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公安刑偵大隊民警魯耀祥:魯工辦案 一錘定音

上虞公安刑偵大隊民警魯耀祥:魯工辦案 一錘定音

部隊裡有一種神秘存在叫“兵王”,師長見了也要叫一聲“班長好”,在紹興市公安局上虞區分局,魯耀祥就是“兵王”一樣的存在。

今年51歲的魯耀祥,從警校畢業參加公安工作起,一直堅守在刑偵一線。歲月讓他兩鬢斑白,卻抑制不住他對辦案的熱情,一年365天,除了外出調查取證,幾乎每個晚上都在單位加班。他熟諳刑偵審訊藝術,注重案件深查細挖,被領導和同事公認為該局刑事案件偵辦的“定海神針”。“魯工在,最難的案子心裡也不慌”“魯工辦案,一錘定音”,更是成了大家的口頭禪。。

刑偵要有盯勁和韌勁

魯耀祥辦案,注重案件的深查細挖。在他看來,辦刑事案子就要有一竿子到底的盯勁和韌勁,“把案子徹底查清楚,讓犯罪分子徹底悔過,他們出來後才會走上正道。”

2016年11月,上虞區發生一起在建工地電梯電腦板被盜案,總計十餘部電梯電腦板被盜。警方偵查後,鎖定李某、王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並於 12月13日抓獲兩犯罪嫌疑人。正當同事們鬆一口氣,認為案件已經告破時,作為主辦民警的魯耀祥卻敏銳地認為,案件還沒有結束。

“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專業,極有可能是慣犯。” 通對案件進行串並分析,警方發現犯罪嫌疑人曾在省內多地流竄,所過之處均有電梯電腦板被盜發生。上虞警方向上級公安機關彙報案情後,此案被列為公安部督辦案件。一場歷時一年的專案辦案開始了。

然而,案件審訊異常艱難。犯罪嫌疑人李某身份信息虛假,兩人除交代上虞所作案件,始終不肯交代有其它犯罪事實,也拒不交代所盜電腦板的下落。經過長達半年的查找,上虞警方找到了大量被偷的電腦版,收贓的兩名犯罪嫌疑人也被一併抓獲。與此同時,警方也最終查實了李某的真實身份信息。一個以牛某(化名李某)為首的全國流竄式盜竊團伙浮出水面。

即便如此,犯罪嫌疑人牛某、王某仍以零口供抗拒審訊。“你不交代沒關係,我有辦法讓你認罪伏法。” 魯耀祥帶著專案組,全面查找牛某等人活動軌跡,併發函給當地公安機關,查詢電梯電腦板被盜信息。藉助衛星地圖的辨認查找,100多個犯罪現場被梳理出來。“你想牢底坐穿,還是坦白從寬?”在強有力的證據面前,犯罪嫌疑人牛某心理防線徹底奔潰,開始竹筒倒豆子般的交代了犯罪事實。

口供突破,當務之急是固定證據和追贓。魯耀祥和同事們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先後赴山東、福建、廣東等20餘省調查核實、查追贓物,歷時180余天,行程20萬公里,最終查明該團伙自2007年以來流竄全國27省專門盜竊在建工地電梯電腦板的犯罪事實,共查證案件158起,總案值2261餘萬元,追回贓物、贓款總價值400餘萬元。

後經法院審理,主犯牛某被判無期徒刑。此案時間跨度長、涉及範圍廣、打擊處理重,充分彰顯了上虞刑偵的辦案水平,受到省公安廳領導高度肯定。

像造房子一樣辦案子

“辦案就像造房子,動手前需要縝密規劃。”從事刑偵工作30年,魯耀祥對偵查辦案有著自己的感悟。

魯耀祥說,一件案子到手上,首先要熟悉案情,明確偵查目標,然後再具體考慮怎麼辦,朝哪個方向辦。在心裡構建出一個框架,相當於在心中畫好了一張房子的結構圖紙,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數。當然,在偵查過程中,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修正。

2007年,上虞一鄉鎮發生系列性工業原材料被盜案件,總價值近100萬元。當地派出所接到報案後,陸續抓獲15名犯罪嫌疑人。但由於案件沒有深查細挖,致使案件在移送法院起訴後,大多數犯罪嫌疑人均有漏罪,有的被輕判,有的一放了之。時間到了2012年,檢察院在批捕涉嫌盜竊的孫某等人一案時,對劉廷某等人盜竊案進行立案監督。

