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那時候的愛情,為什麼就能那麼簡單。

幾十年前,一部豆瓣8.5分的《戀戀風塵》道出了50後人們的愛情。

這是侯孝賢在《童年往事》之後一年就拿出手的作品,然後再過三年拍出《悲情城市》,所以1985年到1989年無疑是侯孝賢最巔峰的時期。

《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算得上是“姐妹篇”,兩部電影都是關於年輕人的故事,而且同是真實改編。

前者是來自侯孝賢的個人回憶,後者是來自編劇吳念真的個人經歷。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幾十年前的幾十年前,剛剛初中畢業的吳念真放棄念高中,直接去到臺北找工作。他什麼都嘗試去做,甚至還連老闆全家的衣服都要洗,日子是過得相當不容易的。

大約一年後,和他青梅竹馬的女孩阿真也來到了臺北。據他本人描述,在他們老家,雙方父母就已經稱對方為親家了。雖然他和阿真沒有明確雙方關係,但兩人在臺北互相照顧,他們早已經擁有彼此。

後來,吳念真要去服兵役,阿真就用近半年的薪水,買了一千多個信封和郵票,並寫上自己的地址,讓他揹著去當兵。

吳念真一去就是兩年,等他準備回去的時候,卻得知了一個心碎的消息——他永遠地失去了阿真。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暴曬在一旁的寂寞,笑我給不起承諾。吳念真回想起來,其實只能怪自己沒有給對方一個承諾,人家也沒有義務等待。

痛苦不堪的吳念真開始寫小說,用文字宣洩自己的情感。妹妹在幫他投稿的時候,把原來“文欽”的名字改成了“念真”。沒想到他的稿子直接被用了,筆名也不好改了,索性就叫吳念真了。

“吳”是“勿”的諧音,意思就是“勿念真”,不要思念阿真。他就用著這個名字,成為了臺灣著名的作家、編劇、主持人。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難怪有著相似經歷的侯孝賢會選擇拍這個故事。看過《童年往事》的觀眾都知道,他年少時也喜歡一個女生,電影裡叫吳素梅的那個女生,一句話就激勵了他去參加大學聯考。只可惜他沒考上,去了服兵役,吳素梅也搬家去了高雄,估計是再也沒見了。

然後,侯孝賢繼續找來飾演吳素梅的辛樹芬,讓她出演女一號阿雲,其原型就是阿真。沒想到吳念真看到辛樹芬時嚇了一跳,說她真的挺像阿真的。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童年往事》的選角標準來說,辛樹芬也應該很像侯孝賢的初戀才對,怎麼兩個人的初戀長著同一張臉?

只能說,他們哥倆喜歡的女生都是那時典型的臺灣女孩子,而辛樹芬的正好代表了那時臺灣女孩子的典型氣質。

幾十年後再看侯孝賢的電影,可以發現,他確實沒選錯人。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以吳念真本人為原型的男主角阿遠,由王晶文飾演。王晶文在演完電影后真的和阿遠一樣,去了金門服兵役,退伍後成為了一名資深體育記者。遺憾的是,2013年2月26日,王晶文因心肌梗塞去世,僅僅享年51歲。

《戀戀風塵》,也成為了他人生中唯一一部電影作品。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兩位主角都是演戲經驗不多的演員,所以侯孝賢完全不用對人物的特寫鏡頭,最多就是用中近景。

得益於導演與非職業演員合作的經驗,辛樹芬和王晶文的表演才顯得真實而自然。

不像現在的青春愛情片,他們沒有任何的親密戲份,沒有親吻,甚至都沒有牽手。最多就是阿雲去照顧生病的阿遠,已經是兩人最為親暱的畫面。

那時候的愛情,就是能這麼簡單。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本來電影還應該有阿遠和阿雲一起寫信的部分,就是當年阿真給吳念真買來信封和郵票那件事。如果拍出來,就是阿雲寫信封寫到睡著,阿遠也在幫忙寫,畢竟一千多個信封,那時不能直接打印地址,只能手寫。之後阿遠替入睡的阿雲蓋上被子,第二天兩人揮手告別。

侯孝賢沒有用吳念真真實的情形,不過他在電影裡給阿遠與阿雲的告別花了不少心思。

先是阿雲給阿遠做衣服,單獨給了阿雲一個鏡頭,暗示她對阿遠的愛意。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緊接著來到醫院的一幕,阿雲背對著鏡頭沉默,說明她阿遠要去當兵這件事對她影響很大。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然後改衣服,對面房子失火一片混亂,阿雲卻全然不顧,一心只想幫阿遠改好衣服。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最後車站告別,兩人相視良久,一句話都沒說,就這樣默默地再見。辛樹芬在這裡顯示出了當職業演員的天分,隨著火車的進站,她的眨眼頻率不斷加快,這是一個人要掉眼淚的前兆。

過度解讀一下,這裡阿雲可能是在等阿遠的一句承諾。然而阿遠卻硬是一句話都沒說。等火車到站的時候,阿雲的眼淚已經憋不住了。辛樹芬也演出了淚眼朦朧的感覺。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別看侯孝賢的電影拍得大多都像散文,如果把一些片段連起來,還是依然具有故事性的。

人家阿雲都已經到你住的地方照顧你,幫你洗衣做飯,之後專門幫你做衣服,而阿遠在這中間做過什麼呢?

連一句像樣的關心或問候,哪怕一聲謝謝都沒有。

所以你知道車站告別的時候,阿雲為什麼是跑著離開,而不是目送阿遠嗎?

很大可能是,再不離開她的眼淚可就要掉下來了。她不希望阿遠看到她落淚。說不定她跑出車站後,就已經開始抱頭痛哭。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也許她以為,阿遠對自己並不是男女之前。

仔細再看阿遠的臺詞,他對阿雲的態度,更像是一種兄長的感覺。

比如他怪責阿雲喝酒的那段。旁人能看得出他是擔心阿雲喝太多,只是被“教導”的阿雲,當時大多不能感受到這是一種愛的表現。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阿遠沒有明確的表示,阿雲誤認為阿遠對自己是兄妹之情,也並不奇怪。

翻看《戀戀風塵》,其實也完全可以把電影看成是一個錯過的故事。

才15歲的少年阿遠,哪裡像現在的年輕人,遇到喜歡的女孩子就去追,還有著一大堆的撩妹套路。

他還沒有學會愛情的時候,偏偏遇見了一生中,最單純最美好的一次愛情。

全都怪我,不該沉默時沉默,該勇敢時軟弱,如果不是我,誤會自己灑脫,讓我們難過,可當初的你,和現在的我,假如重來過。看完《戀戀風塵》再聽林俊杰的《可惜沒如果》,莫名其妙地入戲。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多年以後,這段愛情大概只剩下吳念真遺憾的一句話。

我一輩子沒有拉過她的手。

慶幸有侯孝賢,還把這段感情變成了一部《戀戀風塵》。電影沒有故意煽情,但卻充滿了真情實感。每個人都有刻骨銘心的記憶,但能變成影響流傳千古的影像的,又能有多少?

後來,阿遠終究會學會,如何去愛。

只可惜阿雲,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永遠不會再重來。

有一個男孩,愛著那個女孩。

那時候的愛情,是《戀戀風塵》

阿公說,這是緣分,不能強求。——《戀戀風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