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誰最中國

立夏,是個浪漫的時節

立夏之前,是萬物的驚蟄與甦醒

立夏之後,萬物舒展,悠然通暢

底下偏又暗湧一股熱烈

如此時節

直叫人想吃、想愛

想把古人的雅趣

注入當下的生活

釀一瓶果酒小飲

摘一籃夏果嚐鮮

以茶作伴,以花為媒

得閒趣,逸閒情

只不過

今人,是借個好時令

古人,是憑個好雅興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初夏是一場荼蘼花事:茉莉、芍藥、鳶尾、薔薇……

每一株,都在初夏時光裡使出渾身解數,恣意綻放,清風起時,碎玉紛飛。

開到荼蘼花事了,惜花惜時的古人留它不住,便要折一枝花,或贈予良人,或簪於頭上,或插在瓶中,引夏入室,水動清涼,來日方長。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文人插花,頗愛“樸素清雅”。將文人生活發展到極致的明人,偏愛素白的花,尤以梅花最甚,只需一枝,便可為廳堂增添一絲精緻。

冬尚如此,春暮夏始,自然也少不了。

“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早明人八百餘年的南北朝詩人庾信,深諳此道。花開得正好時,折來一枝,插在盤中,金色的盤子襯著紅色的花蕾,室內花香清芬,室外光移影動,若是一時興起,撫琴一曲,真是不勝之境……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立夏時候,適合把日子泡在茶裡過。看一片片細嫩的葉在杯中悠然舒展,茶色漸漸碧綠清瑩,啜上一口,清香曼妙,消暑祛燥,身心愜意。

一盞香茶,一曲清音,在口口清香中遠離浮塵,在悠悠琴聲中感受清雅……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圖一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今人好自嘲不能安穩度夏,離了空調難以保命。苦熱之心,古人也有,文人甚至直接把苦熱情緒寫進了詩裡。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楊萬里夏日因熱難寐,便走到院子裡乘涼。夜靜月明,卻候不來風,只聽見遠處的竹林裡,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心中猶生一陣清涼之感。於是,寫下“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頗有追涼之趣。

白居易倒是懂得解暑的法子:吃青梅,喝冰飲,吟得“紫蕨行看採,青梅旋摘嘗。療飢兼解渴,一盞冷雲漿。”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圖二|誰最中國

喝冰飲不過癮的話,還可以直接吃冰。明清之際,從立夏這天開始,街頭小巷處還會出現賣冰的,“編氓得賣買,手二銅盞疊之,其聲磕磕,曰冰盞”。酸梅湯、冰水等各式冷飲也齊全,炎炎夏日滋兒一口,清涼透過嘴巴,直躥五臟六腑,簡直妙哉!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吳俗,立夏日必列青梅、櫻桃與麥子,以饗祖先,名曰“立夏見三新”。

青梅長於江南,入口酸澀,以青梅入酒,可加入適量冰糖或蜂蜜。梅子的果香,與酒的醇厚、蜜的濃烈相互交融,口感酸甜怡人,最適合自斟淺嘗。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春盡夏來,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初夏,櫻桃紅綻,嬌小玲瓏,綴滿枝頭。饞嘴的孩童,會挑熟透了的櫻桃。熟透的櫻桃個兒大、顏色深,輕輕一捏就溢出汁水來,入口即化,唇齒回甘。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至若芭蕉,此時也撐起巨大的葉子,“瀟灑綠衣長,滿身無限涼”。

以櫻桃、芭蕉入畫最妙者,莫過於豐子愷。豐子愷先生曾畫過一系列櫻桃芭蕉圖,其中有一幅:一碟櫻桃,簾後幾葉芭蕉,清愁不展,小物擱置一旁,蜻蜓盤旋而上。雖不見人影,但其中游走的閒情逸致滿溢,像極了初夏。

立夏,追閒情、盡雅興


一個精緻嬌豔,一個寬闊澄碧。紅無需多,只需一點,便映得“綠”也動人,多了絲餘情,直沁到人心坎兒裡。

時光,憑個雅興就能消磨,日子,卻要用份真心鄭重地過。接著,只需靜待熱烈的盛夏走近。彼時,再用盡力氣,恣意快活。

- 特別鳴謝 -

圖一 |張志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