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縣:持續堅持走村幹部職業化之路為鄉村振興戰略儲備後備力量

一、規範管理,嚴格任職條件。村(社區)婦聯主席年齡在55歲以下,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備正常履行職責的心理身體條件;新選任村(社區)婦聯主席年齡一般在45歲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後備人選,年齡一般在40歲以下,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後備人選按不少於1:1比例進行儲備培養;村(社區)婦聯主席教育培訓由縣婦聯、縣衛生健康局牽頭,具體負責任職培訓和年度輪訓;村(社區)婦聯主席享受村幹部報酬、村幹部績效考核工資,逐步建立正常增長機制;村(社區)婦聯主席在村“兩委”班子領導下開展各項工作,具體履行村(社區)婦聯主席婦女工作和衛生健康工作職責,進一步明確了任職資格,全面加強和規範了日常管理。

二、全面摸排,掌握底數“家底”。重點圍繞“婦聯主席與計劃生育專幹分設”、“年齡在55歲以上”、“年齡在55歲以下,高中以下學歷”“作用發揮”等情況,對全縣126個村(社區)婦聯主席,縣、鄉鎮、村(社區)三級組織專人,進行了三輪調研摸排。截止目前,婦聯主席與計劃生育專幹分設20個村,年齡在55歲以上17個村,年齡在55歲以下,高中以下學歷的52個村,達到任職條件的37村,為調整撤換工作奠定基礎。

三、“選”“聘”結合,拓寬選用渠道。由鄉鎮黨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逐村(社區)分析。村(社區)婦聯主席擬任人選,優先從村級後備力量或者本村高中以上學歷,45歲以下的優秀婦女中選舉產生;村(社區)上沒有婦聯主席合適人選的,縣上通過發佈招聘公告、集中報名、筆試、面試、資格聯審等環節,以公開招聘的方式,從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高校畢業生中集中選聘村(社區)婦聯主席,拓寬選用渠道,有效解決“矮個子中拔將軍”的問題。

四、靠實責任,穩步有序推進。村(社區)婦聯主席調整撤換工作鄉鎮黨委是負“第一責任人”責任,縣委組織部、縣婦聯、縣衛健局加強指導和督促檢查,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按計劃推進,穩妥有序開展。鄉鎮嚴把任職資格關,確保任職資格不變通,任職條件不降低。對新任的村(社區)婦聯主席,嚴格按照候選人縣級聯審制度,鄉鎮嚴格初審,縣級聯審單位全面審查涉刑、涉黑、涉惡、涉毒、涉賭、涉黃以及有前科劣跡、有汙點等方面的情況,堅決把好“入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