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選股不如選時

巴菲特說,“選股如選妻”,意即選的時候要慎重,選好後,就應該不離不棄,曾經有人問巴老,哪個是其最好的投資,華盛頓郵報還是可口可樂?巴菲特搖搖頭,說是自己的妻子。其購入一隻股票,總是要花三到六個月進行觀察,買入後,還便出現持有,其平均持股時間長達8年。

為什麼說選股不如選時

凱恩斯《通論》被譽為經濟學界的“革命”,其炒股的秘訣是“選股如選美”,即追蹤市場熱點,因為其經濟學家身份,金融大佬們常常向他請教一些行業問題,凱恩斯發現,如果這些大佬們今年關注的是軍工,那軍工類的股票總是能有好的表現,如果關注鐵路,鐵路常常能跑贏大盤。

我們無法做到像巴菲特“選股如選妻”、凱恩斯“選股如選美”,但我們可以“選股不如選時”。

選時,即時機的把握,這個需要有長期的股市經驗積累,如A股市場對於一年週期的行情,流傳這樣的諺語,“春節買股票、清明賣股票”,“五窮六絕七翻身”,“中秋買股票,冬至賣股票”之說,這些雖不是年年出現,但規律大體如此。

此外還有大的週期,比如“逢8必跌”“逢9必漲”,看看1998年和1999年、2008年和2009年,2018年是熊市尾部,2019年2到4月就反彈了。

中山先生曾說,“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勢者昌,逆勢者亡”,“勢”很重要,選得好,雞犬升天,連ST股都能上漲,如2017年和2015年,尤其後者,市場竟忽視市盈率,直接調侃“市夢率”,風口上,豬也能上樹。

但市場跌勢時,如2002-2005年,2008年,2011-2014年,2016-2018年,市場往往泥沙俱下,優質股也慣性下跌,看看茅臺和格力就明白了。

那如何知道是“漲勢”呢?這三個信號似乎可以印證。首先領頭羊。一輪牛市肯定有領頭的,如2007年工商銀行、萬科、中國平安,2015年中信證券和中國中車,2019年的東方通信、新五豐。

但跌勢又往往從它們開始,比如中國中車,2015年上演了大漲到大跌過程,還曾引發瀋陽一股民跳樓,讓股民見識了從“神車”到“靈車”的戲劇化經歷。再看看現在的行情,無論東方通信還是新五豐,都提前發出了暫時離場的信號。

為什麼說選股不如選時

其次成交量。指標圖形可以“騙線”,唯有成交量真實,一輪行情,需要成交量的配合,但成交量不繼時,市場往往醞釀跌勢。

反之下跌中,縮量最可怕,“溫水煮青蛙”,“鈍刀子割肉”,但有幾個交易日突然放量,再緩緩縮量下跌時,那就離底部不遠了,“天量見天價,地量見地價”。

為什麼需要下跌當中的“突然放量”呢?理由其實很簡單,這些放量資金大多來自場外的增量資金,因為市場跌久了,有些先知先覺者,肯定堅定看好後市,願意長時間持有,這必然會影響買賣股票的天平,如2008年9月,滬指跌破2000點,大量資金入場了,因美國金融危機,市場慣性跌到1664點,隨後開啟了大反彈。

最後是媒體專家的聲音。專家大佬還在市場唱多時,基本可以斷定市場還會跌,比如李大霄的“鑽石底”“嬰兒底”等,因各種利益,他們一般堅定唱多,真是“李白割肉將欲行,忽聞大嘯唱多聲。天天道盡嬰兒底,為博眼球誤蒼生。”

只有當媒體專家心虛時,如2015年8月26日,滬指擊穿3000點,媒體盡看到2500點時,反而引爆了一輪反彈。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媒體專家能左右大部分股民的買賣行為,當他們一致看空時,市場中要賣的基本都賣了,即剩下的是堅定的持有者,即“多頭不死、跌勢不止”。

為什麼說選股不如選時

當市場不再唱多、身邊人不再談論股票時,市場的機會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