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會成為阻礙大都市圈快速發展的攔路石嗎?你覺得呢?

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基本已經確定了,基本就是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如今的方向已經定了,但是確實大都市圈都普遍存在了一個問題:房價過高。不僅僅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周邊都是這樣,那麼高房價會阻礙人口流入大都市圈嗎?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房價高低的最重要決定因素還是資源配套情況,當然包括未來資源配套情況

高房價會成為阻礙大都市圈快速發展的攔路石嗎?你覺得呢?

城市圈都有一個核心城市

第一、對於大都市圈來說,房價高低不僅僅要看現在(資源配套),還要看未來發展。為什麼大都市圈的房價如今這麼高?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就是,這些都市圈的規劃已經批覆或者正在實行中。說白了,如今都市圈的高房價其實也是很多人對於未來這個區域的一種預期,可以理解為一種長期投資。介於我國長期投資的穩定性和發展的相對確定性,拿如今的價格去買未來5-10年的潛在收益是很多人都會去做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國家戰略規劃涉及到的地區,比如:大灣區、雄安新區等房價突然就可以從幾千飆到幾萬的根本。說句實話,我國的特色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而且這種風格已經滲入到各個地方。

第二、作為大都市來說,未來產業分工和產業遷移是必然。大都市圈成功的前提就是,都市圈範圍內產業互補、產業分工明確。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發展,很多大都市內的一些產業,比如:勞動密集型產業等是要向周邊城市進行轉移的。而這些產業也不可能不存在,立馬淘汰掉,自然也就有產業分工。一般來說按照發展規律來看,越是中心圈的城市產業越發達,優質資源越聚集,對於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

高房價會成為阻礙大都市圈快速發展的攔路石嗎?你覺得呢?

毫無疑問我國已經進入大都市圈發展階段

第二、目前來看大多數的都市都是屬於虹吸階段,這點不可避免。還是上面講的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特色,被數次證明是正確的。包括改革開放一樣,也是先是東部沿海和南部地區發展起來,後來到了中西部地區一樣。如今的大都市圈也是幾乎將幾乎所有的政策、資源、人才向中心城市堆積,等到大都市真正起來了之後,產業升級完成,產業分工也就會顯現出來。如今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基本上就是產業分工後的雛形。比如:上海是金融中心,無錫和東莞是製造業中心等等,大都市圈內大家各司其職,共同發展。

人口流入到大都市圈是一種自然現象,房價或會成為阻礙

第一、幾乎我國大都市圈的城市房價都屬於高的,這點不用迴避。高房價帶來的高消費、高房租、高成本等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顯現,尤其對於本身產業和經濟實力不足的城市來說,高房價已經成為變相趕走人才的利器。這點很多城市已經意識到,所以從2017年開始各大城市“搶人大戰”已經爆發,幾乎涉及到了所有的一二線城市。起碼說明了一點,人才在城市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得到全部認同。

第二、房價高的問題很複雜,但是解決住房問題必須是各個城市的當務之急。對於大多在城市生活需要租房的朋友來說,一個合適的住房才是事業開始的起點。雖然說不少城市有公租房、廉租房提供,但是這些根本不足以解決大多數人的住房問題。要麼是申請條件過高,要麼是數量有限。住房問題確實是每一個城市必須解決的,如果是真的需要人才的話。

高房價會成為阻礙大都市圈快速發展的攔路石嗎?你覺得呢?

伴隨著都市圈的發展,高房價是不是要停下等等?

第三、大都市圈真正吸引人的根本還是本身的資源配套情況(包括產業和經濟等)。前幾天跟朋友一塊吃飯,提到一個朋友在北京過著北漂的生活很是難過。朋友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們不回來?原因很簡單,對於如今很多在北上廣深的朋友來說,不是他們不願意回來,而是他們回來後沒有合適的工作。比如:軟件開發和遊戲開發這樣的工作,如今產業比較齊全的還是在一線城市,他們回到二三線城市幹什麼?根本沒有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這也是大都市圈吸引人才的一個縮影而已,還有其他很多方面都是這樣,有些職業或者工作只有在大都市圈才能實現。比如:在新疆、西藏單單靠送美團外賣能月薪過萬嗎?肯定是不能的。

綜上,不可否認大都市圈的高房價會抑制一些產業和人才的流入,但是按照趨勢來說這種情況是不會變的。只是希望在人才流入的時候能夠真正的享受到足夠的尊重和合適的居住條件。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和經濟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