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維開幹激光電視,中國隊主導全球技術走向

創維開幹激光電視,中國隊主導全球技術走向

2005年的愛知世博會上,索尼500平米激光電視震驚世界,三菱幾年後更推出了65和73寸兩款消費級產品,激光電視這個全新的品類,被很多人認為是日本未來領跑彩電產業的殺手鐧……

也正是在那一年,站在CRT(顯像管電視)與LCD交叉路口仰望日本的中國彩電廠商們,也深深的記下了“激光電視”這個名字。

在隨後的很多年裡,他們在探討未來電視技術方向時,“激光電視”也一直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對於它,有的企業堅定追逐,海信、長虹都為“激光電視”投入了巨量資源,也有的擺明車馬抵制,其中,創維正是“激光電視抵制陣營” 中表現最為強烈的那一個。

“激光電視就是翔!”這是他們在2015年“OLED未來產品高峰論壇”上的吶喊,作為LG在中國最緊密的合作伙伴,創維在技術方向上與LG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同時,更用“激光電視終結者”的自稱來宣稱自己是最為堅定的OLED簇擁。

但是,具有戲劇性的是,今年年初,一款創維的激光電視也悄然出現在了市面上——或許是基於之前的言論,創維對於這個市場動作非常低調,對此款產品介紹少之又少,但對於中國電視產業來說,它卻著實是件數一數二大事!

創維開幹激光電視,中國隊主導全球技術走向

雖然這或許只是市場大勢下創維一個迫不得已的舉動,但是,它促成了中國電視企業難得達成的“一致”,更是第一次,讓中國企業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抱團”,在一起主導全球性彩電技術的走向。

從“追隨”、“仰望”到“抱團”、“主導”,“激光電視”或許正是中國彩電產業這些年來迅速發展的最好寫照,“主導市場”、“建立標準”、“制定規則”這些往日離我們很遠的話題,第一次,離我們這麼近!

“黑轉粉”的驅動力

創維的“黑轉粉”,或許並非他們短時間內做出的決策,在近年間,他們已經逐漸減少了對激光電視的抵制聲量,而他們的老大哥LG在今年CES上推出激光電視的動作,或許正是讓他們開幹激光電視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電視領域,一項技術或一種產業趨勢,他們的涉及面,遠比一般人想象的複雜得多,它不僅涉及了巨量的研發資金、人員成本,更涉及了產業鏈上巨大無比的利益鏈條。

比如說,從LCD時代開始,屏幕就是電視的核心競爭力,佔到總成本的70%以上,這給了面板企業極大的話語權,OLED主要掌握在韓系廠商手裡,Samsung Display控制著小尺寸市場,LG Display把持了大尺寸產能,2017年8.5代生產線就可以月產6萬片,去年更達到7萬片,單是在面板一域所涉及的利益,都超過數十億。

創維開幹激光電視,中國隊主導全球技術走向

創維站隊的背後,充斥著OLED和激光電視的激烈搏奕。作為一個以內銷為主的彩電廠商,創維一直與LG有著較為一致的訴求,背靠LG,憑藉常年的合作關係,不僅在技術領域能夠得到傾斜,在面板領域,也必然較國內競品更有成本優勢。

然而,激光電視作為換代顯示技術,擺脫了面板依賴,可以完全不受限制的生產超大尺寸電視——在高端市場,激光電視的品類優勢分外突出,而且尺寸越大對OLED等其他技術的成本優勢越明顯。

隨著海信等中國企業的重金投入,激光電視技術迅速成熟,其市場也從科普期快速跑入了導入期,釋放出了巨大的高端市場——其潛力讓制定OLED標準的LG都跟了進來,創維的“黑轉粉”,或許並沒有那麼讓人難以理解了。

“寒冬”中的唯一增長點

市場成績,或許是打動創維、LG最關鍵的因素。近年來,無論中國本土還是全球的彩電市場,都在寒冬遊走,而表現搶眼的,只有激光電視一枝獨秀。

2017年中國彩電的銷售額達到1630億元,增長4.5%,但4752萬臺的銷量同比下降6.6%,為過去15年的最低點,2018年4774萬臺的銷量雖然略有增長,但銷售額又回落到1490億元,說明液晶、互聯網和智能概念所帶來的勢能已經消耗殆盡。

而激光電視的漲幅卻讓人驚豔,2017年總銷量7.1萬臺,較2016年增長226%,去年更是暴增至41.5萬臺,尤其是第一季度,在液晶電視銷量同比巨降14.9%的情況下,激光電視逆勢上漲182.9%,特別是80寸以上的市場,激光電視銷量份額突破60%,正成為市場的中流砥柱。

早期制約激光電視發展的因素都不存在了,消費者對超大屏幕的迷戀放大了激光電視的所有優點,形成了對現有電視的全面補強。

現在的電視消費有一個明顯特徵,就是小尺寸電視銷量下滑,65寸以上大尺寸產品卻逆勢增長,特別是85寸電視,去年銷量增加了298%,這正是激光電視最有優勢的區間,而且激光電視消費沒有明顯的區域差異,以去年3月為例,一線城市銷量同比增長高達987.5%,四線城市也有600%。

電視與手機一樣,推動產品更新的一個主要方向是屏幕尺寸,有數據顯示,過去10年,中國電視消費的平均尺寸增加了160%,而且還在加速。而未來10年增長的160%裡,激光電視或許會貢獻其中很大一部分。

此外,反射光護眼、擴展空間大、功耗、壽命、抗光性等多方面的優勢,讓激光電視具備了佔領消費者心智的一切條件,未來,很可能如5G之於手機那樣,引發電視行業全面的產品換代潮。

“中國隊”抱團,未來博弈搶佔一流優勢

“三一”定理,被眾多品牌研究者奉為經典,其主旨如下:

一流賣標準,

二流賣產品,

三流賣服務。

後兩者作為我國在全球經營中的“主營業務”,並不少見,而前者則是鳳毛麟角,作為中國製造業的風向標,電視這一回無疑走到了前面。

科技部2012年印發的《新型顯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就強調,中國激光顯示是最有可能領先國際水平,要求重點佈局激光顯示產業鏈關鍵技術及產業化,以高性能半導體激光器為主要突破方向,目前中國已經在氮化鎵襯底材料、半導體激光器、外延生長技術和器件工藝與規模化、半導體激光器自動化封裝工藝等方面佔據了優勢。

與此同時,在三星、索尼、LG等國際品牌踟躕不前時,海信等中國品牌在“激光電視”領域進行持續性的研發投入,不僅完成了反超,還構建了越來越多的技術優勢。像海信,就已將激光顯示技術做到了三色,100%達到了BT.2020標準。

今年年初,16家激光電視產業鏈企業在北京已形成聯盟,宣佈在技術、產品、渠道、服務等多個層面團結合作、集中發聲,共同推動激光電視市場的快速普及。也正開始為激光電視制定全球標準。

隨著創維的入局,中國隊陣營將得到進一步夯實,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未來的顯示技術領域,中國也必將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