔書院組織的分享會,分享了她的“不一般”的創業之路。那麼,到底是怎麼樣的一段經歷,讓這位90後女大學生迅速成長,活成了眾人想成為的樣子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業5年,從擺地攤到年入3000萬,她靠的是什麼?

很多人都想要創業,但是創業的理由卻各不相同。有人是出於興趣,有人是鑑於自己的能力和技術,還有人則是為了掙錢。

而劉洋卻給了我們一個最不一樣的的理由!

她創業,是為了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想要自己可以掌控的人生。她覺得創業能最大程度的實現自我的生命價值。

她說:“人面臨最大的兩個問題是什麼?生和死?不是。應該是生存和生命的價值。如果一個人不知道為什麼而活,只剩一個軀殼,那生活有什麼意思?帶著目標和儀式感去生活,思考我的目標是什麼,我的理想是什麼?”

而談起為什麼她會形式從事文化創意的行業,她說是天時地利人和所促成的。

“2014畢業後國家提出了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要求,我那時也正好想創業,於是就順應國家政策,挖掘自己身上的潛質,去尋求創業發展路徑。天時是政策支持,地利是我依靠華南首府。人和則是我高校資源圈裡擁有很多的資源。”

當我們請劉洋給想創業的年輕人一些建議時,她提出創業要腳踏實地,不要盲目跟風。

“我們的人生有無限種可能,你看到別人成功的同時有想到自己做出什麼努力,有些創業者只想到賺錢,甚至去撲風口,這是不行的。”

“創業者要梳理好自己的事業,產業的角度劃分,行業的角度劃分,比如逸仙,現在去問所有的員工大家都會說我們是在做企事業單位品牌的品牌基礎建設服務,一句話解釋了公司的定位。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有他的金字塔,我打算在品牌行業深耕30年,從品牌執行到品牌策劃再到品牌諮詢,麥肯錫公司幫企業Google做戰略諮詢,也是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你要在哪個行業深耕,都是要從底層做起來的。”

談到逸仙文化品牌公司時,劉洋一臉自豪的向我們分享了公司的經典案例。

第一個是讓所有中大學子都感到光榮的中山大學錄取通知書。

創業5年,從擺地攤到年入3000萬,她靠的是什麼?

這個2018年紅遍全網的剪影中大錄取通知書,新生入學時學院贈予的逸仙魔法羽毛筆,還有專屬的定製雨傘、文具……這些具有獨特意義的精美文創品,都是來自逸仙公司團隊的創意。

以前大家都會覺得普普通通,但生活需要有儀式感,創意的錄取通知書能讓生活更加充滿儀式與驚喜,怎麼樣把通知書做成大家喜歡的樣子做到大範圍的宣傳效果就是逸仙一直思考的問題。

第二個就是幫助團省委設計的“燈塔工程”項目,團省委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形象,怎麼把很紅很磚的東西做成潮流的東西,讓學生團體更願意去接受,怎麼讓客戶喜歡,逸仙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

創業5年,從擺地攤到年入3000萬,她靠的是什麼?

後來通過CI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做出來後,燈塔吉祥物表情包2期達到了20萬的下載量,潤物細無聲去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包括企業員工用暱稱,對標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思想引領工作,拘泥的方式換一個方式會獲得很好的效果。團省委在學校裡大家提到都知道,學生群體都自發性地轉發,對於政府部門而言他需要的就是社會效益,所以逸仙做事情最大程度地要考慮社會影響力。

創業5年,從擺地攤到年入3000萬,她靠的是什麼?

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先有目標、遠大的理想,然後通過學習掌握需要的能力,分階段通過有效的路徑去實現這個目標。

與會員的互動問答環節

Q1:作為一名創業者,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大方向、轉折點的選擇和把握,在這個節骨眼,你重點考慮、權衡的是什麼?

A1:我覺得這個問題回到大學所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針對你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你內心還沒有知止,因此還沒有定、沒有靜。如果想清楚了一個方向,就會堅持到底。就像我,選擇這個行業,我會一直堅持走下去。我們相互可以看彼此30年,即使我過程中創業失敗了,你看我還是會一直堅持這個方向的。

Q2:貴公司的業務板塊很多,我想請教一下具體的市場打法,怎麼切割和平衡每個業務板塊?

A2:品牌設計、視頻定製、軟件開發、禮品定製、LOGO衫定製、活動定製六個板塊從去年的營業額三千萬來講,基本上是均分的。我做行業的邏輯是什麼?歸根到底是做品牌的,這是我們公司區別於其他廣告公司的方面。我是站在對方公司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六個板塊是手段來的,現今不會進行取捨,如果有一天需要改變,那我會用更好的去替換其中的部分。

Q3:創始人在創業過程中碰到最大的困難?怎麼解決?

A3:我認為我遇到的困難對於我來說都不是很大的困難,基本上在我的能力範圍內解決了,我當時遇到的危機就是合夥人因為某些原因離開公司那時候拿走了企業大概90%的現金,對於企業來說是很怕遇到現金流的問題。後來公司採取先付定金再做產品的方式,向客戶解釋原因。人錢事是企業發展的基本,創業者都要很好去考慮這些問題,找創始人一定要價值觀契合的。

創業5年,從擺地攤到年入3000萬,她靠的是什麼?

更多精彩交流分享活動,請關注黃埔書院或喜閱童行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