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人就是中!鄉音未改,小夥在甘南大地書寫感人故事……

勞動最光榮,奮鬥最美麗。5月3日,甘南日報介紹了來自焦作的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王強強。今天,記者電話連線了他。

王強強登上了甘南日報全媒體平臺《我奮鬥 我幸福》欄目,勞動模範是勞動群眾的傑出代表,是最美的勞動者。他們愛崗敬業,艱苦奮鬥,求實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舍小家為大家,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王強強就是這樣的人。

焦作人就是中!鄉音未改,小夥在甘南大地書寫感人故事……

王強強的事蹟有哪些呢?甘南日報記者後晶晶、海秀芳這樣介紹。

王強強,河南焦作人,201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懷著對公安工作的無比熱愛和嚮往從一馬平川的河南焦作來到群山環繞的甘南合作,毅然選擇投身警營。

焦作人就是中!鄉音未改,小夥在甘南大地書寫感人故事……

焦作人就是中!鄉音未改,小夥在甘南大地書寫感人故事……

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王強強任職于勒秀派出所,作為一名戶籍民警的他不僅在崗辦理,還經常利用週末進村入戶,跑遍了轄區內的每一個村莊,詳細瞭解每家的具體情況。回憶起剛到勒秀鄉派出所的那段時間,曾被群眾們“嘲笑”,他們說“你一個河南來的尕娃娃,連甘南話都聽不明白,怎麼能給我們辦好戶口?”“派出所來了個說普通話的外地人在辦戶口,你們去逗逗他,挺好笑的”,這些話聽得他也很是氣憤,心裡想:這真是在他鄉啊,自己豪情高漲地來到這裡就這麼服輸了嗎?於是他便暗下決心,誓要將派出所的工作幹好,讓那些嘲笑自己的人也心悅誠服才行。5年時間內,他共辦理的糾錯、補漏、刪除重複等複雜的戶口問題多達785個,整理、裝訂建所以來所有的戶籍檔案,總計220餘本,至2014年全面完成轄區寺院“一僧一戶”任務。隨著工作的不斷展開,他和當地牧民打成一片,質疑聲逐漸被稱讚聲取代。沉甸甸的卷宗也換回來了群眾們雙手挑起的大拇指,還有脖子上那潔白的哈達。作為一名人民警察,無時無刻都要擔負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這種責任意識要求他必須在每次接警時,都要耐心地聆聽,仔細認真核實記錄每一個細節,冷靜地分析每一個線索,沉著地應對著每一個突發情況。在他的印象中,有一次晚上接到報警電話,那天正值他值班,報警人說他的朋友在陝西隴縣打工,因勞資糾紛,被當地人毆打併關押在一塊農田的機井房裡,他們打110報警,但因語言溝通有障礙,好幾次都沒講清楚,被當地110誤以為是騷擾電話沒做理會。電話中的他們很吃力的說著普通話,他耐心的聽,仔細地記錄著,一遍遍確認後向上級彙報,最終合作公安局聯繫案發地警方將他們營救出來,被救出的藏族群眾多次要求到單位當面感謝他都被他婉言謝絕,最後他們發來短信說“謝謝大恩人,你的好心一定會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謝謝你”,而直到現在他們還經常保持聯繫。由於工作認真踏實,為人忠厚,王強強得到了單位和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認可,曾多次獲得先進個人和先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群眾的讚譽、領導的褒獎、同事的肯定,更加激勵他在公安基層一線不斷前行,因為他清楚地認識到:為人民服務的道路是永無止境的。9年時間,在美麗的甘南草原他有了屬於他的第二個家,他也從初來乍到的熱血青年成功升級為超級奶爸,焦作到合作,僅一字之差,卻距千里之遙,高原氣候寒冷,但溫暖的小家足以抵擋所有的雨雪風霜。家人的支持與陪伴更使他堅守著職業道德,將濃情融入高原,孜孜以求。

焦作人就是中!鄉音未改,小夥在甘南大地書寫感人故事……

今天下午,王強強在電話裡告訴記者,他今年32歲,是武陟縣大封鎮人,在大學裡學的是治安管理。機緣巧合,來到合作工作,捧出一顆真心,沒想到收穫一片花園,獲得諸多榮譽,他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焦作人就是中!鄉音未改,小夥在甘南大地書寫感人故事……

從焦作到合作,是一身警服的距離。在和記者通話中,王強強鄉音未改,他經常回老家,他說,在外地工作,一定要給焦作爭口氣,給焦作爭光。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改玲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