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錘定音?經典二審當庭釋放案件,教會我這些…

刑事案件一審判決後,被告人不服上訴,進入二審。然而大家都內心清楚,二審改判幾率極低,因為在一審階段,事實證據都被公安機關搜查清楚,法官也根據這些事實證據和法律條文依法判決。除非有推翻原判決的“新證據”,否則二審改判真的很難!但也並不是不可能,不能一概而論,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判例情況,大體瞭解一下刑事案件二審改判率的基本情況。下面一起了解一下這則二審改判的經典案例:

一錘定音?經典二審當庭釋放案件,教會我這些…

案情回顧:蒙城縣人民法院以張某某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作出一審判決,以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等十項罪名,一審判處第一被告首犯張某某有期徒刑二十年、第二被告來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其餘10名黑社會性質組織成員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不等。

張某某、來某某等十二人全部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書認定張某某等人不構成黑社會性質犯罪,來某某等多名上訴人僅構成尋釁滋事等輕罪並因羈押時間超期當庭釋放。

一錘定音?經典二審當庭釋放案件,教會我這些…

案情分析:該案從偵查到感覺,歷時兩年多,引起該市公檢法的高度重視,從證據,證人,法醫鑑定,視聽資料等方面對張某某,來某某的罪名進行控訴,公訴雙方進行激烈的爭辯。據瞭解,庭審時,律師緊扣黑社會犯罪的四個特徵全面詳細論證本案不構成黑社會犯罪,並在庭後提交二萬字的書面辯護詞,律師主要從本案的定性作出論證堅決認為不構成黑社會犯罪。上訴後歷經一年六個月,二審法院最終採納了辯護人的意見,認為本案不符合黑社會犯罪“非法控制”這一最本質、最核心特徵,判決撤銷蒙城縣法院判決,改判黑社會犯罪不構成。

黑社會犯罪的四個特徵主要是指

(一)組織特徵:形成較穩定的犯罪組織,人數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幹成員基本固定;

(二)經濟特徵: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

(三)行為特徵: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

(四)危害性特徵: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或者縱容,稱霸一方,在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響,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

一錘定音?經典二審當庭釋放案件,教會我這些…

國家嚴厲打擊黑社會犯罪,對於黑社會犯罪期間所犯罪行數罪併罰!目前對於黑社會犯罪,各地司法機關毫不動搖地貫徹依法嚴懲方針,司法實踐中黑社會犯罪能改判無罪的極為少見。本案二審改判無罪,是律師與被告人的成功合作,更是法院對審判工作的嚴謹,以及貫徹罪刑法定原則,根據法律解釋和法律條文,衡量罪與非罪的標尺,實現公正審判。

有任何法律疑問或者需要法律幫助,關注我們,私信諮詢,有專業的律師為您免費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