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賣煤”粗放方式,榆林市長李春臨:我們將小麥磨成了麵粉,為什麼沒能做成蛋糕?

一邊是海量的煤、油、氣等資源,每平方公里地下蘊藏著10億元“寶藏”;一邊是長期依賴“賣煤”的粗放方式,煤炭資源轉化率不足30%,大量“寶藏”被浪費——日前,本報獨家報道《榆林能否打破煤炭“只採不轉”怪圈》一經刊發,便在業內引發廣泛討論和關注。

“發展煤化工產業,我作為市長可以說,全國再找不到像榆林這樣的地方,榆林應是大家的第一選擇。但客觀來講,榆林發展水平目前仍有差距,煤炭本地轉化率只有22.6%。我們在自己的地裡長小麥,現在將小麥磨成了麵粉,麵粉卻還沒能做成蛋糕、麵包。”榆林市市長李春臨一語中的。

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榆林緣何陷入這般困境?又是什麼阻礙了這裡的煤炭資源獲得更好利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赴榆林實地探訪,尋求答案。

(文丨本報記者 朱妍)

反思“卖煤”粗放方式,榆林市长李春临:我们将小麦磨成了面粉,为什么没能做成蛋糕?

“榆林發展煤化工產業,

資源條件可以說是全國最好”

從榆林市區出發,驅車向東北一路行駛,人煙漸行漸少,色彩愈發單調。約70分鐘車程後,一個個“鋼鐵巨人”扎堆映入眼簾,周邊除了綠樹就是大片黃土。這裡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陝西最大的工業園區——榆神工業區,作為全國現代煤化工集中度最高的園區,四周矗立著各式如巨人一般的裝置設備。

地域面積大、資源儲量大、投資體量大、產品產量大,“四大”特徵是榆林優勢所在。據榆神工業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規劃面積1108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儲量300億噸,20公里半徑範圍內煤炭產能1億噸/年。同時,園區已落實規劃投資約3000億元,到“十四五”末全部建成後,預計可形成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甲醇及精細化工產品等5個“500萬噸級”產業。

也正因此,園區吸引著國家能源集團、陝煤、延長石油等一批龍頭企業的入駐。目前僅榆神工業區核心區域“清水工業區”,2018年實際開工項目投資規模就超過500億元,在此基礎上,

今年計劃再落實500億元以上

記者進一步瞭解到,這還只是榆林煤化工產業的一個縮影。李春臨表示,經過20多年發展,榆林煤化工產業框架初步形成、規模優勢逐漸顯現。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實施23個重大煤化工項目,實際總投資達1500多億元,全球首個煤油共煉、最大煤制烯烴等項目均在此落地。“一方面,榆林煤炭95%以上是優質的侏羅紀煤,兼具低灰、低硫、低磷及高熱、高油特性,作為化工用煤再合適不過。另一方面,我們已將全市大大小小40多個園區壓減到23個,下決心改變過去‘一縣一區、一區多元’模式,目的正是要集聚力量發展煤化工產業。”

在多位業內人士眼中,榆林優勢同樣值得肯定。“榆林發展煤化工產業,資源條件可以說是全國最好。”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所長劉中民如是說。

延長大化所西安潔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楊東元也向記者證實,延長石油一半以上的煤化工項目就佈局在榆林,“而且,全市幾乎佔據了全國70%左右的煤化工轉化種類及產能。”

“產品鏈短、耦合度低,

沒有真正發揮應有優勢”

資源得天獨厚、優勢有目共睹,榆林卻依然深陷“成長的煩惱”。困境何在?

榆林市副市長王國忠告訴記者,儘管榆林早已提出“三個轉化”,要求推動煤向電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產品轉化,但截至目前,煤炭資源的就地轉化情況仍不理想。“說白了,大部分煤炭被運出去。全市近40%的GDP仍靠煤炭採掘,工產品實際佔比很少,且現有產品大多仍是基礎原料。”

進一步究其原因,多位專家認為,產業佈局、技術、人才等制約因素皆有之

以榆神工業區為例,上述負責人坦言,目前雖項目眾多,更多產品卻停留在基礎原料層面。“到去年底,園區已引入30多家精細化工企業。但說實在的,大多是小規模項目、游擊戰形式

未能實現抱團發展,整體處於前期探討階段。究竟如何往深處走、往高端走,我們自己也在思考摸索。”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劉延偉也稱,榆林煤化工產業尚處初級階段,更多精力被放在做規模上。“從100萬、200萬再到400萬噸,產品卻仍屬初級,附加值相對較低。跟風、重複產品較多,缺乏具有前瞻性的項目;企業與項目各自獨立,缺少上下游鏈接。”

