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要挾”?心理學家傳授4招

1


“快過來把孩子抱走~這小子都會用哭鬧來要挾我了!”

昨天晚飯後,我和老公帶著兒子去逛商場,父子倆前一秒還玩的好好的,下一秒我就收到老公的呼救信號。

原來,兒子看中了一把玩具槍,高興地拿到前臺準備結。

可老公覺得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不能每次出來都給買,於是趁孩子不注意,從他手裡搶過玩具槍,放回原處。

兒子瞬間爆炸,一屁股跌倒在地,躺成一個“大”字,雙腳還使勁搓,哇哇大哭起來。


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要挾”?心理學家傳授4招

老公認為孩子大哭大鬧,是在要挾大人;而我看到孩子的哭泣,不過是傷心的表達,純粹是因為爸爸搶走了他手裡的玩具。

在我再三要求下,老公把玩具還給了孩子,他立馬停止了哭鬧。

索性耐心等待孩子把玩那把玩具槍,反正也不著急回家。

沒想到孩子玩了一會兒,最後竟然乖乖地將玩具槍還給了營業員,就高高興興地跟我們回家了。

老公目瞪口呆,“我以為他不買就不會罷休呢。”

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為了一個玩具大哭大鬧的場景,許多人都不陌生。

一看到孩子哭鬧,我們往往會先入為主地認為,孩子是在用哭鬧“要挾”父母。

不禁疑惑,孩子真的懂得什麼叫“要挾”嗎?抑或是成人的眼光對孩子行為的誤讀?


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要挾”?心理學家傳授4招


2

心理學上有個“投射”現象。是一個人將內在生命中的價值觀與情感好惡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現象。

認為孩子用哭鬧“要挾”父母,其實是父母將自己的個人情感好惡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大人們總是想當然地把孩子“哭鬧”的原因解讀為“想要得到”。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心理定勢”的表現,它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以自己的經驗來認知孩子的行為。

我們往往容易忽略了,孩子剛開始的哭鬧,也是悲傷情緒的宣洩方式。


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要挾”?心理學家傳授4招

而一味地將哭鬧解讀為“想要得到”,孩子很容易從“哭鬧-獲得滿足”的訓練中習得“要挾”這一技能。

就好比巴普洛夫在狗每次吃東西前搖響鈴鐺,經過多次重複訓練後,狗習得了“響鈴-流口水”這一技能,這就是著名的條件反射實驗。

推理到人身上也一樣,在早期,孩子一哭鬧就滿足,這是止哭最簡單、最容易的做法,卻為孩子日後習得這一技能埋下了隱患。

孩子從哭鬧-得到滿足的多次“訓練”中習得這一技能,父母卻又指責孩子用哭鬧“要挾”大人。

這對孩子來說,太不公平了。

教育孩子,每一條看似最快的捷徑,最終發現都要走很長的彎路。


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要挾”?心理學家傳授4招


3


曾有過這麼一則新聞,一名33歲的已婚女子帶著媽媽去手機店,要媽媽給她買最新上市的蘋果8 PlUS,媽媽因為貴而沒有同意。

女兒竟然像個3歲孩子一樣在手機店大哭大鬧,甩手跺腳地苦苦哀求:“求求你了,媽媽!”老母親面對這個大孩子,也只能無奈地搖頭。


有網友評論:

3歲時纏著媽媽要糖吃的小手段,當年那叫可愛,現在,那就叫可笑了。

但是,可愛變成可笑,這一步步的腳印,又是誰教會的呢?

作為家長,誰都不願意看到孩子哭。在父母眼裡,哭是不好的,是應該阻止的。

而孩子也在父母的錯誤引導下,學會了用哭泣解決所有問題。

父母的干涉,會破壞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父母的妥協,會讓孩子誤以為哭鬧可以解決問題。

哭泣,也許開始只是孩子的宣洩,卻被誤導成為了孩子的武器。


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要挾”?心理學家傳授4招



4


那麼,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先學會引導,將孩子的情緒和問題分開解決。

耐心地感受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和他的情緒待一會兒。哭鬧過後,孩子恢復平靜,再和孩子理智地處理問題。讓孩子學會感受情緒,理性思考,這才是培養高情商孩子的捷徑。

此前,胡可的兒子小魚兒在超市也上演了一幕哭戲。

小魚兒沒結賬就要撕開零食的包裝,被媽媽阻止“沒有交錢,不可以打開”,小魚兒抓狂地大哭大叫,還時不時看看媽媽和哥哥。

可是,媽媽和哥哥都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沒有什麼反應。

大概小魚兒也覺得沒意思,不久就停止了哭鬧。

胡可看到小魚兒不鬧了,再走過去抱抱他,柔和地對他說:“交了錢就可以打開,行嗎?”小魚兒乖乖地點頭同意。


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要挾”?心理學家傳授4招

胡可的做法告訴我們,哭鬧只是孩子的宣洩,當然也想以此達到自己的目的。

此刻,如果父母能平靜下來,不要對他有肢體上的拉扯,他自然就會覺得這個辦法沒有用,自己就會站起來。

而當他站起來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已經梳理了他的情緒,這個時候再去對話,才會更有效。

孩子哭鬧時,請父母先平靜下來,和孩子一同處理好情緒。


5


可能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孩子的哭鬧要挾時感到無所適從,不妨看看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四不做”應對指南: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

因為——

罵他,給他一個不好的行為示範;

打他,以大欺小,不公平;

說話,孩子就會認為你是在乞求他、哄他;

走開,就成了關禁閉,變成了懲罰。

李玫瑾教授強調,一定要陪伴,讓他看到你的表情。

“四不做”的原則,其實就是先等待孩子處理好情緒。

兒童的理智腦比情緒腦發育滯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很容易先被情緒虜獲,做出情緒化行為。

等孩子發洩完情緒後,再跟他溝通,講道理,就是給孩子建立第二個規則:交流溝通,不要鬧。

有事好好說,媽媽也會好好聽;誰說的更有理,就聽誰的。

只有父母不把哭鬧當“要挾”,孩子才不會通過哭鬧尋求滿足。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正確示範和引導中,學會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理智地解決問題。


撰稿:炮彈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