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涿鹿 ——家裡的炕

作者 馬佔順

又回涿鹿   ——家裡的炕

隨全珈斌先生回到涿鹿的下葫蘆村那天,不經意間。我就問起了村裡冬天取暖的熱炕。我知道北方因為冬天寒冷,早些年村裡的家家戶戶都有熱炕。

全珈斌先生說:我小時候家裡還燒熱炕呢!一句話就看的出,他對熱炕的感覺、對熱炕的厚愛是那樣的深。而且語氣中充滿了自豪感。

"那會兒村裡的冬天比現在冷,溫度比北京低,由於家鄉海拔高,風速快,在冬天的夜裡,最低氣溫可達到零下十六七度。在寒冷的冬天家裡一般都是熱炕取暖,白天向陽的北屋裡,有陽光的攝入,照在炕上、照在地上,我們學習或是玩,還是暖乎乎的,可是到了晚上,屋裡要是不燒炕,感覺很是陰冷陰冷的。"

全珈斌先生說:的北方農村大部分睡的都是土炕。因為這土炕,讓生活在農村裡的人們覺得實惠。冬天燒熱了,就叫"熱炕"了,睡在熱炕上,會讓你勞累了一天的身子解乏,會讓你舒筋活血,又是比起吃上百位草藥都好。

因這炕它全是由土坯與泥砌成而得名。它看起來土,可對於我們生活在山裡的家庭來說,卻是經濟、實惠、溫暖和養生,成為農村老百姓日常所離不了的。全珈斌先生熱情的介紹著。

我記得:"土炕,成了我兒時那個時代一道矚目的風景,也成為我生活中憶最難忘的。它也伴隨著我走過了懵懂的、憧憬的,我在土炕上做過許許多多五彩斑斕的,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和的。"

炕,基本上都

又回涿鹿   ——家裡的炕

是盤在左右的房間裡。那時老家在盤炕的房間裡,先用土墊到大約40釐米高,夯實、墊平,再用土坯鋪上,用厚厚的泥抹平,就形成了小炕,作為土炕的平臺。等這層泥稍稍的幹了,家裡就開始盤炕了。看見父親把一塊塊晾乾的土坯豎立起來盤,留出煙道。要知道盤炕還是蠻有很大的學問,並不是人人都是盤炕的好手,炕盤得好,過煙就順暢,灶裡的火就燒得旺,燒的炕就熱。

"我的可是個盤炕高手,不僅家裡的炕都是盤,甚至街坊鄰居盤炕也來請父親去幫忙或是作指導。盤炕時,他一邊壘著土坯,一邊低頭心思著,看怎樣把炕盤的更好。我們幾個孩子一邊就給他遞著土坯,挑著泥,一邊看著他慢慢的就把炕盤好,最後在炕面上再鋪上一層黃泥,用手中的抹子抹平,這樣就成功了。等盤好的炕涼個半天一天的,就可以點火了,目的是看看抹平的炕漏不漏煙,壘在堂屋裡的灶好不好燒,也是為了把剛盤好的溼炕慢慢的烘乾。"

他深情地回憶著:父親盤的炕過煙很順,灶堂裡燒起火來很旺,冬天在西北風的吼叫中,母親總是把炕燒得熱熱的,晚上鑽進被窩往上一躺,身子感到熱乎乎的,特別特別的溫暖舒服。

"在家鄉,土炕對農家生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幹活累了回到家,往炕上躺一會兒,身子骨就感覺輕鬆了許多;晚上或是過年,一家人圍坐在炕上,歡歡樂樂地吃著飯,感到的是一種閒適;那時候家裡還沒有電視呢,吃完了飯再圍坐在炕頭上說說各自的見聞,講講聽到的笑話,或是發發生活中的牢騷,又感到的是一種。"全珈斌先生說的那樣自豪。

當然家裡的土炕除了睡覺以外,還有多種作用:日常我們的學習,寫作業,都是在土炕上。放了學在炕上支上家裡吃飯的小桌子,盤著腿坐在炕上,我們幾個孩子每人一個側面,書本在桌子上讓我們翻的"嘩嘩"的作響,還聽到的就是我們寫作業的鉛筆聲猶如村邊那美麗的桑乾河裡的水,調皮的泛著浪花細細的流淌。坐的累了,伸伸盤著的腿,打個"呵欠",舉起拿著鉛筆的小胳膊舒展一下"懶腰",那叫一個爽快!那時家裡的土炕還是我們孩子的樂園,記得很小的時候,光著腳丫在土炕上蹦蹦跳跳的累了,躺下不一會兒我就進入了甜蜜的夢香。

又回涿鹿   ——家裡的炕

還記得母親一年四季為我們做衣服、做鞋,許許多多的、零零碎碎的針線活都是在家裡的土炕上完成的。夏天的晚上,母親頂著汗珠,為我們縫最漂亮、讓小夥伴們最羨慕的泳褲和初秋穿的衣褲;冬日地裡不再忙乎,母親就坐在熱炕上,為我們納鞋底,做棉襖(褲)。甚至在寒冷的冬夜裡,母親常常伴著如狼哭鬼嚎的大風,為我們趕縫冬衣。多少次我被尿(sui)泡裡的尿憋醒了,一睜眼看見母親還在為我們幾個孩子熬夜。母親那"飛針走線"高大的背影,在電燈的映襯下,印在牆面上和滿屋;最早奶奶的紡車,也是放在土炕上,聽著奶奶手中"嗡嗡嗡"的紡線聲,我知道過年又能穿上新衣服了;還有秋天地裡收回來的玉米和花生搓、剝,有的也是在土炕上,我們一邊說著笑話、一邊就幹完了。

母親告訴我:"熱炕還能治病,記得那年我吃完飯,還沒落汗就隨著村裡孩子們的叫喊聲出門了,等玩兒回來就感到嗓子不舒服,體溫有點高。母親知道我著涼了,給我熬了一碗薑糖水要我趁熱喝下,然後身子裹著厚厚的被子躺在熱炕上,母親把灶膛裡的火多燒了幾把,我感覺熱炕的溫度在慢慢的升起,一會兒功夫一場淋漓的大汗讓我的身體如釋重負,第二天我又歡蹦亂跳的出現在學校的操場上。"

"土炕還有健身的功能。"我聽得都入了神。

又回涿鹿   ——家裡的炕

"因土炕很硬,沒有彈性,往上一躺,腰板很直,許多人都願意在炕上睡,為的是身板直、身板硬。天一冷,上了年紀的人就願意把炕燒得熱熱的,睡個熱乎炕。平時,有個腰腿痛病什麼的,都願睡上熱炕,時間一長腰腿也就不怎麼痛了,感覺輕鬆了許多。"哇!想不到的土(熱)炕在全珈斌先生記憶中還是那樣的"完美"。

我想,是土(熱)炕造就了那個時代的人。

是熱炕讓村裡的人們心裡不再畏懼嚴寒的侵襲,還是這熱炕讓一家一家的人們說著、笑著、團聚著、親密著!

2019年4月30日初稿 5月2日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