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一線展現新作為——記臨夏州和政縣大幹溝村“第一書記”李來學

李來學到和政縣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已是第四個年頭。自2016年8月被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檯派駐和政縣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先後擔任新營鎮三坪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新營鎮大溝村擔任“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2018年10月選調到深度貧困村——梁家寺東鄉族鄉大幹溝村擔任“第一書記”工作隊長。

在脫貧一線展現新作為——記臨夏州和政縣大幹溝村“第一書記”李來學

四年來,他一如既往,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為幫扶村群眾擺脫貧困、走上致富路盡心盡力。2017、2018連續兩年,被評為臨夏州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先進個人、和政縣先進幫扶工作隊隊長。

抓黨建,促脫貧,凝聚合力

一個村、一個單位或一個鄉鎮就是一個小社會,群眾能否安居樂業,社會是否和諧穩定,主要在於村黨支部班子的政治修養、敬業精神和樹立在群眾中的威信。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精準扶貧工作重中之重,李來學深知此項工作對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性。他積極幫助村兩委班子完善和健全了各類管理規章制度、村務制度、黨務制度;制定了村級班子“一事一議”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務公開、確立民主決策、規範開好“三會一課”和村民知情大會及分社大會,村民的政策知會。在具體工作中,上級的各項決策部署能否全面貫徹執行,群眾政策知曉率提高了,黨員政治理論素養提升了。

在脫貧一線展現新作為——記臨夏州和政縣大幹溝村“第一書記”李來學

抓調研,理思路,規劃藍圖

一年之計在於春。為全面落實脫貧政策,李來學與村幹部一起帶領幫扶單位的工作人員深入農戶,李來學從村情實際出發,深入實地,進行調研,從三坪村、大溝村、大幹溝村的自然環境、組織建設、經濟發展、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各方面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走訪、入戶登記、建檔立卡,摸透任職村的自然條件、產業結構和集體經濟等情況,弄清群眾所需所盼所想所憂,完成了精準扶貧大數據建設,採集信息,並與村民反覆溝通、修改完善,制定了幫扶計劃,通過鄉、縣、州、省的驗收通過並予以實施。

在脫貧一線展現新作為——記臨夏州和政縣大幹溝村“第一書記”李來學

抓基礎,興產業,助民發展

他主動工作,積極彙報,為大溝3社4社和三坪1社重新改造提升通了自來水,完成大溝村道路硬化11.8公里,護路河堤2公里,便民橋一座,危房改造95戶,自來水入戶105戶,實現了大溝村全村道路硬化達到80%,全社群眾安全飲用水管網覆蓋95%的農戶。按照州縣的統一部署完成三坪村老村莊危房改造,150戶羊棚修建,280戶院落硬化,老村莊道路硬化3.8公里。隨著116戶建檔立卡戶的異地搬遷,三坪村的村民在這個美麗的新農村裡過著嶄新、幸福、安康的生活。

在脫貧一線展現新作為——記臨夏州和政縣大幹溝村“第一書記”李來學

在產業扶持中,他注重利用自然條件及自然資源優勢,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養殖業及加工業,帶領貧困村群眾走上致富道路。依託雲發養殖有限公司和復興厚醫藥產業園的帶動,以養殖大戶為引領,利用扶貧資金髮展小規模養殖,動員能人帶頭,成立了寧河農業合作社及寧河農業生態園、建起了農家樂,讓農民得到了實惠,增加了收入,也給全村老百姓致富做出了榜樣。

在脫貧一線展現新作為——記臨夏州和政縣大幹溝村“第一書記”李來學

抓實事,幫急難,情暖民心

為解決群眾進城趕集路遠交通不便購物難的困難,李來學積極聯繫協調,創新幫扶模式,牽頭髮動三坪村的幫扶單位職工捐款捐物,在短短一星期就籌集愛心資金2萬餘元,購置生產生活用品40餘種700多件,在三坪村村委會建成一座30平米的“愛心超市”,並幫助村集體制定超市幫扶規章。

和政的冬天冷得早,雪下的也早,來到大幹溝村後,李來學看到孩子們在雪中穿著單衣上學,就積極與幫扶單位和企業銜接,為大幹溝村小學(保暖內衣70套、羽絨服288套)、山坪小學(250套)、二十里鋪希望小學(89套)、松鳴鎮中心小學(106套)捐贈價值14萬餘元的羽絨服803套,讓孩子們穿得暖暖和和的上學。

在脫貧一線展現新作為——記臨夏州和政縣大幹溝村“第一書記”李來學

去年7月份,大雨導致山洪暴發,大幹溝村受災嚴重,李來學不顧個人安危,和村幹部一起排查災情,疏通水路,排除安全隱患,為村民搭建安全帳篷6頂,對存在險情的道路、滑坡山體,及時組織村幹部工作隊拉起了警戒線,組織村民租賃剷車對塌方道路進行了及時疏通。為使鄉親們儘快渡過暴洪災難,李來學多方協調,聯繫賽菲奴鞋業,為新營鎮山城村、大溝村,松鳴鎮中心村、大山莊村,梁家寺大幹溝村、山坪村等三個鄉鎮六個自然村的困難群眾捐贈1000雙鞋,價值近20萬元。

村民的事無小事,只要村民有難,李來學都會盡心盡力地去幫助解決。去年底,大溝村一社村民馬團一拜患小腦扁桃體畸形,致使右手發生病變,在州縣醫院無法手術的情況下,李來學急村民所急,想村民所想,積極幫助病患家屬聯繫甘肅省人民醫院,聯繫大夫,聯繫床位,讓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成功了,李來學與村民的心聯結得更緊了。

在脫貧一線展現新作為——記臨夏州和政縣大幹溝村“第一書記”李來學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幫扶工作中,只要能與老百姓心貼心,老百姓就能認可你,就能相信你,有了信任就有了攜手合作、就有了脫貧致富的希望。”李來學說道。

“第一書記”不是一個稱謂,而是一種責任,以實際行動宣傳好、落實好黨的惠民政策,為當地百姓排憂解難、取信於民,使“精準扶貧”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正是有了這種樸素的想法,“扶貧”工作中才有了老百姓的認可,困難戶家庭才有了幫扶所帶來的變化。

在脫貧一線展現新作為——記臨夏州和政縣大幹溝村“第一書記”李來學

時光荏苒,一晃四年過去了。看到現在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水泥路通到了家門口,自來水引進了院子,危舊房得到改造翻新,很多群眾還住進了新農村,農業合作社也辦起來了,網絡入村......看到這些,想到過去,灑下的汗水是初心,埋下的種子叫理想。他覺得這幾年為幫扶工作所付出的一切,都值了。


文 字:高 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