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反对招安,鲁智深支持,林冲沉默,施耐庵为何如此安排?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行侠仗义,侠肝义胆,受到很多英雄好汉的敬佩。他原本在陕西西安老种经略府下当差,后来小种经略继承了父亲的职位,鲁智深受任于老种经辅助小种经略,官任提辖,人称鲁提辖。后来史进前往西安寻找自己的师父王进,与鲁智深在大街上相遇,准备到酒馆里喝酒,刚走没几步,又遇到了在街巷里卖狗皮膏药的打虎将李忠,因为史进曾经受教过李忠两天功夫,便也算是半个徒弟,便邀请李忠一起前来饮酒。李忠再三推拦也执拗不过二人,便一同前往。

武松反对招安,鲁智深支持,林冲沉默,施耐庵为何如此安排?

继而三人一起喝酒,在酒馆旁边看到被人欺负的弱女子金翠莲,鲁智深向人打听事情经过,得知是关西的卖肉的郑屠夫强抢民女,逼迫金翠莲,还恶打其父。鲁智深顿感不平,他对史进和李忠说拿出银两帮助这无辜的女子,史进拿出所有银两只留下前去寻找师父的盘缠,而李忠扭扭捏捏只拿出二两银子,让鲁智深十分感到恼怒。鲁智深生平最喜欢那种为人直爽,仗义疏财之人,所以此后对李忠很是瞧不起。从这儿也能看出鲁智深的性格,既仗义又豪爽。

再来说鲁智深给了金翠莲一些银两后,让她去谋条别的生路,自己跑到郑屠夫的卖肉摊,三拳打死了他。从此不得已要在江湖上跑。辗转来到大相国寺,寺中的方丈收留了鲁智深,给了他一份差事,鲁智深结识了豹子头林冲,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结拜兄弟。为了兄弟,鲁智深两肋插刀,万死不复,给林冲打官司,护送发配沧州的林冲,还在野猪林救下了差点被董超薛霸二人害死的林冲。

武松反对招安,鲁智深支持,林冲沉默,施耐庵为何如此安排?

鲁智深准备把董薛两个小人杀害,以免后患,林冲却从中阻拦,还向二人告知是大相国寺的鲁智深救了他,结果董薛二人跑回高俅身边,告了鲁智深的状,让鲁智深再也不能回去了,逼得鲁智深无路可走浪迹天涯。林冲这番作为,可以算得上是恩将仇报了,这里也能看出林冲是一个不懂得报恩,冷漠自私的人。

之后林冲和鲁智深一前一后都来到了梁山,可在梁山上,两人并没有像以前关系那么好,鲁智深则与武松结交为兄弟。等到宋江向大伙提出关于招安的事情,武松第一个站起来反对,鲁智深为了挺兄弟第二个站起来,可林冲做为梁山元老,自始至终都没有站起来表示支持鲁智深,甚至始终都是沉默的。

武松反对招安,鲁智深支持,林冲沉默,施耐庵为何如此安排?

作为梁山上当初火并王伦后来又支持宋江的人,林冲在梁山地位非凡,也许只要他一个支持,招安计划就不会实施,毕竟他也是在梁山有地位的人。他的态度更让人看出了鲁智深当初肝胆相照对待他不值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令人寒心的场景?或者说施耐庵为何如此安排?首先武松和鲁智深都是对官府断了念头的人,鲁智深当年原本是小种经略相公门下的提辖,按宋朝时候的经略府掌管一州的军事调度,提辖这个官职已经不算低,而鲁智深毫不犹豫为了金翠莲打抱不平,丢官之后浪迹天涯也从来都潇洒自在。反观林冲,当初高衙内调戏林娘子,他为了保住自己的仕途,甚至劝阻鲁智深,说鲁智深打了高衙内的话“面子上须不好看”。这就知道林冲是个很在意仕途的人,不像鲁智深武松那么坦荡放得开。

武松反对招安,鲁智深支持,林冲沉默,施耐庵为何如此安排?

另外,看过杨志向宋江提出攻打青龙山的那个章节的人就知道,在这里林冲和鲁智深二人相见了,鲁智深仍然对林冲很是关切,他询问到林冲家里的事情,结果林冲说到自己的娘子被逼上吊,而家中的老人也被高俅关进大牢害死。的确,失去亲人的悲伤很大,可林冲明显把气都撒到了鲁智深身上。认为自己被他揭了伤疤,可是鲁智深其实只是情真意切的关照而已。奈何鲁智深真的将林冲当兄弟,林冲却小肚鸡肠与鲁智深产生了距离。林冲一心想要回到过去,走自己的仕途,而鲁智深只是坦坦荡荡,潇洒自在,与武松两个宁可在杭州出家归隐也不接受朝廷封赏,施耐庵写武松反对招安,鲁智深支持,林冲沉默,其实在此时此刻,众人已经分道扬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