“我可以不客氣地講,包括榆林在內的能源‘金三角’,產業發展千篇一律,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鏈短、耦合度低,沒有真正發揮應有優勢。”劉延偉直言。

而在劉中民看來,受限的根本原因是技術。“整體來看,煤化工行業拿得出手的技術本就不多。一共只有那麼多好的技術,企業難免一哄而上。再看榆林地區,現有技術基本都是‘外來’的,當地缺乏自己的技術研發能力。”

上述說法得到楊東元的贊同。“我認為,解決困境的唯一出路不是政策、產業,而在於技術

。除行業自身,面對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等外部競爭,若長期抱著傳統路線,我們的優勢很可能在3-5年內消失殆盡。從另一層面說,技術水平上去了,項目運行效率高、收益率好,自然能吸引企業前來投資,而不是擔心煤炭資源被賣掉。”

另據當地多位企業人士反映,人才也是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榆林化工底子本身就弱,專業人員、專業院校相對較少,加上近年煤化工行業發展迅猛,人才供給缺口越來越大。”榆神工業區負責人稱。

“所謂精細化,不只是做精細品,

更要發揮資源優勢、上下游聯動”

“要做‘蛋糕’‘麵包’,高端、精細化工是榆林的目標和希望。”在李春臨的設想中,一條以煤化工全產業鏈為方向的路線逐漸清晰。

按照規劃,榆林將著重打造“煤頭化尾”的新型化工基地,構建縱向關聯、橫向耦合、上下游協作配套的六大產業鏈——煤炭分質利用、煤制甲醇-烯烴及下游、煤制芳烴-乙二醇-聚酯、煤制油、煤基高端化工及氯鹼化工。由此,實現從原料向材料轉化、從大宗化學品向終端應用品拓展、從產業鏈中低端向高端邁進的目標。

對此,專家們也給出建議。“所謂精細化,我理解不只是做精細品的意思,更要真正發揮資源優勢、上下游聯動。”劉中民指出,在前期相對粗放的發展基礎上,榆林已然到了亟待“接續”的時刻

具體而言,“我們先要分析,為什麼做煤化工?煤化工的定位之一,就是彌補石油化工結構性缺陷,二者取長補短、協調發展。而從性能來看,含氧化合物從來就不是石油化工拿手的事兒,這一部分恰好就能成為煤化工的重要發展方向、技術進步方向。因此我認為,含氧化合物可作為榆林下一步的優選產品。”劉中民建議。

要真正發揮資源優勢,“新材料”也是多位業內人士看好的方向。“在有了大量、廉價的煤基化工品後,如何從低成本上突破,將基礎原料進一步轉化為材料?料要成材、材要好用,我認為新材料是未來20年左右,煤化工產業的一個重點方向所在。”楊東元告訴記者。

劉延偉也表示,根據對未來國內外能源化工發展大勢的判斷,原料低碳化、輕質化,工藝清潔化及產品高端化是潮流和方向。“在此背景下,

榆林發展煤化工沒必要去和大煉化項目競爭,而應結合規模與市場容量進行選擇,下一步可重點關注中間產品及新材料等高端化學品。”

為了更好地保障發展,記者瞭解到,榆林市政府正在制定能源化工產業負面清單、優先發展清單,未來將在兩項清單的管控之下佈局項目。“不再是什麼菜都往籃子裡面裝,政府也要有所選擇。榆林雖然資源豐富,卻也不是沒有天花板。發展高端煤化工產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思考。”王國忠說。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破解電動汽車三大痛點,智能物聯技術將重新定義行業

反思“卖煤”粗放方式,榆林市长李春临:我们将小麦磨成了面粉,为什么没能做成蛋糕?

國家能源局:一季度棄風率4%,棄光率2.7%,基本無棄水

反思“卖煤”粗放方式,榆林市长李春临:我们将小麦磨成了面粉,为什么没能做成蛋糕?

中國能源企業真牛!讓這個東南亞國家徹底告別電荒

反思“卖煤”粗放方式,榆林市长李春临:我们将小麦磨成了面粉,为什么没能做成蛋糕?
反思“卖煤”粗放方式,榆林市长李春临:我们将小麦磨成了面粉,为什么没能做成蛋糕?反思“卖煤”粗放方式,榆林市长李春临:我们将小麦磨成了面粉,为什么没能做成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