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有话如是说:多角度理解天人合一


常顺有话如是说:多角度理解天人合一


(大道行)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庄子阐述,后来被汉代董仲舒发扬成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基本含义是说,宇宙自然是个大天地,而人是个小天地,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都应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讲过:“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天人合一,对“人”,比较好理解,但对“天”的理解是仁智各见、莫衷一是的。综合各家各派,“天”大体可以有三种含义。一是自然之天,比如说天空,天地的“天”。二是精神之天,比如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天”。三是人格之天,比如说天帝、天神的“天”等等。因为“天”可做不同的理解,所以与之相对应的“人”,当然也就有不同的含义了。


常顺有话如是说:多角度理解天人合一



依此思路,为了有利于全方位地理解天人合一,我们不妨从不同角度来做些阐释。

如果把天理解为自然的话,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如果把天理解为人格之天的话,人就是凡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神的合一;如果把天理解为人民群众的话,人就是各级领导,天人合一就是领导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如果把天理解为是上级、是中央的话,人就是下级,即每一个个体,天人合一就是要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如果把天理解为是众生的话,那么人就是我们自己,天人合一就是自己要与众生融为一体;如果把天理解为心的话,那么人就是身,天人合一就是要做到身与心合一,物质与精神合一。


常顺有话如是说:多角度理解天人合一



以上所言未必准确与规范,但做如此理解,对于指导工作和加强修养来说,或许会有所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