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弒母案:不宜拿極端個案去批判教育丨一週教育觀察

北大學子弒母案:不宜拿極端個案去批判教育丨一週教育觀察

年薪至少35萬簽下10名清華北大學生?海亮憋了個大招

日前,海亮發出的一則海亮教育金牌教練儲備人才招聘啟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按照招聘要求,應聘者的所學專業需要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五大學科相關專業,而且在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過全國金、銀、銅牌者或者在省賽時取得優異成績者。

4月21日,在杭州海亮大廈舉行的一場簽約會上,來簽約的10名同學都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在讀學生或畢業生,無一例外都有物理化學數學等學科的奧賽獲獎經歷。簽約後他們就將成為海亮高級中學的金牌競賽教練儲備人才。凡是簽約的儲備人才,在校時就有3-5萬/年的生活補助,實習期還有200-360元/天的實習津貼。畢業進入海亮高級中學工作後,海亮更會給出35-50萬年薪。(浙江新聞)

點評:

海亮教育的大手筆,目標再明顯不過,學科競賽,最後的目標無非還是清北等名校升學率。大家其實都一樣,不必過於標榜自己高大上,鄙視對名校的追求,也不必指責別人縣中模式。


深圳大學施行嚴進嚴出機制,317名研究生被退學,網友:做得好

近日有報道稱,深圳大學317名研究生被退學,其中未註冊218人,學習年限超期89人,成績不合格10人。對此,深圳大學做出相關回應,稱其中大部分系論文不過關導致。

有學生認為,“被退學很可惜”,但研究生有必要在學習期間強化自己,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的任務。更多的網友表示,杜絕有高學歷卻一肚草的社會現象,做得好!(深圳大學研究生院官網)

點評:

應該是深圳大學一次性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所以數字比較龐大,不過學校在出口把關上從嚴是真的,也是應有之舉。真正讓社會尊敬的是你真正的質量,大學要像個大學,從出口嚴把關開始。


8個省份發佈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傳遞出什麼信號?

4月23日,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發佈本省市實施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這意味著,高考綜合改革進入了由東部改革試點轉向中西部推廣的新階段。

根據公佈的實施方案,8省市的方案為“3+1+2”模式,即“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中國教育報)

點評:

此次方案與以前方案最大的一個變化之一就是“3+3”改成了“3+1+2”。因為一旦放任選擇,趨利避害是本能,孩子和家長“田忌賽馬”,物理成為棄選的主要科目。物理歷史二選一,不僅僅是為了保護物理這個重要的基礎科目,更是為了國家的人才培養,國家的未來。中美大戰背景下,事實清晰地告訴我們,未來國家之間的競爭,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本質就是人才的競爭,尤其是理工科人才。


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疑人被抓

4月26日,記者從福州市獲悉,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已經被抓獲。據接近警方的內部人士透露,吳謝宇於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通過網絡購買,三年來一直在國內活動。吳謝宇高中同學林毅(化名)回憶,吳謝宇成績很好,比較健談,想做的事就會很努力去做。他分析,吳謝宇平時太壓抑自己,所有事都用最高標準要求自己。父親離世等,也會對他造成影響。(新京報)

點評:

震驚中國的弒母案兇手在重慶機場落網了,此案因為兇手北大學子的身份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他作案的過程幾乎可以拍成一個驚悚電影,充分體現了他的高智商。近期此案的報道評論很多,必然涉及教育,但我堅信,實際情況是複雜的,我們不宜拿一個極端個案談一些普遍現象,比如說北大,比如對我國教育的批判等等。其實西方國家也經常出現類似極度驚悚的事件,總不能說成是教育的問題吧?

宜靜等案件真相,不過此事從一個側面提醒我們,成績好雖然重要,但一個健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從一個維度講,這個孩子可能也是一個“受害者”——他曾經也是一張白紙,看我們如何描畫,父母家庭與整個社會最後共同塑造了他。希望這類悲劇不再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