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36亿“贱卖”,过度保护民族品牌结局让人惋惜!

汇源果汁36亿“贱卖”,过度保护民族品牌结局让人惋惜!

上世纪80年代,沂蒙山区掀起了一波种果树的热潮,但是因为交通落后,果农的水果卖不出去。当时担任经委副主任的朱新礼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为此他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都没有什么成效。1992年,朱新礼成为副县长的候补人选,但是他却毅然辞掉了这个“铁饭碗”,跑去下海经商,要为山区的广大果农开辟出一条道路。

汇源果汁36亿“贱卖”,过度保护民族品牌结局让人惋惜!

经过朱新礼的不懈努力,汇源用16年的时间成为了一家资产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成为了真正的国民果汁品牌。朱新礼心系农民,他的梦想不仅是把汇源做大这么简单,而是想要打造一个惠及农民的全产业链。不过想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但是汇源的流动资金并不多,于是朱新礼想到了上市。

汇源果汁36亿“贱卖”,过度保护民族品牌结局让人惋惜!

2008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事件激起了人们的爱国情怀,作为民族品牌的汇源,也被人们心中的保护主义所影响。当时传出汇源要卖给可口可乐的消息后,有80%以上的民众反对,有的媒体甚至公然批评朱新礼卖掉民族品牌,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商务部才介入调查的。

汇源果汁36亿“贱卖”,过度保护民族品牌结局让人惋惜!

最终收购案被叫停,人们也庆幸保住了一个民族品牌,但是朱新礼却是欲哭无泪。本来是打算为农民谋福利,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从那以后汇源的业绩也开始走上下坡路,连续多年业绩亏损,这次36亿贱卖给天地壹号也是无奈之举。

汇源果汁36亿“贱卖”,过度保护民族品牌结局让人惋惜!

中国人民对民族品牌的保护值得表扬,但是很多时候,过度的保护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