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作為世界著名的造星工廠,韓娛公司對藝人的培養和包裝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從韓國歸來的歌手如今已經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從第一代赴韓練習生韓庚、宋茜,到歸國四子鹿晗、張藝興、吳亦凡、黃子韜,再到“舞臺狙擊手”的王嘉爾......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這些從韓國偶像團體出道的中國藝人,回國以後都擁有超高的人氣,迅速成長為內地娛樂圈多棲發展的全能藝人。

韓流偶像成功的秘訣

洗腦的式K-POP風格

作為世界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韓國流行文化K-POP憑藉洗腦的電音元素風靡全世界。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動感跳躍的音樂舞曲,精細複雜的舞蹈動作,整齊劃一、對稱和諧的“刀群舞”,給人聽覺和視覺上的雙重震撼。

浮誇炫酷的服飾造型,製作精美的MV畫面,使得音樂更具感染性和觀賞性。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藝人定位差異化+組合式營銷

韓國流行樂壇一直以多人組合的形式聞名,像Super Junior、EXO最初建隊人數都達到了十多人。在一個團體中,有高音、rap、舞蹈擔當,也有負責耍酷和可愛賣萌的。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這種差異化的定位不僅促成了組合內部的優勢互補,同時也滿足了不同需求的粉絲群體。粉絲往往會因為一個成員進而喜歡上整個團隊,有利於團隊名氣的建立。

成熟造星體系+魔鬼式訓練

眾所周知,韓國娛樂公司有著嚴格的選拔標準和成熟的偶像培養體系。每個藝人在出道前都經歷了軍事化的魔鬼式訓練,從聲、臺、體、表,化妝造型進行全方位的學習和改造。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高強度高負荷的的體能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力量訓練提高舞蹈的柔韌力、靈敏力、爆發力、耐久力,保證藝人在舞臺的表演又快又穩。

失意歸國 意外走紅

受韓流偶像文化的影響,滿懷明星夢的中國青少年前赴後繼的奔向韓國做練習生。不少國內娛樂公司乾脆直接將旗下藝人送到韓國學習深造,“內地人氣偶像第一天團”『至上勵合』出道前曾到韓國進行特訓。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成為一個練習生或許不難,但不代表你就能夠成為偶像,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韓庚或者鹿晗。

從練習生到成功出道,需要經歷漫長又艱辛的練習生涯。由於每個人的自身條件不同,其練習生的週期也有很大的差異。短則一兩年,長的五六年甚至更久。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練習生就一定沒有出路。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相比韓娛圈快速更迭、趨於飽和的大環境,國內娛樂市場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一些在韓國出道沒紅的中國藝人,回國後反而意外爆紅。

歌手『張碧晨』2013年以組合 SunnyDays 成員的身份在韓國出道,2014年回國參加第三季《中國好聲音》奪得年度總冠軍開始走紅,成功晉級為實力女歌手。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右一張碧晨

新晉古裝男神『任嘉倫』2011年加入中韓組合並擔任隊長、領舞和Rapper,2014年回國被古裝斷案劇《通天狄仁傑》選為男主角,之後轉戰影視,直到出演了情深款款的“廣平王”才正式走紅。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赴韓鍍金 C位出道

隨著中國娛樂產業的快速發展,在龐大的市場支持下,國內娛樂公司陸續引進日韓的練習生模式,進行本土偶像的培養,組建儲備自己的練習生隊伍。許多優秀的娛樂公司都拋出橄欖枝歡迎赴韓練習生。

各種偶像養成類真人秀節目也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為那些沒機會出道的赴韓練習生提供了機會。越來越多的“韓漂”紛紛回到國內,進行回爐再造。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蔡徐坤在《星動亞洲》後,前往韓國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魔鬼訓練,之後在《偶像練習生》中C位出道,收穫了超高人氣。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創造101》的冠亞軍孟美岐、吳宣儀都曾是韓國女團宇宙少女的成員。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相比中國本土選手,赴韓的優勢在於經歷過嚴格的篩選和訓練,唱歌、舞技、颱風等綜合能力有了質的飛躍,普遍都很高。

像13歲就赴韓做練習生,參加過韓綜《PRODUCE101》,以組合 PRISTIN 成員的身份出道的周潔瓊;同樣年僅20歲,韓女團宇宙少女出道的程瀟,兩人直接升級為《偶像練習生》的舞蹈導師。

“韓漂”撐起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

赴韓的經歷就如同演員的科班出身一樣,成為練習生進軍內地娛樂圈的最佳“文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