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高粱》復映:看張藝謀這三十年來的得失

《影》正在熱映,《紅高粱》上映三十週年的復映,也於10月12日拉開序幕。

特別獻上電影裡姜文唱的《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

《红高粱》复映:看张艺谋这三十年来的得失

從《紅高粱》發軔,到如今的《影》結尾,張藝謀這三十年,從一出道就拿下世界級大獎,受萬眾矚目,然後每走一步都是呼風喚雨,到今天被人戲稱“國師”,無論是褒是貶,張藝謀的影響力在當世都無人能及。

張藝謀對當代中國電影,無論是藝術性還是商業性都功不可沒。

且不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執導的眾多藝術片頻頻在國際上獲獎,成就當時中國電影的第一人。2002年他拍攝《英雄》,兩億多的票房,拯救了中國的電影市場,開啟了中國商業大片的新思路,中國電影從此走向與好萊塢抗衡的道路。

《红高粱》复映:看张艺谋这三十年来的得失

尤記得2002年,很多電影院即將倒閉,正是《英雄》的上映,讓他們起死回生,當時有一位影院經理激動地對我說:“我們應該給張藝謀立一塊碑。”

然而成也商業,敗也商業,從《英雄》之後,張藝謀的商業大片頻頻遭受非議。十六年以後,張藝謀試圖返璞歸真,以執拗的黑白水墨的攝影風格,對他以往濃烈的彩色系影片進行了一次反戈。

張藝謀對電影色彩的追逐近乎於瘋魔,我一直覺得他如果不當導演,而去當一個攝影師,可能會更加的偉大。

《红高粱》复映:看张艺谋这三十年来的得失

說些我自己的感覺,張藝謀這種瘋魔,對電影視覺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做為一個藝術家的自覺性是非常讓人佩服的,但是當過份追求這種藝術感的時候,他卻漸漸遠離人文的關懷。

從藝三十年的作品《影》,與開始起步的《紅高粱》,在今天被安排聚會,倒是讓我們有機會,通過這兩部電影的比較,看一看張藝謀這三十年來電影生涯的得失。

其實在我心中,他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得多。

《红高粱》复映:看张艺谋这三十年来的得失

也許是因為名氣所累,他的創作自由被大大的限制了,也許是他的價值觀在三十年的時間裡發生了變化,也許是被資本裹挾的他讓他身不由己,張藝謀的作品,越來越近於廟堂,而遠於江湖。

《紅高梁》那種在民間的狂野之氣,充滿荷爾蒙的激情,以及有情有義的人們那活潑的面孔,還有高亢的酒歌,都在張藝謀現在的電影裡看不到了。

《影》裡的廟堂人心叵測的權謀之爭,盛年卻死氣沉沉的面孔,陰陽怪氣的肢體語言,讓我們看到三十年以後張藝謀如《影》中被冷雨澆滅熱情的心。

《红高粱》复映:看张艺谋这三十年来的得失

如張藝謀般心冷的人並不少。當原本在鄉野的年輕人,變成了貴族,他們遠離了人群,遠離土地,呼吸出來的,便是上位者的氣息。我們會發現,諸多大導演,近年來的作品,都往遠久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有時候在想,這麼多大導演們集體往故紙堆裡去,是不是因為他們太刻意於追求電影的藝術表達,因為古裝與歷史題材,更能體現他們的美學。比如,張藝謀一直強調的東方意韻,姜文在《邪不壓正》裡把老北京還原,陳凱歌《妖貓傳》裡的大唐盛世,都是他們對於中國東方味道的理解。

而現實生活中的美感則越來越糙,像馮小剛《我不是潘金蓮》那種強行把現實題材用圓圈玩出藝術感的,也真夠勇敢的!可惜,未來的馮小剛的作品我們可能很長時間都看不到了!

《红高粱》复映:看张艺谋这三十年来的得失

只是東方味道,一定要用古代的服飾、場景來表現嗎?難道人的行動與思想和語言裡,就沒有東方人的內核嗎?

只要是你是從小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你就會被打上中國文化的烙印。難道中國當下社會的複雜性,在人身上展現出來,還不足以代表東方嗎?

其實從我自身來講,我並不在乎什麼東方與西方,我更關注的是做為人在當下中國的自我認識和發展,我們在這三十年經歷了這麼大的變化,這本身難道還不足以讓中國的大導演們在電影鏡頭裡展示嗎?

只要你把鏡頭對準當下的中國,對準當下的中國人,這就是東方!絕不會是西方!

作 者 簡 介

董文欣,濟南百麗宮影院總經理。從事電影放映行業12年,熟悉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眾多電影作品,有著豐富的閱片量,並且在山東體育休閒臺開闢電影評論專欄“董小姐說電影”。2011年在百麗宮影院工作以來,一直致力於藝術電影的放映,策劃了“香港電影展”、“歐盟電影展”、“法國電影展”、“國際歌劇影展”、“國際戲劇影展”等國際影展,並推出“董小姐電影會客室”,邀請鄭大聖、李睿珺、畢贛、圻玉珅等前衛電影年輕新導演作品進行放映,並舉辦導演交流會等,在國內電影放映行業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红高粱》复映:看张艺谋这三十年来的得失《红高粱》复映:看张艺谋这三十年来的得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