此案時間跨度長,案犯多達20餘人,加上案犯均系安徽人,同案犯都看過案件判決書,證據大多已經固定,反偵查意識強,很難再由案犯配合指證。派出所押回重審失敗,繼續查證非常棘手。爛尾案件到了魯耀祥手裡。如何突破僵局?魯耀祥在熟悉案卷後,確立了全案查清、全員歸案目標,制定了“掌握主動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邊打邊摸、邊摸邊打”的辦案思路。

2012年4月12日,在合肥監獄服刑的劉廷某被先行押回重審。然而,劉廷某零口供可訴的只有3萬元,距離被監督的16萬元差距甚遠,且劉廷某拒不交代並對抗審訊。劉廷某不交代,魯耀祥也不急,他設定方案,接著抓捕了已刑滿釋放的孫某峰和孫某輝,但審訊結果依然是零口供。

魯耀祥修正偵破方案,利用劉廷某家屬來訪,告知其法律、政策及後果。同時,盡最大努力抓捕餘犯,增加在押人員心理壓力。不久,漏罪案犯孫某舉、孫某生、楊某分別從遼寧、江西等多所監所押回上虞。在對孫某舉、孫某生、楊某審訊的同時,魯耀祥將家庭牽掛明顯的在押人員劉某西作為重點突破口。

一系列的巧妙佈局,劉廷某等人餘罪案終於柳暗花明,劉廷某等人查證案值均在10萬元以上,且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移送法院起訴後,漏罪案犯得到了法律應有懲罰。

把審訊當作一門藝術

刑事偵查是偵查人員與犯罪嫌疑人鬥智鬥勇,以達到案件偵破目的的一門藝術。作為偵查階段的重要環節,偵查訊問同樣是一門藝術。對魯耀祥而言,審訊這門藝術關鍵在於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狀態,弄清楚他們的犯罪起點在哪裡,案子差不多也就破了。

2011年某一天,上虞某村發生一起蹊蹺的食物中毒案,一家三口男主人死亡,兒子重度中毒,女主人輕度中毒。到底是誰下的毒?警方開展了周密的排查。排查結果,沒有可疑人員進出這戶人家,那隻能是自己人下的毒!

根據一家三口中毒的深淺,警方基本可以認定是女主人下的毒,畢竟即便是想下毒自殺,潛意識裡也會有所閃避。然而,沒有口供,沒有確切證據,一切只能是猜想。

在外圍調查時,魯耀祥瞭解到,女主人年輕時性格比較開朗,嫁給了同村的木匠,婚後也是和和睦睦。但在兒子出生之後,女主人性格變得沉默寡言,也很少跟鄰居來往。這中間會不會發生了什麼變故?

儘管女主人已被實質性控制,而且已在接受訊問,但接連幾天,魯耀祥的審訊是拉家常式的,根本沒有指向投毒案。一天,魯耀祥冷不防冒出一句,“你性格憂鬱,可能跟30多年前的那件事有關吧?”“30多年前?是啊,就是30多年前!”記憶的閘門打開,女主人終於和盤托出了下毒的真相。

原來,30年前,女主人因瑣事與丈夫大吵一架,但愛面子的她最終還是隱忍了,日子就這麼過下來了。這些年,木匠不再吃香,家裡條件也是每況愈下,女主人性情也發生了變化。“這個家就是給老東西亂七八糟搞壞的!”對生活越來越悲觀的女主人由此走向了極端。

至此,這起令人唏噓的家庭投毒案真相大白。

人物檔案:

魯耀祥,男,1969年5月出生,1989年7月畢業於浙江省人民警察學校,199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警30年,一直堅守在刑偵一線崗位。作為紹興市公安局上虞區分局刑偵大隊大案專案負責人,魯耀祥儘管年過半百,依然全身心投入刑事案件偵破。僅2005年以來,他累計破獲各類重大刑事案件百餘起,打擊處理犯罪分子千餘人,且無一人一案遺漏。為此,他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各類先進嘉獎30餘次,被評為全省公安機關刑偵破案能手,被聘為紹興市首屆刑偵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